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对慢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2021-01-25 11:57张微兰康李晓轩邵阿雪吐尔合乃热阿合木江屠江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腧穴疗程行人

张微,兰康,李晓轩,邵阿雪,吐尔合乃·热阿合木江,屠江丽

(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慢性便秘是一种慢性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社会压力和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恶化,这些不利因素将推动慢性便秘患病率不断提高。慢性便秘虽然没有死亡率,但严重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而在临床中大多数治疗方案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五行针灸是最深层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刺激人体最强的自愈能力,笔者运用五行针灸对性便秘患者进行五行辨证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消化科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80岁,平均(48.2±9.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按五行分类[1]。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五行分类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便秘”诊断标准。五行人分类标准:①木行人:易抑郁,对未来不能进行完整规划,缺乏方向性和目的性,记忆力差,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做事犹豫不定;固执己见,眼界狭窄。②火行人: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失衡表现为心率较快,多动,追求完美,急躁,狂热,容易自我怀疑,陷入焦虑。相火失衡表现为内心敏感,不敢面对现实,对困难以逃避心态。③土行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绝不允许和别人分享,缺乏安全感,过度思虑,健忘。④金行人:狡猾奸诈,善于谋虑,表面自尊自大,内心自卑伤感。⑤水行者:胆小怕事或爱冒险;健谈或沉默;记忆障碍;寻找安全感;认知障碍,自我认同障碍,行为偏激。

西医诊断根据《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慢性便秘:便秘(Constipation)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是指减少排便次数排便每周少于三次的运动。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直肠疼痛等不适[3]。可借鉴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所述的症状和病程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4]。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具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②孕产妇;③具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照海。配穴:热秘配合谷、腹结;气秘配中脘、太冲;冷秘配关元、神阙;虚秘配关元、脾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1次/d,5次/周,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五行辨证针刺:木行人:取肝胆原穴太冲和丘墟。五腧穴:足窍阴、侠溪、足临泣、丘墟、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火行人:君火失衡针刺加心、小肠原穴:神门、腕骨。相火失调针刺加心包,三焦远穴:大陵,阳池。五腧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少泽、前谷、后溪、养谷、小海。土行人:针刺加脾、胃原穴太白、冲阳穴,五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金行人:针刺肺、大肠原穴太渊、合谷穴,五腧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水行人:针刺肾、膀胱原穴太溪、京骨。五腧穴: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操作:腧穴定位后常规消毒,使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或平刺,得气后采取相应补、泻法,留针15 min。1次/d,5次/周,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中的相关标准。①治愈:治疗分数>80%;②有效:治疗分数>50%;③无效:治疗分数<20%。

3.2 统计学方法

以上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的临床疗效及对比:观察组治愈15例,占总体的50.0%;有效13例,占43.3%,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0例,占总体的33.3%,有效16例,占53.3%;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统计(n, %)

根据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慢性便秘属于中医“大便难”“后不利”“脾约”“便秘”等范畴。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病后、产后、药物等因素所致。如平素喜食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者,久之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向来忧郁思虑或少动久坐者,久则气机郁滞,通降失常;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虚不润,血虚不荣,阳虚不煦,久则气血阴阳俱亏,大便艰涩。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肝相关。基本病机分为虚实两端。五行针灸源于《皇帝内经》,五行针灸通过通阻滞,疏通经络,流畅气血;通过补原穴,扶持正气,使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行针法不仅可以治疗各种身体疾病,而且具有治疗精神疾病的独特优势。运用五行针灸治疗慢性便秘,成本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腧穴疗程行人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旅途止泻按脾腧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我是行人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曝光闯红灯行人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