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及其价值意蕴

2021-01-31 22:46曹世红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利益群众发展

曹世红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时,讲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坚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观的重要论述,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从志学之年就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虽然已是年逾花甲,但是仍夙夜在公、宵衣旰食,不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竭力“解民之困、解民之忧”“为民办实事”“造福于民”,始终践行着党的根本宗旨。概言之,习近平人民利益观起始于其七年知青岁月,贯穿于他从政生涯的各个阶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形成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可以追溯至其七年知青岁月。在梁家河的几年间,习近平亲身实践体会,善于观察思考,关注人民群众诉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如:打淤地坝以提高粮食产量,办代销店以解决村民日常生活用品购买问题,办铁业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办缝纫社以减轻妇女负担,打水井以解决饮用水问题,办磨坊以解决村民的磨面问题,等等。习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不断把为人民谋利益的种种想法变成现实,得到了人民的积极支持和热烈拥护。特别值得着墨的是习近平曾和6位同志在40多天内走访了四川的5个地区17个县,经过深入调研、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办沼气,解决了农民最需要解决的烧柴问题、做饭问题、点灯问题,甚至发电问题。此外,习近平在赵家河还组织办了一个夜校,教村民认字、唱歌、跳舞等,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七年知青岁月不仅使当时的习近平全面深入了解了农村、农业和农民,更为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的初心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地方主政期间: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发展

正定是习近平从政起步的地方。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任职期间,既深入人民、懂得人民,又在情感上贴近人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看得很重。如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为了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习近平提出走“半城郊型”发展之路,以促进经济发展;解决“高征购”问题,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积极推动“大包干”,以促进正定经济起飞;推行“人才九条”,用政策吸引人才,从而推动当地各方面的发展。习近平也非常重视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如在县里修建37个垃圾池、11个公厕,在全县建了13个乡镇文化站、45个村俱乐部,71个村安装了自来水,评出3 925户“五好家庭”,组建3 500个青年服务队等。此外,积极推进旅游兴县,如修建常山公园、修缮大佛寺、组建旅游观光公司、兴建荣国府等。这一系列举措是习近平实现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总之,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给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们和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既访贫问苦又注重实干苦干巧干,既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又不断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打造了多个民心工程。实践出思路,调研出成果。习近平重视调研,提倡不念稿子,既喜欢看县志,深入了解县情,又注重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初到闽东时,习近平不顾酷暑带领其他工作人员跑遍了宁德下辖的9个县区、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电站以及多所学校等进行调研。为了满足群众需求、实现人民利益,习近平不仅提出“四下基层”、看“三面”,还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号召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摆脱贫困。后来,习近平在深入了解下党乡的基本情况后,感慨道“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此外,为了改变寿宁贫困落后的面貌,习近平提出了修公路、建电站、筑堤坝、建学校、解决办公场所等系列举措,为当地摆脱贫困、改善民生打牢了基础。习近平之所以深得人民群众喜欢,人民群众愿意主动和他接触,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和人民群众平等的位置上。总之,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有可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心里话,了解人民群众的实情,才能制定出人民群众最为高兴、最为满意的方针政策。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既问政于民又善于团结人民。“做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刚到浙江工作那几年,非典、台风、大旱等各种突发事件频发,习近平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总是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处变不惊、应对有序,极大地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常说:“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1]534习近平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展开调查研究,几年下来,跑遍了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为了系统思考、谋划发展,习近平曾用118天跑了11个市和25个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问计于民,最终提出了“八八战略”。

“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多做有益人民的事”是习近平的从政理念之一。在上海工作期间,为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习近平陆续到全市的19个区县进行调研,最终为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人民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习近平在各种讲话、指示、建议中多次提及人民利益,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03次,“利益”一词出现19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人民”一词出现46次。脱贫攻坚以来,习近平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到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观点,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深厚的为民情怀,更标志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真正凝练与升华。

二、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方方面面,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坚持经济是基础,不断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特别重视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的关键作用,不仅提出“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还进一步提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具体而言: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当前,国际上竞争异常激烈,我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有很多“卡脖子”关键技术需要攻克。如果创新能力不足或者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转换,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只有推进各方面创新,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才能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国内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只有协调推进各方发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人民利益才能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其目的是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开放发展是要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享发展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就是要不断地把“蛋糕”做大,努力解决分配不公、差距较大等问题,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总之,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可为持续推进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利益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在政治建设过程中,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利益的实现是经济利益的前提,所以保障人民利益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利益。而要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首要的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成为我们党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以便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2]19我们所强调的人民当家作主绝不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它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生活中。在政治生活层面,习近平多次强调“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3]98。强调在政治工作中人民利益第一,就是说关乎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进行商量,党的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安排等都应该来自人民,为人民制定和实施,党应该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反对一切脱离人民群众、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为此,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4]29在工作检验标准层面,党制定各项惠民利民的方针政策,关键在落实,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党时刻关心关怀人民群众。为此,习近平明确提出:“维护和发展国家、民族、人民利益,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是标准。”[5]140总之,不管做何种工作,都要毫不含糊地为人民服务,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把为人民造福这一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不断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

人民利益是一个利益综合体,不仅包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也必然包含文化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财富的创造者同样也是财富的享有者,实现人民的文化利益就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既包含思想、观念、精神等文化,也包含艺术、宗教等内容。而文学、艺术是离人民最近的精神文化,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言:“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同样,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更是强调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15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或创造时,不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精品奉献给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并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位置。换言之,好的精神文化作品具有双重性,好作品因其体现出中国精神、思想、文化、审美等价值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满足人民文化利益、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能为创造者带来经济效益。如:扶贫大剧《山海情》,因其生动的时代群像、“深入群众、贴近生活”而引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也因再现了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求出路以及思想文化界的重大事件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必然,而引起人们重温党史、追忆先烈的热潮。所以文艺作品只有获得群众喜爱、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经济效益就会随之而来。最后,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民获得群众文化权益、文化利益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只有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创新、创造文化,逐步满足全民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四)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坚持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实现人民的社会利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涉及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精准扶贫”的浪潮。截止到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脱贫攻坚成绩举世瞩目。统筹谋划脱贫是改善民生、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也是保障民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作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全党闻令而动,全国齐心协力,最终疫情得到了有力控制。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到构筑全民防疫长城,这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无畏的责任担当和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建设过程中,创新社会治理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维护人民的社会利益。如: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7]127;2015年 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2017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鲜明地指出,要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城市规划到底好不好。创新社会治理中关注人、强调人,并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来谋划、衡量工作好不好,再次充分说明习近平关注人民利益这一利益综合体中社会利益的实现,彰显了习近平的利益全局观。总之,大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维护人民的社会利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的生态利益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生态环境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更是直接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生态环境在人民美好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如何让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美起来,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场合多次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人民的生态利益。如:2013年5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8]209;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更是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生态文明理念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举措也逐步改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如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河域改善水资源,科学治污减排改善空气质量,推动厕所革命解决厕所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增强文明素质,鼓励绿色生产消费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让人们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为平衡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重要内容,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益理论,而利益理论中最基本的就是物质利益,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531。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411无产阶级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换言之,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无产阶级执政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习近平也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也可以看到,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祉贯穿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贯穿于他在河北正定、福建宁德、浙江、上海任职时,更贯穿于他担任总书记至今。由此可见,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更让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21世纪的中国放射出耀眼光芒。

(二)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福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1957年3月,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就意味深长地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1]285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期待、新要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重要观点,进一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人民利益观、如何坚持人民利益观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福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思想。

(三)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多场合明确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正确发展观、人民利益观。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涉及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利益关切。具体而言,贯彻实现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人民民主,坚持正风肃纪,推进反腐倡廉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坚持文艺“二为”的根本方向,为人民创作,反映人民心声,推动文化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决胜脱贫攻坚,推进社会治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两山”理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是为了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些内容都是习近平在为人民担当尽责谋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为维护人民利益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为党和国家开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推进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事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习近平经常带领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问询民意。“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960多万人建档立卡乔迁新居。习近平多次就扶贫搬迁、农村医疗、乡村教师待遇等作出重要指示,也多次提出“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心系群众冷暖、真心实意为民的浓厚情怀,也为党和领导干部谋事业、促发展,维护人民利益提供了科学指导。

总之,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继承和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利益群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利益与西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