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108)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乡村”,最稳固的基础也在“乡村”[1]。只有推动乡村振兴,才能够把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蓝图变成现实。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乡村文化建设不是随着小康社会的收官而收官,而是必须继续向前、往深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过程中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何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正确理解乡村文化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的辩证关系,找准“脉搏”,拓宽渠道,凝聚合力,从更加深入、持久的层面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4]。
研究探讨全面小康视阈下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应该厘清乡村文化振兴与全面小康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乡村文化振兴对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意义,这是思考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探讨全面小康视阈下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的逻辑起点。
1.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小康”一词极具中国色彩,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指的是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5]。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6]。2000年,我国实现了从“温饱”迈向“总体小康”的任务目标。正是由于当时“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7],不断赋予“小康”更深层的意蕴。此时提出的“全面小康”与彼时的“总体小康”相比,不再是单一地强调经济指标,更加侧重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关注人们的居住环境、精神面貌等方面。此外,总体小康并未把所有地区的群众囊括在内,而全面小康则是不落一人、全覆盖式的小康,并且要重点补短板,建设尚未达到小康水平的乡村地区、贫困地区,特别是补齐文化这一短板。因而,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基本素质,保障了乡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乡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扩大了乡村产业的规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后,乡村明显呈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亲情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得不到好的教育与引导,城乡间的差距增加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提出了“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是针对农业农村短板和乡村文化短板问题而总结提炼出的中国乡村发展新思路、新战略,让乡村居民回归乡土,记住乡愁,振兴乡村[8]。因此,“乡村振兴”应该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更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是一个在文化发展上突出“乡愁”的大工程,是一个复兴乡土文化、造福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战略。
1.1.3 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必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9]。精神在内,物质其外。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乡村文化振兴,并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系列思想理念,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因此,繁荣发展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不竭的力量源泉。
1.1.4 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性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
当今乡村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乡村文化的衰落。在对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理性思考和奋力建成全面小康的实践推演中,党和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由是,党的十九大明确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目标;同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包括大力繁荣农村文化[10]。这都标志着对乡村文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乡村文化振兴理念因之包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由此来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文化振兴”,不仅可以破解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中国难题,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引擎[11]。
首先,由于城镇化的加快,乡村文化收到严重冲击至日渐衰落,振兴渐趋衰落的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12]。同时乡村发展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应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重新塑造和改良乡村文化形式、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内容、提升和增强乡村文化品质,从而打造乡村居民积极、健康、文明的理念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标[13],实现农村全面进步,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家园。
其次,在我国脱贫攻坚征程中,乡村地区已经全面实现脱贫,基本解决乡村居民的温饱问题,精神享受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日渐强烈,人们逐渐把文化作为美好生活的感知与衡量的评价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1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15]。”通过文化振兴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使乡村居民既有物质上的满足感,又有精神上的幸福感,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最后,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实现“乡村文化+传统农业+乡村旅游+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合理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改善乡民的生活条件;还有利于塑造乡村文化形象,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在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还隐含着诸多难题,无形地阻滞着下一步农村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科学分析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乡村民众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引领了广大村民的思想认知与行为实践;同时,村民法律意识、政策观念不断增强。二是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2018年国家财政投入经费达928.33亿元,新增了大量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提供了完善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的“三馆一站”(县级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文化站)分别是 3176个、4918 个、640000个、44464个。三是乡村地区公共文化的服务人群不断扩大。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均免费开放,村民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四是村民文化消费的水平不断增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1302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7%,未来时期内村民的文化需求仍较为强烈,文化消费在村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仍会增加。五是乡村教育体制日渐完善。以江西省为例,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3.7%,小学毛入学率102.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5%,乡村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善,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而言,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
2.2.1 乡村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之同步演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多元化的强力影响,我国乡村进入了后乡土社会,在保留部分乡土特质之外,乡村文化价值取向日渐走向多元化,导致乡村地区出现人际关系功利化、价值观念物质化、文化消费观念滞后、文化生活枯燥等问题,乡村文化的精神价值逐渐淡化。村民大肆追求物质化,积极健康的文化休闲方式逐渐被赌博等物质化、功利化取向的活动所替代,精神上的“贫困”又滋生了“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一些村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扭曲,如婚丧嫁娶中过度浪费越来越多,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等差越来越大,对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投入因之较少。可见,村民的价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道德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2.2.2 与乡村文化振兴有关的产业不兴
由于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的低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技艺等乡土文化不予重视,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文化地标逐渐消失,导致乡村文化振兴资源严重缺失。某些地区虽然对乡村文化重要价值有一定的重视,但在挖掘开发资源过程中传承和创意略显不足。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忽略自身本土文化的所具有的特色,仅仅是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加上基层政府在推进各种政策时,盲目套用标准化建设,陷入“千村一面”“千镇一面”的尴尬境地,造成乡村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低端、雷同以及无差别。况且现阶段乡村文化产业又刚刚兴起,规模小、产业形态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由是种种,乡村文化振兴相关产业发展还任重道远。
2.2.3 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不显
虽然政府对乡村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出于政绩和利益的需要和考量,部分决策者往往热衷于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硬指标”建设,而忽视了农村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等“软指标”推进。就目前而言,由于乡村,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发展情况不同,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差距仍然较大。个别地方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未能充分满足,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部分乡村虽然建立了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但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维持,重建轻管弃用的现象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致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成效不明显,往往变成了走过场。
2.2.4 乡村文化振兴人才缺失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大量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中青年农民来到城市不愿再回家乡,习惯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很少有机会也不愿回乡融入到乡村文化生活。基于邻里关系建立起来的乡情逐渐淡化直至割裂,进而动摇了传统乡村文化滋养的根基。纵观目前乡村的日常,留守村子的大多是老弱妇孺。这部分群体仅仅能够维持日常的生活自理和简单的农间劳作,没有能力丰富自身的乡村文化生活,对文化生活的概念较为模糊,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较为淡薄。这些因素导致乡村文化参与的主体缺失严重。与此相应,对农村文化能人的培养、扶持也缺乏长效机制,影响了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造成了内部能人培育动力不足,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艰难。
2.3.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近几年,随着党和政府对乡村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第一个百年目标倒计时的临近,以及对下一个百年目标更加鼓舞人心的战略布局规划的憧憬,“美丽乡村”“留住乡愁”等愿景大大激励了政府部门对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倾斜与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大,名目繁多的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生态文化村落”等评选项目的推出彰显了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3.2 经济发展促使文化需要高涨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直在不断提升,早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于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里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就包括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人们文化消费能力的大大增强。
2.3.3 乡村文化内容日益丰富
近年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政府大力实施文化下乡战略,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依托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场地,通过搭台子、指路子、育人才、搞创作、拓观众等方式,加强对乡村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本土特色文艺品牌,多渠道争取、吸引民间力量助力乡村民间文艺团队发展,让群众多渠道、多途径参与体验,真正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3.4 乡村地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早已普及,高等教育也正逐渐大众化。农村教育面广量大,依然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头。2017年,我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数达270007所,乡村普通初中学校共15288所,乡村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共675所。国家各类扶贫、惠民、控辍保学等政策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能够完成学业,跳出农门步入高等学府,受教育水平逐渐大大提升。待学成回到农村,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够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摒弃落后腐朽、树立科学法治观念、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建立起乡村文化自信,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17日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据此,我们需要谋划乡村文化在“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振兴,重点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乡愁”来表达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和价值,指的是无论怎样的发展,乡土文化、乡村精神不能被抹去,自然生态不能被破坏,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16]。乡村文化振兴的任务,就是让“乡愁”切实落地,结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做好统筹兼顾,多策并举,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构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延续好传统文化,保护好绿水青山,继而摸索出一条“固本”—“筑基”—“铸魂”—“助力”—“保障”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以助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一是认识要有新高度。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提升国民素质、弘扬主流价值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定位上重视文化建设。二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艺术繁荣乡村文化,红色教育助力人才建设,红色旅游振兴乡村产业。三是通过开展乡村“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典型宣传和评选表彰活动,大力传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化民心的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加快构建因地制宜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探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发展潜力和服务效能。二是加快各级村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好宗祠、礼堂等乡村现有基础设施,推进“三馆一站”等硬件建设,与此同时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坚持统筹谋划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集中力量着力打造一批示范作用显著、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小康示范样板,进而以点带面,全力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实效,为农村现代化提供实践模板。四是积极举办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创新村民娱乐方式,比如广场舞、乡村晚会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要。
“乡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延续乡村文化血脉,是乡村文化的立根之魂。振兴乡村文化,并不是通通摒弃、通盘否定,而要深入挖掘、保持和复原乡村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情感交流方式、价值观等,使之与现代文化相嫁接、融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应加大对乡村古村落、文物古迹、古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修复与保护,实现“老”与“新”的交融。从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应加强对传统曲艺、民间手工艺、传统节庆活动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围绕反映历史、现实的重大题材推出乡村文艺精品力作,通过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网络媒体平台来展现乡村传统文化,不断激发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力。
按照十八大报告精神,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是完善文化市场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打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二是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等,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三是做大做强乡村文化产业。借助网络平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VR等新兴产业,形成文化消费品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也可以搭乘乡村旅游快车,文旅农结合,将地域特色和乡村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中,打造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小镇模式。
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一是“强内力”,加大对民间艺术家的培育、扶持。村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可以对乡村中具备艺术才能的人才进行挖掘,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真正做到艺术创作源于乡村、服务乡村;同时均等化配置文化教育资源,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二是“借外力”,组织实施文化人才引育工程,激励和引导新型乡村文化人才,强化人才引育机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努力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三要“聚合力”,健全农村志愿服务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创业或居住,使他们成为新乡贤,成为新时期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振兴乡村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17],让村民们直观感受到田园的秀美、产业的兴旺、日子的富足、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