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故障管理在转炉电气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021-01-22 13:55刘汉林邓继祥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修故障

刘汉林,邓继祥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00)

0 引言

为促进企业的精益TPM 生产管理,保证关键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设备保障生产经营的能力,在现代企业通行的设备管理体制下,开展设备零故障管理是推进精益TPM 模式的有效途径。

1 设备零故障内涵

设备零故障是在设备运行期间不发生异常停机,达到生产经营目标中既定的设备日历作业率,保证企业关键工序生产的连续性。是通过设备管理、使用、保养等各方,开展精细化管理,杜绝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停机事件发生,维持高效、稳定的生产秩序,直至设备故障率降低并接近于零的程度,即在设备故障状况出现之前,采用状态维修、点检定修、周期检修等维修策略,提前消除设备隐患和设备缺陷,使设备状态在生产运行期间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设备零故障运行管理,是现代企业全员设备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是设备管理者追求的方向,在全员设备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加强设备制造管理、建立与之相应的设备保养机制、备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树立设备“零故障”管理理念,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零故障的管理基础:设备的人为故障是主要的;相信设备可以无故障运行,设备就可以做到零故障;设备运行的基础管理要从“设备产生故障”向“设备不会产生故障”和“能实现零故障”转变。

2 顶底复吹转炉电气设备状况

2.1 工艺设备概述

顶底复吹转炉是从转炉中的钢水熔池上部,通过顶吹氧枪供应炼钢主要用氧,同时从埋入炉底的喷嘴将氧或惰性气体,有时伴之必要的粉剂吹入熔池,以增强熔池的搅拌和相应的冶金反应。该类型的转炉的主要电气设备有:转炉倾动系统、氧枪升降系统、加料系统、除尘系统、公辅系统等,其中转炉倾动系统和氧枪升降系统对炼钢连续性生产有直接影响。

2.2 电气设备现状

转炉倾动系统和氧枪升降系统的电气控制核心设备,是一台小功率西门子公司的SIMOREG K 6RA24 系列全数字直流调速器。改造后的电气控制系统,是由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单元,以及国产大功率可控硅组件的功率单元,组成大功率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小,备品备件占用资金量较小。其缺点是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配套电气设备种类较多,故障点较广,系统整体可靠性较差,体积较大,设备安装费用较高,电气专业维修技术要求高。

2.3 存在的问题

在转炉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后,与传统机组的继电控制系统相比,大量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的控制思想,造成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水平普遍达不到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新设备的技术资料多为外文版,包括英文、日文、德文,工程技术人员的认知能力不能快速满足技术吸收、转化的要求;改造后的新设备与自动化系统存在磨合调整阶段,系统运行初期,电气故障比改造前增加,不能稳定生产运行。

3 设备零故障管理的方法

(1)加强设备6S 和自主维修管理,做到正确操作;做好岗位点检职责范围内的调整、清扫、加油、紧固等日常设备保养工作,降低因设备功能缺失、精度劣化引发设备故障的概率。

(2)根据设备在制造时就预先决定了使用条件,建立与设备运行管理相适应的点检定修设备管理体系,制定包括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指标准、作业标准在内的、满足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修四大标准,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四大标准,强化设备状态的周期性管理,提高设备的可开动率。

(3)推行设备TPM 管理,合理分担岗位职责,加强点检者、维护者、操作者“三位一体”的设备管理的分工和协作,加大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过程监控力度;以预防维修为基础、结合机会检修,消除设备的故障隐患,恢复设备正常的功能精度,提高设备检修命中率和兑现率,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和缩短故障时间。

(4)改进设备设计上的缺陷。有些故障是因为设备设计或制作施工阶段的先天缺陷造成的。结合技改工程及设备技术攻关项目,在消除设备隐患的同时改进设计或施工安装阶段上的缺陷。

(5)设备运行维修管理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的系统管理,加大“反事故演习”的频次和力度,强化设备零故障理念;加强与设备操作、保养、管理相关的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相关人员技术技能水平。

(6)消除设备管理壁垒,做好点检、维护、检修、备件统一管理工作,合理配置相关设备维修资源,实行大机台、小区域负责制,实现集中一贯制管理,充分授权,结果评价,提高设备管理功效。

4 转炉电气设备零故障管理的措施

4.1 建全高效、协同的设备管理体系

分清各方人员的转炉电气设备管理界面和职责,保证与生产相匹配的设备功能精度、优化配置点检、维修、操作等人员,建立设备的“零缺陷 零故障”管理阶段目标,确保设备状态管理体系高效有序执行。

4.2 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做好设备基础管理是各项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始终贯穿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报表及数据管理、记录及台账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在内的转炉电气设备零故障基础管理。

4.3 加强转炉电气设备的点检管理

设备点检管理是零故障管理的基础,强化设备点检,是实现设备零故障运行的重要保证,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TPM 管理体系,筑牢岗位点检、维护点检、专职点检“三道防线”,认真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6S 活动,促进TPM 管理;通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建设设备管理信息平台,有效掌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及劣化趋势,促使设备状况始终受控。

4.4 做好转炉关键设备的检修、抢修

做好转炉关键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日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抢修管理,采用“逢修必改”的方式,做好各类检修的施工配合工作;采用点检、维护、检修、备件作业区一体化管理,实行区域设备负责制,严格掌控整个维修过程,确保维修质量、提高作业效率,保证在一个检修周期内设备稳定运行。

具体内容:

(1)日常性检修管理:建立在岗位点检、维护点检、专职点检的基础上,采用白天8 h 在对设备实施点检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启用备用设备或利用生产间隙时间予以实施,以保证后续的16 h 的设备稳定运行,即“8 保16”的维修模式。

(2)定期检修管理:根据检修计划安排,对已劣化、日常性检修不能解决的、并带有月修、年修等周期性的设备关键部件等,共同协调停机时间、工期、人员、维修资源,开展点检定修工作。将检修周期内点检发现的问题、且未能及时治理的设备隐患、设备“6S”工作纳入定期检修。

(3)设备抢修管理:在停产或不停产的情况下,对设备故障、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和修复。要集中技术优势力量、物资资源,快速响应,在设备事故发生后用最短的时间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4)严格规范转炉现场的电气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设备缺陷周期项目处理,集中电气专业技术人员,逐步解决现有的制约设备实现零故障的难题;根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预期判断转炉电气设备的劣化故障发生点,提前处置,杜绝出现新的设备问题。

(5)对转炉电气设备的各类备件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要突出计划申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跟踪关键备件使用周期,做好关键部位的电气设备的周期保养制度,降低因电气设备本质化缺陷导致设备异常停机;总结转炉电气备件更换周期,加强多发故障设备的备件管理。

(6)加强转炉关键设备,如倾动、氧枪、风机等电气控制系统相关的技术攻关工作。持续推进“强化设备点检定修、减少设备故障、实现零故障”的技术攻关工作,对困扰转炉正常运行的疑难问题、故障频发的设备、维修工作量大的设备隐患,整合资源、集思广益,以解决问题、保障生产运行为原则展开攻关。

(7)加大改造后转炉的电气维修技术的培训工作。对转炉改造后所涉及的电气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控制思想,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师带徒、一帮一”等方式,快速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建立新设备工况运行模拟实验台,对出现的设备疑难杂症进行系统仿真,重现故障现象,结合专业理论,深度分析故障原因,制定修复方案及预防措施,形成转炉电气设备故障案例,编制专项单点教材,供维修人员自主学习。

5 结束语

在转炉电气设备管理中,通过开展设备零故障管理,将实现设备零故障作为设备运行管理目标,探索出适合开展零故障设备管理的方法和设备维修模式。零故障管理推动TPM,需要企业的设备管理者、设备维修者、设备操作者的全员参与,消除设备管理壁垒,系统规划、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促进生产与设备达到效能最大化,促进设备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猜你喜欢
电气设备检修故障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隧道电气设备养护维修和管理探讨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
故障一点通
检修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