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1-01-20 07:14王杰华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洋流高中生情境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王杰华(1981.2—),男,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一、前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呢?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又是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主能力呢?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随着地理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师开始将教学视野转移到了素质教育上。传统的高中地理授课模式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弱。因此,将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授课模式进行完善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了确保高中生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围绕相关内容做出相对应的策略总结。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概述以及培養的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便是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主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中获取知识内容的一种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能力便是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这一过程的坚持性和稳定性的掌握程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自主学习的阶段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为活跃。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会被赋予全新的内容。随着地理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开始向着自主教学的方向发展。高中地理课堂的自主学习过程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写作,同时教师发挥着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完成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其中包括自主探索、自主总结、自主实践等学习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自主学习课堂是对传统地理课堂的颠覆和突破,学生不再受到局限,获得了更加主动和自由的学习机会。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虽然当前的社会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社会更加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培养学生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高中阶段即将思维成型,高中阶段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漫长的人生。所以,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新的一层意义。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也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高中地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高中地理的知识点设计广泛,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部分高中地理知识还具有抽象性。因此,高中生往往会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遇到困难,阻碍学习进步。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逐渐找到了地理学习的正确方向,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魅力,逐渐培养起积极自主的地理学习习惯,综合地理学习素养得到发展。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显著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助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心法

(一)以兴趣为先锋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这个知识或者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或者解决的,他就会对这个知识或问题的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如果这个知识点是教师传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教师解决的,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相对没有那么高。在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异性中,我们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锋因素,那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肯花时间去自己寻找知识点,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他一定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感受到课件内容。

(二)以互动为中锋

我们还在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在课上向某个学生提问题了,在他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他回答得比较好,那么他学习这个学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同理,如果当时课堂上有同学被叫到讲台上去互动了,即使他的角色是一个互动环节的计时员,即使他没有发表自己的言论,即使他没有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板书,他也会在这种参与中找到存在感,那么他对于主动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互动带来的是集体热情和个人成就感,这比单向知识输入式课堂更有效率,课堂氛围也会更活跃。教师在这种互动式课堂的角色,是一个课程结构设计者,只在关键节点进行提问、提示、引导;课堂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提示的关键点,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以复盘为后卫

最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定期的归纳总结和知识复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思维体系。我们发现,如果一节课中有讨论小组的课程内容,那么这节课学生知识容量增长最快的反而不是讨论阶段,而是最终的总结阶段。就像一场辩论赛一样,观众感受到的头脑风暴是辩论过程,但是观众的心灵收获,却是最后主持人的赛后总结。因为总是在最后一刻,我们仿佛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辩题是中性的,站在哪个立场上都是对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吸收到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是自己觉得有道理的论点,也会形成自己的总结,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教师在这个环节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教师在各种不同的知识发现中穿梭,引导学生形成普遍的共识或者创新的发现,帮助学生完成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策略

(一)设立教学情境,引发兴趣

地理课程不是一个依靠平面性思维就能解决问题的课程,它涉及空间的变化规律,需要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立比较生动化、直观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这项教学内容。如果多媒体教学方式不能够展现地理现实情况,也可以借助一些模型和道具。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热情。这些基本的情绪元素,是兴趣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动力。

例如,在地理课程《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个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了《美国飓风》的纪录片片段。纪录片中,远处的飓风像是暴龙腾云,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在半空中移动。飓风所到之处,房屋的顶盖被整个揭开,瓦砾碎片在飓风中的旋涡内飞舞,完全脱离了地心引力一般肆意横飞,就连大树这样根深蒂固的植物,都被连根拔起,歪倒在路旁。当播放完这段视频之后,学生的情绪都被感染了,他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无不产生了敬畏的情绪。接下来的课程很顺利,因为同学们都对天气系统产生了兴趣。情境的设置通过极端的气候来表现,把平日里的风霜雨雪场面扩大化,所以学生能够消除对天气司空见惯的忽视,重新思考天气系统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呢?这些天气系统会越变越极端吗?能不能通过人类行为影响它们呢?当学生脑海中有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就表示情境设置成功了,已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增加学生参与,促进互动

第二个策略,是增加互动。互动是最具有行动性和实践性的,它犹如举办一场活动,小到一场游戏,大到一场比赛,都需要事前完备的设计和准备。与此同时,它能够参与进来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提高兴趣也是最快的。地理课的互动教学,需要准备一些课堂活动的资料、课程节点设计,来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活动教学。因为地理课中有些原理是很难被学生理解的,特别是高中地理,涉及从表象到本质的学习,很多现象都要求学生掌握原理。但是原理很难通过语言表达就能理解清楚,所以就要借助教具和活动教学,来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课程《地球公转》这一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大量的教学模型。开始的时候,我们利用地球仪,在课堂上表演地球自转,这种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迹,就比地球自转要复杂得多。所以在地球公转演示中,我们制作了一个Flash课件,来集中展示黄赤交角,模拟了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线和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构建的切线,来展示地球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基本的空间立体三维图。接下来,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踊跃报名,到讲台前面的黑板上做平面图。内容是围绕黄赤交角,针对这一内容,画出你脑海中的任意示意图。有的同学直接模拟了Flash课件的内容,画出了一个微缩宇宙,并利用太阳和地球的相對位置,画出了黄赤交角的存在。而有些学生的思维却不同,他把视角从微缩宇宙转移到了地球上,通过一天不同时间段,人体和地面人影的比例,找出了太阳直射点产生的线条构建和角度构建。这些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数学和几何知识,分别从正面、侧面模拟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从而深切地理解了《地球公转》这个比较难懂的课程内容。

(三)建立课程讨论,复盘知识体系

第三个策略是建立讨论小组,进行阶段性知识复盘。其实复盘的过程,就是分析和总结的过程。高中地理的课程进度,是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这些知识点表面上是独立存在的,实际上却可以互相联系起来,构建成一个知识体系。利用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收获过程。学生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才能应用其解决复杂的现实地理问题,不至于无法学以致用。

例如,在《洋流的分类和成因》这个课程中,在前期我们同样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来设计一些情境。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选取了一瓶墨水、一个水盆。在课堂开始之前,我们把墨水滴入了水盆之中,墨水在水中形成了一股股微观的“洋流”,通过调节水盆的温度,学生们都惊奇地发现,随着水温的高低变化,洋流的形状和流速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随后我们分别在水中添加不同配比的盐分,水中“洋流”的形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个基本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暖流和寒流的区别。在讲授完基本的洋流知识点后,我们并没有向学生讲授具体的洋流形成原因,而是设计了一个讨论小组:利用你学到的地理知识,选择地球上的一个典型的洋流,尝试解释它的成因。因为这个阶段,很多学生都掌握了宏观宇宙知识、基本的大气运动知识,所以对于洋流的认识,有着自己的见解。这堂课程气氛非常活跃,有些同学选择了太平洋暖流,分析了这股暖流的海洋气候特点;有些同学选择了千岛寒流,分析了海水周边的盐分浓度;甚至有学生选择了用宇宙观来解释洋流,利用万有引力来解释了洋流的整体运动等。而在课程最后,我们给出了真正的洋流成因,学生也在课堂总结中,吸收了正确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体系的形成,正是长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结果。

(四)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情境

纵然高中地理知识复杂多样,但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从而使学生基于生活化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地理问题。通过生活化地理情境的构建,有助于为高中生营造直观有趣的地理学习氛围,激发出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植被”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植被与海拔的关系”,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生活化的地理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通过生活化地理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和记忆中探索问题的答案,发散地理思维,对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应用在地理课堂上,还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扩大学生知识体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桥梁。希望教育从业者从三个心法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何锦霞.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天下(综合),2020(05):61.

刘勇.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82-84.

周志国.浅谈高中地理自主学习[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01):147-148.

猜你喜欢
洋流高中生情境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