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通实施路径研究

2021-01-29 21:36刘龙峰
上海商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融通课程设计会计师

刘龙峰

引言: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正在不断拓展招生规模,加快发展高职教育,培育大量优质高职技能人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满足社会与岗位的各项需求,应该落实好各项工作,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分析,确保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进行优化,帮学生解决就业难、创业难的困境,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一、1+X证书制度的意义

1+X证书中,1主要表示学历证书,指学生完成学校规定学业所颁发的学历证明,而X主要指的是职业技能相关证书,如会计资格证等通过两种证书的结合,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对其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得其更加高效顺应时代发展。所以,在实际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训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好各环节工作,并给予制度化深化学历证书与专业技能证书的互通融合,有利于深化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可以拓展职业教育的主动点,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使得人才的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1]。

对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完美融合来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教育内容二者相互影响,同时能够相互补充,所以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学历教育的培养方案与实施路径能够有效的优化,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落实好各个环节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实践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学历教学的学分积累,有效地将其与证书内容密切结合,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知识的掌握。而且在课程教育中,通过混合式培养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行业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实现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职业人才。

1+X证书制度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职业院校与社会需求接轨体制机制,所以为了避免高校教育无法与社会接轨情况的出现,则应该注重落实好各环节工作,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并有效地将专业技能证书,内容与高职院校教育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产教融合的实现,最大化发挥会计专业教学效果。

二、1+X证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课程设计对策

(一)教材融通

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节,而且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每年5月份进行,且由于会计准则正在不断地进行更新与修正,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对教材也在实时更新,所以高校面临考试通过率下降的情况。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要加强对课证融通的重视,确保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如会计技术资格证考试,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等,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还应结合会计人员具备的知识素养等各项要求,合理的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并提高教学计划安排的效果。高职院校在教材选定过程中,应尽可能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避免过于注重使用传统教材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掌握不充分。所以,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满足学生获取证书的要求,则应该根据教材的优化,并完善初级会计师资格证考试的各项教育工作,从而实现教材的融通,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会计知识要点[2]。

(二)课程标准融通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需要通过初级会计实务,进行教育并掌握初级水平,实现初级会计师教学标准的融通。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需注重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分析,学校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指挥,完善教学目标课程实施计划及教学手段等各项工作。再加上会计基础岗位对从业者要求相对较高,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就业需求的同时,应注重掌握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使得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根据会计考试中每个章节的重要程度及难度系数,制定教学目标。

(三)课程设计融通

实现课程设计融通授课形式和课程总体安排的落实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授课时间及课证融通要想有效实现,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初级会计师时间安排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校内课程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取初级会计师证。授课资源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将课程资源与初级会计师资格证考试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相对较为完整的学习资源库,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一定具备难度的习题,并通过微课制作的形式展示,创建初级会计师模拟题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得其对课程学习要点有着更为充足的掌握,全面发挥的效果,并以课程章节难点为核心内容实现实时记录成绩。除此之外,再通过实际情况开展,会计职称模拟大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同时可以激发会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掌握各项知识要点,最大化发挥培训的效果。而且对于专业讲师,以讲座形式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初级会计证书的重视,使得其在现有情况下能够更加高校全面掌握知识学习要点。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以学校为主体,设立会计工厂,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会计实训,并以企业背景进行账务处理,实现专业课程与实际的有效整合,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更多有力帮助[3]。

(四)考核评价的融通

学历课程考查与证书考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考核方式,而且针对考核评价的开展,需要以初级会计实务为例,创建专业核心课程,并以成绩合格为门槛,合理的对各项考核进行优化设计,并已积累学分的形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落实,最大化发挥培养效果。

结束语: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融通课程设计的重视,注重教材融通、课程标准中通、课程设计融通,最大化发挥教育的效果,使得高职院校人才的综合水平不断提升,适用会计行业对人才的各项需求,解决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融通课程设计会计师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