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现状分析

2021-02-01 06:50孙文博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密集型河北省服务业

孙文博,丰 琳

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现状分析

孙文博,丰 琳

(河北地质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日益融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从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化为依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高质量增长模式。基于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机制,构建了灰色关联模型,评价和分析了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上关联度高,相对变化几乎一致,但是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河北省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的投资与资源不足和创新的经济效应有待提高等问题。

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融合;河北省

1 问题的提出

最近20多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制造业产品越来越被看作是由多个服务和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综合知识价值链的垂直整合产物。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实行再工业化政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跨部门知识整合的力度不断增强。而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在上游部门开发新知识,然后扩散到制造业的重要载体。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整合是制造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政策对中国的产业规划也有着深刻的影响,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就是要坚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争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从当前河北省发展情况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制造业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依托低成本生产优势,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的中低端产业环节转移以及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的持续投入。随着近些年来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这些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持续下降,河北省过去所依赖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河北省未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从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化为依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依赖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模式。这就意味着河北省的产业政策必须着力于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嵌入整合,以实现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级,从而全面提升河北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评价分析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融合现状,显然对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文献回顾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被认为是专业知识的基本来源[1],其兴起是近几十年来建立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意义不仅限于GDP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长。更深入地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知识,并且对不同来源的知识进行组合以及知识本身的分配[2-3]。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仅可以自己进行创新,而且还可以充当创新中介,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制造业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重大,一方面,利用知识密集型服务来增强产品差异性,从而提高所制造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技术变革,有助于提高许多制造流程的生产率[4],降低企业成本。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知识以及技术的生产、使用和传播产生影响,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学者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关注逐渐增加,并且进行了大量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度依赖于特定学科或领域[5-6],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储备、使用和扩散[7]。作为经济时代的产物,其逐渐表现出与其他产业不断融合的特征,特别是制造业[8]。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知识的生产和扩散提升技术质量,促进制造业产品的发展[9-10]。其次,有利于深化专业分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产业升级[9-1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创新系统中将公共知识库和组织特有知识库结合起来的中间知识库[12],是具有较高创新成果的行业[13]。其在创新系统中起着创新使用者、创新源和创新代理的作用[14]。王炳才、尹丹红提出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包括不同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这些服务提高制造业经济效率[15]。吕民乐、安同良研究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是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最大的因素[16]。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并没有一个被广泛采纳的创新理论。所以,需要根据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这对于提升地区产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3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因素统计分析常采用相关与回归的方法。在进行多元回归时,要求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这导致其计算量大、过程复杂烦琐,并且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主要参考了邓聚龙教授1982年创立的“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灰色关联模型是一种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对于研究样本数量的多少没有严格的要求,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较为吻合。与传统的多因素回归模型相比,灰色关联模型可以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且没有样本数据量要求。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发展趋势来进行研究分析,以因素的数据列为依据,通过数列的几何关系和曲线相似度判断相互关联程度。灰色关联度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据曲线越接近,因素序列互相影响越大,灰色关联度越接近1,反之,因素序列互相影响越小,灰色关联度越接近0。灰色关联模型具体构建步骤如下[17]:

在指标选取上,本文参考OECD出版的《奥斯陆手册》,选择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创新作用来评价融合发展现状。Goran Marklund在研究创新时提出了投资、资源和经济效应三个方面[18]。本文选取这三方面的内容作为研究创新作用的基本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详细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评价指标

本文研究的制造业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并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四个细分行业。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2018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是在前一年基础上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计算得来,河北省专利和新产品销售的数据来源于工业行业。

4 实证分析

表2 灰色关联度

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创新作用的关联程度不同。从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及细分行业增加值角度出发,总体上属高关联度(0.871),相对变化几乎一致,但低于国家平均水平(0.907);从细分行业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度(0.961)位列第一,高于国家平均水平(0.774),表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与制造业属于高或较高关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需要重点发展以促进制造业实体经济。

从创新的投资角度出发,同制造业高关联,相对变化几乎一致。包括R&D内部经费支出(0.916)和R&D人员(0.95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河北省制造业重视创新投资,R&D内部经费支出稳定缓慢增加,R&D人员增加趋势更显缓慢;并在2017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近几年河北省员工素质提高,制造业开始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但在全国还是处于落后位置,考虑加大投资力度。

从创新的资源角度出发,具体是指固定资产投资(0.920),同制造业高关联,相对变化几乎一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75)。河北省制造业的研发活动对创新资源有依赖作用,应继续加强资源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创新的经济效应角度出发,与制造业关联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新产品销售(0.914)和专利申请(0.903)同制造业高关联,相对变化几乎一致,有效专利(0.637)同制造业中等关联。河北省制造业创新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创新投资与资源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专利申请的正面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制造业产出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河北省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河北省制造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实力,但是经济增速缓慢。通过分析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融合现状,发现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的投资与资源不足和创新的经济效应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河北省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9-20]: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河北省政府应当对城市进行谋划,布局区域新空间,转变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格局,促进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强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两产业关联度是融合发展的基础,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和产业优势互补等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第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河北省政府应有效利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专业资源做优制造业。加强金融业与制造业融合,引导合理金融投资向制造企业经济倾斜,在互联网基础上形成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整体竞争力,在产业融合中充分发挥行业特色。积极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业,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培育新模式,最终实现产业间互利共赢。

第三,加强创新投资和资源建设,提高创新的经济效应。河北省政府应通过发展规划和政策优惠等激励措施,调动企业自主投入创新积极性。引导国企、央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资本投入社会推动创新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改善创新环境,聚焦人才引进,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提升质量效益,结合特色学科和跨学科优势,将创新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制造业产出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新突破。

第四,推动国际化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河北省有沿海港口,具备海运便捷优势,在国家“雄安新区”建设之际,河北省政府要有效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沿海内陆两手抓,引入外贸投资,满足制造业服务多元化外包需求。2019年8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省政府应把握机会,加强与国外市场的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外贸新业态,不断扩大贸易范围,积极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高质量实现两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国际体系中的“河北方阵”。

[1] MILES I, KASTRINOS 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users, 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J]. Second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1998,44(4):100-128.

[2] DAVID P A, FORAY D. Accessing and expand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base[J].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Review,1995(16):13-68.

[3] STRAMBACH S.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as drivers of multilevel knowledge dynam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Technology & Management,2008,10(2-4):152-174.

[4] CAGNO D D, MELICIANI V. Do inter-sectoral flows of services matter f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OECD countrie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5,14(3):149-171.

[5] 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1):33-41.

[6] 魏和清.中国KIBS理论、核算方法及经济绩效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 王立,蔡汝魁.大力发展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J].中国科技论坛,2000(3):19-21,23.

[8] 曹勇,佘硕.基于动态分析的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与分类研究[J].管理学报,2009,6(4):554-559.

[9] 张晓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战略升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5):87-89.

[10] 原毅军,耿殿贺,张乙明.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80-87.

[11] 周丹,魏江.知识型服务活动与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互补性与辅助性维度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 23(5):30-40.

[12] 魏江,夏雪玲.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2):7-9.

[13] 刘顺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系统中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评论,2004(3):58-61,64.

[14] 后锐,张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小民营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67-68.

[15] 王炳才,尹丹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与制造业中的创新体系[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1):25-29.

[16] 吕民乐,安同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134-138.

[17] 谭学瑞,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5(3):46-48.

[18] 陈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月刊,2008(4):66-68,75.

[19] 马一珂,王明英.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8):4-8.

[20] 乔如娟,千庆兰.2004—2013年东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度变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6): 635-640.

Analysis of Current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in Hebei Province

SUN Wenbo, FENG Lin

(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GE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China)

The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 Hebei Province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extensive growth model relying on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o high quality growth model relying o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intermediate input.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in Hebei Province by constructing a gray correlation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manufacturing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in Hebei Province are generally highly correlated, and the relative changes are almost the same, but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Hebei Province has problems such a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manufacturing;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ial integration; Hebei Province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1.007

孙文博(1972-),男,河北邯郸人,教授,管理学博士;

丰 琳(1995-),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8YJ014)

F202

A

1673-2065(2021)01-0031-05

2020-08-11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c

猜你喜欢
密集型河北省服务业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河北省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散叶堆积烘烤技术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