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中地理核心素养构成特点探析

2021-02-04 07:32郭倩雨丁俊新张文峰薛丽君
地理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频数考查水平

郭倩雨 丁俊新 张文峰 薛丽君

摘 要:通过对2015—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中所蕴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与比较,发现近六年的地理高考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频数稳定,但考查难度提升;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考查比重大,但多素养综合性考查的试题有增多趋势;水平3的素养体系中,地理实践力考查比重大,水平4的素养体系中,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考查比重大;选做题目水平等级相差不大。

关键词:地理高考试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特点

随着地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给予高度关注。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构成?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是近年来一线教师和学者讨论的热点。笔者以2015—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试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类型构成、水平等级构成、关系构成,揭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特点,探究其发展趋势,为一线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依据。

一、數据处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类素养构成,且每类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由低到高分为四级[1]。本文以课标为基础对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等级评价标准进行了细化(表1),并据此对2015—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2015—2019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数量均为21题,而202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数量为19题,为了便于比较不同年份间高考地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频数,笔者对2020年高考地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频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频数/19)×21(最终数值取小数点后一位)。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考查比重大,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考查比重小

由图1可知,2015—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比重大,平均考查频数约为21.0和19.5。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考查比重小,平均考查频数约为14.8和10.6。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其两大基本特征[1]。高考地理试题设计时也遵循这些学科特征,多以某一区域为背景来设置问题,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为解答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思维和方法[2]。2015—2020年共计124道试题,其中综合思维的累积考查频数约为126.0,区域认知的累积考查频数约为116.9。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两大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理实践力范畴宽泛,包括地理工具、技术的使用,地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等,它的范畴决定了以卷面形式考查地理实践力具有局限性。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准确的地理行为判断标准、有序而完整的心理结构体系,所以人地协调观也不易通过卷面形式进行全面考查。这是2015—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考查频数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频数略有波动,但幅度不大

由图2可知,2015—2020年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频数年际变化幅度较小,考查频数方差如下:区域认知约为0.90、综合思维约为0.00、人地协调观约为4.07、地理实践力约为0.98。

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在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人地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则是地理学科教育的关键抓手,这一灵魂地位不可动摇,这是其在高考地理中考查频数变化不大的重要原因。如2016年选择题第3题,问“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什么”;2019年选择题第8题,问“该区域铁路废弃的原因”。两题虽然情境不同,但解答时都需要通过区域认知来判断区域特点,再进行分析综合、迁移应用,最终得出结论。题干问题情境不同,但考查的素养却相同。

3.单个试题涉及多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且包含三类及以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数量居多

从图3可知,不存在仅涉及一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题目。六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包含三类及以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数量为101道,约占81.5%。

高考地理作答时间和试题数量有限,要想全面、均衡地考查各类核心素养,在单一题目中涉及多类核心素养是其最佳选择。另外,在多类核心素养的综合作用之下,学生才能科学、系统、准确的完成任务,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如2018年选择题第10题,“从重庆坐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太阳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选择出发时间和座位。”解题时,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区域位置的特点(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然后综合考虑不同时间段太阳所处的方位,结合汽车行驶的方向做出最终判断(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该题中,综合考查了四类核心素养,学生不仅需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基础,还需要联系生活,全面思考。

4.试题所体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等级以水平3、水平4为主,且水平3呈下降趋势,水平4呈上升趋势

由图4~图7可知,2015—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所体现的水平等级以水平3、水平4为主,而水平1、水平2考查频数低。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求学生的学业质量达到水平4[1]。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与课标要求整体吻合,体现出高考在人才选拔方面的作用。

同时,通过比较发现同一水平等级的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频数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六年来,水平1的试题并未出现,水平2的考查频数低且变化不大,水平3的考查频数波动下降,水平4的考查频数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水平4的试题数量不断增加,体现出高考地理难度的增加,这与课标的要求更加吻合。

5.水平3的素养体系中地理实践力考查占比大,水平4的素养体系中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考查占比大

由图8可知,2015—2020年高考地理中,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2的考查频数低,且每年所考查的核心素养类型构成差异性大。由图9、图10可知,考查水平等级为3的素养体系中地理实践力比重大,平均考查频数约为9.6。考查水平等级为4的素养体系中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比重大,平均考查频数约为12.8和11.0。

高考地理试题中所涉及问题大多基于某一真实情境。解决现实问题,要从地理环境中抓住其本质特征,基于整体层面去整合分析。从水平等级评价标准中可以发现,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水平4符合这一特点。

地理实践力水平4更多考查的是调查设计、方案实施等行动能力。而水平3考查的多是获取信息、迁移应用等能力。相比之下,地理实践力水平等级3更易于通过卷面形式考查。

6.选做题目的水平等级相差不大

课标中强调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1]。选做题目水平等级差距不大,可减少试题难易等客观因素影响,从而方便学生进行主观选择,利于学生真正发展自身兴趣。

如2018年选做题第43题(旅游地理)、第44题(环境保护),虽然题目类型不同,但两题相对应的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相同。第43题,“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学生需要对九寨沟的环境有一个整体认识(水平4)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水平4),了解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发展的影响(水平4)。第44题,“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解题时根据种子库所在位置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同时考虑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水平4),注重动态分析(水平4),以强调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水平4)。从两题中可以看出,同年高考试题中选做题水平等级差距不大,难易程度相当。

7.四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以人地协调观为指导思想,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为基本思维和方法,以地理实践力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纽带

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思维和方法,也是解答地理试题的基础。地理实践力或将理论于解题中迁移、应用,或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人们在地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正确价值判断、行为准则,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指导思想。四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解决地理问题时,需要依赖于多类核心素养,在发挥它们各自功能的同时实现其综合作用的价值。如2018年非选择题第37(4)问,“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首先,从图中获取乌裕尔河的地理位置,据此判断分析其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其次,以人地协调观为指导思想,全面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这一区域决策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可见,只有全面调动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对该地理问题做出全面、科学的解答。

三、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见,2015—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地理试题中所体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构成上具有“稳中求变”的总特征。“稳”主要体现在: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频数年际变化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考查比重大;注重多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考查。“变”主要体现在:对各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等级考查逐渐趋向于4级;人地协调观的考查频数波动增长。这些特征说明高考地理与地理新课标相关要求的吻合度越来越高,高考地理已成为检验“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合格与否的重要且有效手段。

随着地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地理教師应充分认识到“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优化教学策略,将“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贯彻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资助项目:山东省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2019-YTSK-10);鲁东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丁俊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丁俊新,姬元雪,王玉梅.2015—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 (全国Ⅰ卷) 分析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3):99-104.

猜你喜欢
频数考查水平
张水平作品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