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理论下的龙潭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2021-01-23 02:26李世娇
山西建筑 2021年23期
关键词:龙潭村落道路

李世娇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0 引言

龙潭村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北部仡佬族主要聚居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古老并且最具代表性的仡佬族村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龙潭村在追求现代化生活及追赶旅游红利时,文化遗存面临破坏的危险,因此针对龙潭村开展研究对其保护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生态理论由美国人类文化学家 J·斯图尔德 1955 年首次提出,文化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整体,是文化与环境的耦合[1],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学学科的定义、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2-3],亦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文化生态理论进行进一步延伸[4-6]。此外,该理论主要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探究,如城市的发展、传统文化活动区的传承保护研究。

目前国内主要从村寨形态、民居庭院、旅游发展这几个方面对龙潭村进行研究[7-9]。但对龙潭村整个区域构建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文化生态因子的探析研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文化生态理论出发,从文化生态区、文化生态位以及文化生态因子三方面构建文化生态系统,同时借鉴刘沛林教授生态学基因“胞-链-形”概念[10],从点-线-网-面-体对龙潭村文化生态位进行结构分析。提出文化生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基本思路,为龙潭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1 研究区背景

龙潭村原名“火炭垭”,村落形成得益于务川丹砂贸易的兴起,处于黔北东侧凹陷山区地带,为喀斯特岩溶地貌,人称之“岩旮旯”。以低山、河谷、丘陵、中山台地和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气候呈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典型特征: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植物资源丰富。

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构成的龙潭村空间特征分析

2.1 文化区

本文主要研究火炭垭组龙潭古寨,由前寨、中寨、后寨组成,面积约 31.71 hm2,其地块边界分别是:

东接沙坝组;南临官路组;北以东与甘禾相望;西以洪渡河为界与边江组相隔。

2.2 文化生态位

聚落文化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是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最明显的变化是生存方式为主的核心文化,最具有意识调适的是社会环境。故对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位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总结[11]。

2.2.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其聚落空间、建筑类型、道路走向等都与红万村自然环境紧密关联。红万村自然环境包括农田生态位、灌木林地生态位。

2.2.2 社会文化环境

龙潭村盛产汞和丹砂,古时便是因矿成村,食物、建筑等处处体现丹砂文化,尤其以建筑为甚。除此之外,龙潭村是仡佬族聚居地,因此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丹砂文化生态位、建筑空间生态位、民俗活动生态位等。

2.3 文化生态因子

2.3.1 点状因子空间

1)“干栏”建筑:龙潭村遍布丘陵河谷的特殊地貌造就了村寨建筑多为保留了“干栏”特色,并且在干栏的基础上出现了灵活变化的半干栏式建筑,还有以坡度变化,因地制宜,与山地结合的吊脚建筑。龙潭村多雨潮湿的气候使得民居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屋顶上覆小青瓦,可以有效排水。再加上村落依山而建,为保证道路通畅,道路以石板铺路,为不积水道路旁还设置了排水渠。

2)丹砂文化:龙潭村盛产汞和丹砂,自古丹砂文化浓厚,古时便是因矿成村,龙潭村地理位置优越,与板场、三坑、木悠这三个务川丹砂矿藏最丰富的地区自古相连,且拥有贯穿龙潭村,成为主要交通运输要道的洪渡河。可以说龙潭古村就是因丹砂成村,现在又是丹砂文化的集中载体,食物、建筑等处处体现丹砂文化。此外还具有极富特色的“傩文化”“丧葬文化”“巫术文化”等文化。

2.3.2 线性因子空间

1)山脉:龙潭村喀斯特地貌垂直分异明显,山脉主要呈现东北、南北走向,影响着村落水系、建筑分布、道路走向等。

2)道路:龙潭村的道路是衔接村落各个部分的纽带,也是将建筑等居住系统、农田、林地等生产系统中各个文化生态因子勾连在一起的重要链条。

特征:村中道路形态为缓解坡度,呈“之”“丁”字形蜿蜒的样式。其主干与村寨走向一致,向东北、西南两边延伸。同时,又在民居建筑处形成分岔,如同树叶的脉络,向东南、西北两侧衍生出主要次级道路,又因为村落民居分散,再次衍生连接,形成了复杂的道路走线。

3)建筑排列:龙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脉和水系的走线为村落基本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造就了整个龙潭村古寨整体沿山而建,高低错落的总体空间结构。建筑沿等高线走向,整体顺应地势,呈北高南低成排排列。

4)水系:龙潭村水系主要是洪渡河和村中排水渠。洪渡河受龙潭村山脉坡向影响,呈由南向北走向。在古代主要承担了交通运输和村中生活生产用水的职能,作为水上交通要道:将汞、丹砂在龙潭村与务川之间来回运转,是务川区丹砂矿区、生产区与市场的重要传输带。其次作为村中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源,河流两岸分布着村落民居和生产区以及占地10万m2的大坪汉墓群;龙潭村排水渠一般在道路旁,与道路走向一致,多个出水口就近安排在水域、农田等区域。将雨水、生活用水等借地势排放到村中水田、池塘等地。

2.3.3 网型因子空间

龙潭村的山脉、水系、道路、建筑分布走向形成网状体系,形成了龙潭村以农业、丹砂生产为主的内部供应网和外部供应网。对内,以农田等为供应端、道路、水渠为运输线,民居建筑为终端。对外,整个龙潭村作为丹砂生产重要结点,以水系、山脉、道路等为传输带,对内输送材料,对外输出丹砂产品。

2.3.4 面状因子空间

龙潭村前寨、中寨和后寨其内部建筑成排排列,形成了条带状平面。河流及两岸自北向南呈条带状平面,水渠与道路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状平面。而从整体平面空间来看,龙潭村整体因地势起伏,垂直高差大,顺应地势形成了典型的分散组团状平面。

2.3.5 因子空间体系

龙潭村土壤、吊脚楼、丹砂文化等文化因子点被道路、水系、山脉等文化因子线串联起来,交错形成龙潭村古今内外供应网,内外供应网综合造就了龙潭村分散组团状文化因子面。最终构成龙潭村建完整文化生态因子体系。

2.4 文化生态空间系统

龙潭村整体文化生态空间形态呈现山、水、建筑三位一体,生活生产相互交融的状态,体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是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的环境本底。

3 文化生态理论下龙潭村空间问题分析

3.1 自然生态景观断裂,与文化生态空间错位

龙潭村虽对建筑、祠堂、古墓等文化生态因集中分布地区划分了保护区,但其自然生态景观依旧是原生态的。河流、水渠、农田、林地、耕地等用途依旧是原始的生活利用,对其缺少与文化生态系统的衔接规划。致使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中,自然因子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龙潭村自然生态景观散乱分布于文化生态系统中。

3.2 整体文化生态因子难以串联,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分散

龙潭村作为仡佬文化第一村,其点-线-网-面文化生态因子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相互联系不紧密,难以串联形成整体文化生态景观,各自分散的文化生态因子没有形成结构紧密的生态子系统,也致使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松散。

3.3 文化生态因子活化利用较弱,文化生态系统进化停滞

龙潭村作为文化传统村落,目前活化文化生态因子的方法主要是以村落发展观光旅游,活化利用具有表演性质的文化民俗活动和舞台表演、以实体存在的面具和食品等旅游商品。其丹砂文化、丧葬文化等文化挖掘不够,使其在时空上静止,仅片面体现在建筑、墓碑等载体中。但对于乡村空间的规划研究,不应用僵化的思维去看待,而应该用动态的思维去解决,维持文化生态系统平衡[12]。

4 文化生态理论下龙潭村保护与发展

4.1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保护三原则

保护发展遵循适应性、变化性、整合性原则。适应性即在保护发展中,龙潭村部分文化因子进行活化适应,如村落设置指示牌、消防等设施。变化性即龙潭村生活方式改变,如挖掘农耕文化,将村落林地用途扩大。整合性原则即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统一,在进行保护发展时注重其文化协调。

4.2 基于“点-线-网-面”原则构建完整文化生态景观

对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进行结构性分层保护,既要统筹协调龙潭村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使龙潭村文化生态系统整体文化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空间肌理结构、完整性文化脉络。又要构建、织补其内部子系统,针对性的层层保护,对于历史遗迹、建筑进行修复再生、或保护性改造。

4.3 文化生态系统进化发展——村落文化的可持续活化利用

龙潭村目前作为仡佬族文化村落,是5A级景区,但其仅限于旅游。其文化生态系统活化不够。其文化品牌及宣传工作不到位。龙潭村可以在保护其文化空间完整性的同时,构建配套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其独特文化,拍摄宣传片,在视频网站扩大其影响力。其次其文化不应脱离实际生活,将文化与生活融合,推进文化生态系统随时间进化发展。

5 结语

本文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借鉴景观信息链构建内容,以贵州务川传统村落——龙潭村为例,构建其文化生态系统,探讨其保护发展。研究发现:龙潭村文化生态因子丰富多样,其河流、道路、山系、建筑等走线形成内外供给网状体系,龙潭村整体因地势形成了典型的分散组团状平面。最终构建龙潭村完整文化生态因子体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统合为一体,形成“山-水-村”相互协调的聚落景观格局。

猜你喜欢
龙潭村落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龙潭画影
油画《村落》
九龙潭的龙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