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的学术特色与价值

2021-01-27 15:05潘明福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1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石刻苏轼

潘明福

近年来,随着古代墓志文献的不断出土和各类石刻文献总集的编纂完成,石刻文献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一些学术名家投入到石刻文献和文学的研究中,产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分量的研究成果。比如,胡可先《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赵超《锲而不舍:中国古代石刻研究》 (三晋出版社2015 年版)、户崎哲彦《唐代岭南文学与石刻考》(中华书局2014 年版) 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成果在推动当代学术界的石刻文献和文学研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价值和示范作用。但是,我们在梳理和分析当前学术界的石刻研究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就文学研究层面而言,大多研究成果仍集中在文学作品辑佚、校勘和对相关文学史实进行校正等方面,或根据单篇石刻进行抉微发隐,或根据某一时代的石刻进行文学史实的重构,所据石刻文献也多以墓志为主。就特定时代的石刻文献和文学研究而言,唐代的石刻特别是唐代墓志的研究成果相对丰硕,而与之相邻的宋代,石刻文献和文学的研究却显得逊色很多,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随着《全宋文》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等总集的出版,宋代石刻文献的研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当前对宋代石刻文献和文学加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中,王星先生的《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无疑是一部有分量、有高度、有深度的重要成果。

就学术特色而言,《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这一著作具有“线清”“面广”和“点深”这三大特点。

一、线清

所谓“线清”,就是指石刻文献起源、发展、变迁和宋代石刻发展、演进的脉络线索梳理得非常全面而清晰。著作的绪论部分可以看作是中国石刻文献发展简史,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和石刻符号开始,作者娓娓道来,引领读者一路领略中国石刻的发展和演进的路径,脉络清晰、线索分明,显示了作者宏阔而融通的学术视野。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每一个特定的石刻文献发展阶段作出自己的归纳或评价,显示了独特的思考和杰出的学术评判能力。比如,在谈到唐代石刻文献时,作者提出了“唐代石刻不仅是量的兴盛,更是质的飞跃”这一观点,并且从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阐释:“其一,数量大、种类多、规格高、形制伟。其二,石刻内容显示出文化开放、三教并包、华夷共用的特色。其三,唐代石刻质的飞跃最重要成就之一是文学性的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归纳和评价是准确的,也是到位的。接着,作者又从“纯文学作品刻石逐渐增加”和“唐代石刻中数量最多的墓志一类,在因袭前人之中逐步发展,写作方法不断突破,成为古文运动的重要实绩”这两个层面对唐代石刻文学性增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可见,作者对石刻文献发展脉络的梳理并不是立足于表面,而是深度掘进,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缜密的学术思维和严谨的逻辑建构能力。

在探讨“宋代石刻的新变与新质”这一内容时,作者从“石刻地位的空前提高”“数量较前代更为巨大,并且文学类石刻数量及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类石刻”“宋人刻石的当代传播观念较前代突出”“产生了新的类别”这四个维度展开论述,每个维度下面又分若干个层次进行深化和细化。比如,在探讨“石刻地位的空前提高”这一问题时,作者分别从“宋代官方刻工数量较前代更多,且有专门负责机构”“宋代刻工的职业化、家族化与行业化特点更为明显”和“宋代上至帝王下至官吏,以及理学家和一般文人士子对石刻极端重视和充分利用”三个层次加以剖析。每一层次又以多个具体的实例加以佐证,比如,利用重忠、崔重宝、崔重贤兄弟同刻《汾阳修慈寺大德塔幢》,安氏数代刻工十四人镌碑刻26 种,亢文义兄弟同刻《唐兴寺经幢》,潘震、潘允升父子同刻《江阴县寿圣禅院愫像记》 等大量实例来佐证宋代刻工的家族化特点。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仅能够精确、融通地把握了宋代石刻的总体情况,而且对于宋代石刻的细节问题也能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着实不易。正因为如此,这部著作不仅具备了知识的广度,更体现了学理的深度。

二、面广

所谓“面广”,就是指著作关注到了宋代石刻的多个方面,体现了学术视野的宽广和内容涵盖面的多样。著作的上编,作者从宋代石刻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文学创作功能”和“文学传播功能”这四个维度展开探讨,对宋代石刻的多方面功能进行了具体而微、深入浅出的剖析,这一部分内容的显著特点是精细而不琐碎,深刻而多有创见。

首先来说“精细而不琐碎”。作者将宋代帝王石刻的政治功能分为“宣传”“行政”“干政”“沟通”四个层面、将石刻与宋人文化精神的双向互动分为“实证求真”“守道修身”“重学兴教”“勤政爱民”四个模块、将石刻传播的特点归纳为“传久性”“传真性”“可复性”“即时性”“传广性”“可赏性”六个维度,都体现了作者精细的思维。若不是对宋代石刻的总体情况做过细致梳理和深度思考,不可能作出如此精细而准确的划分。以上的分类还只是第一层级的划分,在第一层级之下,作者又进行了第二、甚至第三层级的划分。例如,在探讨宋代石刻“实证求真”精神时,又从“石刻的搜集整理”“对石刻文字内容的注释考订”和“宋人石刻文章的撰写”三个维度加以深入剖析,在阐释石刻传播“传真性”这一特点时,又抉出“传真性”的三层含义进行具体分析,像这样层层深入、条分缕析,以树形结构向纵深拓展的架构模式,不仅显示了这部著作严谨细密的逻辑,也是作者扎实学术功底和精细学术思维的生动体现。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宋代石刻各方面内容的精细划分是建立在深入思考和对宋代石刻相关数据的全面统计的基础上的,在这部著作中,有许多统计图表。比如,“宋代各类石刻总量”统计表、“文类石刻数量”统计表、“宋太祖开宝五年下诏刻石篇目”统计表、“宋代杜诗石刻”统计表、“苏轼题名题字类石刻”统计表、“苏轼词作石刻”统计表等十余幅。这些统计表有些着眼于宏观,有些关注于微观,从“纵—横”和“点—面”等多个层面对宋代的石刻文献进行了深入、立体的观照和统计,有力地支撑了理论观点,从而使整部著作体现出扎实、稳健的特点。

其次是“深刻而多有创见”这一特点。阅读这部著作,时常会被作者敏锐的视角和精妙的创见所折服。比如,在探讨“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时,作者先从“元结与唐代浯溪石刻的隐逸主题”入手,对唐代浯溪石刻的隐逸主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梳理,然后对比宋代的浯溪石刻,提出“由‘隐逸’到‘中兴’——唐宋浯溪石刻话题的转换”这一观点,接着对宋代浯溪石刻的“中兴”主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颇为精彩,多所创见。作者认为,“宋代浯溪石刻的三个阶段,仿佛宋代文学的一个小影,令我们从一个独特的时空走近那个时代,进入当时人的心灵。”宋代浯溪石刻“让我们看到宋人借中兴的话题,在两宋之交政治混乱之时对朝政的隐约批判;在南宋偏安之际,对大宋中兴的热切希望以及这一美好愿景的破灭。……宋代浯溪石刻诗作既显示了优秀作品对后世创作的启示作用……也显示出后代作者受到前人石刻作品的范型影响,难以跳出前人的思维模式与议论话题”,这些观点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浯溪石刻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特别是治唐史和唐代文学者对唐代的浯溪石刻耳熟能详,而本书的作者别出心裁,站在唐宋浯溪石刻历时发展的角度,通过深入对比,独具慧眼地选出宋代浯溪石刻“中兴”这一主题表达,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持之有据、剖析彻底、令人信服,同时又让人耳目一新。此外,在探讨宋代石刻的文化功能时,作者提出石刻具有文化“凝定”和“衍生”功能;在分析石刻传播的一般方式和特点时,提出“碑拓双信道传播”这一观点,都让人觉得颇为新颖。在这部著作中,像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不少,由此可见,这是一部新见迭出同时又扎实稳健的宋代石刻专题研究著作。

三、点深

所谓“点深”,就是指对宋代石刻文献个案(即“点”) 的研究深入,探讨深刻。在这部著作的下编,作者选择了“苏轼石刻作品研究”“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和“《醉翁亭记》石刻研究”三个“点” (个案) 进行具体探讨。这三个“点”的探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切口小,研究深”。在探讨苏轼的石刻作品时,作者先对苏轼各类石刻作品的数量进行了具体统计,对不同类别石刻作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站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基点上,从“苏轼对石刻的态度及运用”和“由石刻透视苏轼”两个维度,双向互动、彼此照应,深入而翔实地分析了苏轼对石刻的理念和苏轼石刻作品的特点,有颇多精彩之处。

苏轼的石刻作品,或者说苏轼作品的石刻传播,近年来已经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关注的全面性、研究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似乎不及本书作者的研究。以苏轼的石刻作品作为观照基点,作者对苏轼的性格、文学活动、政治主张、精神世界、审美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高屋建瓴或者由微见著之处不胜枚举。例如,通过对苏轼作于黄州时期的《海棠诗》和作于定州时期的《中山松醪赋》的深入解读,寻绎苏轼精神世界的转折,就颇见功力,研究深刻而精彩,特别是对《中山松醪赋》的深入探讨,发前人之所未发,开拓了对苏轼石刻作品研究的新领域。

除了“苏轼石刻作品研究”这一个“点”之外,“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和“《醉翁亭记》 石刻研究”这两个“点”的研究也颇为精彩。“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前文已经提到过,此不再赘述。“《醉翁亭记》石刻研究”是宋代单篇文学作品石刻传播研究的典范之作,作者不仅研究了《醉翁亭记》在北宋的三次刻石经过和传播效应,还深入探讨了《醉翁亭记》成功刻石传播所引起的文体讨论以及《醉翁亭记》刻石传播对滁州地域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由点及面,由文学上升至文化,给人颇多启迪,特别是对于“石刻传播加速《醉翁亭记》经典化”的论述,尤为精彩。通过对众多材料的细致梳理和深入辨析,作者认为,“在《醉翁亭记》的传播过程之中,石刻是其中极关键极核心的因素。石刻的存在及拓本的传播,使《醉翁亭记》长期吸引人们前往一观,时间的磨砺赋予了记文不朽的品格,这是此记成为名篇的核心因素之一。……石刻是此记迅速成为经典名篇的基石,是此记传播的强大动力,亦是此记已然成为经典名篇的标志。……有了《醉翁亭记》的刻石,才使此记在当时迅速成为名篇,并且滋生出一方人文山水,影响无穷后世。”这样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醉翁亭记》,也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其它的石刻文学名篇。个案研究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或者不仅仅在于揭示个案本身的特点或规律,而在于通过对某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某一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或者客观规律,由微见著,以少总多。客观而言,在这一方面,王星先生的这部著作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总体而言,《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是一部宋代石刻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具有理论的高度、视野的广度和探索的深度。作者学术功底扎实,全书脉络清晰、探讨全面、思考精深,对此后学术界的石刻文学研究而言,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石刻苏轼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