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语文课的人文情怀

2021-02-13 13:22杨虹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魔术师研究者

摘要:人文情怀与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相连,人文情怀的培养已经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在语文课堂上,特级教师李仁甫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细致的协调者、深刻的研究者。他所倡导的生成课堂,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他的人文情怀。对自己的人文要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对文本的人文挖掘,让他的生成课堂充满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情怀;魔术师;协调者;研究者

人文情怀与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相连,人文情怀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何为“人文”?高焕祥认为,“人文”指的是“追求健康与进步,坚守道义与责任,向往真善美的文化,是尊重人权与个性,维护自由和平等,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及关心人类的文化”。高焕祥.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而情怀则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如何在语文课中体现人文情怀?特级教师李仁甫的课堂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神奇的魔术师:自身丰富的人文魅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其课堂就像变魔术,不停地给学生新鲜感和神秘感。语文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他们的魔术袋,是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如果对教师感兴趣,更会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程;教师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把他的人文素养传达给学生。李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充分展现了他的人文魅力。

满腹经纶、胸有丘壑是李老师人文魅力的表现之一。在《青玉案·元夕》一课教学中,李老师在学生回答“雨巷寂寥处”时有感而发,他说:“是的,对于戴望舒来说,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雨巷寂寥处。千百年来,多少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直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那人’。比如,杜甫有一首诗叫《佳人》,开头四句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你们能否根据《佳人》的内容,改写《青玉案·元夕》最后一句?”②③④ 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136,173,174,41。对于学生课堂生成的答案,李老师巧妙地进行了重新阐释,然后又如魔术师般地引用了杜甫的《佳人》,拓展了《青玉案·元夕》的意境。课堂上,李老师随口吟出诸多诗句,让人不禁感叹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用一首新的诗来解读诗词,使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既保留了诗歌的蕴藉,又让学生感悟到原诗独特的美。学生在佩服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同时,爱上了古诗,爱上了语文课。

李老师人文魅力表现之二是他的课堂语言既文采斐然又幽默有趣。在他的课堂上,他时时能够从他的“人文魔术袋”里拿出各种美好的东西,将任何细节都转化成美与善的存在。这种信手拈来的教学智慧,使得他的每一堂课都有不可预约的精彩。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李老师最后说:“其实,能够体现当代青年人朝气和活力的典型镜头还有很多,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②学生一片鼓掌叫好。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回答错误时,李老师说:“你刚刚答对了四题,也就是80分,不过不要紧,你离我最近,还有机会,多多努力!”学生大笑。③面对陌生的学生,他说:“我不紧张,现在大家也都不紧张。我们一起‘莞尔一笑’,好不好?”学生微笑,齐声说好。④在他的鼓励下,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像这样的魔术般的神奇现象,李老师的课堂上比比皆是。李老师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这样的人文魅力使得语文课堂充满了诱惑,充满了美妙,学生对教师从敬重到佩服再到崇拜,彻底爱上语文课。所以在李老师《生命中的15.75小时——来自“语文生成课堂”的真实报告》一文中,我们能看到学生对李老师的眷恋和不舍。细致的协调者:课堂和谐的人文氛围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人文课堂的打造正成为语文教师的追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文课堂应组织师生智慧交融、情感共鸣的活动,而不是散乱的、无秩序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细致负责地协调,使语文课堂充满和谐的人文氛围。

李老师作为一位细致的协调者,首先能观察学生的一切,给予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使得课堂其乐融融。李老师曾经在梅村中学教学《春江花月夜》。面对陌生的学校和学生,他始终称对方学校为“贵校”。一个学生现场背诵流利,他说:“我来到贵校,看了你们的校训‘至德至贤’,你们很好地践行了这四个字。‘至德’,一开始答应帮我忙,到现在一直帮我忙,助人为乐;‘至贤’,主动发言,很精彩,现场还能背出来。‘至德至贤’,梅村中学的学生真的很棒!”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一举一动,李老师都观察到位,了然于心。他不错过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任何一处——在整节课中,“你们愿不愿意?”“你们如何帮助我?”“你可以加以补充”“你们心目中的好句”“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教学语言有十多处,他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真诚地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人人平等,这样的对话才生动有效,师生之间的交流才平等和谐。一个自身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语文教师,又是一个细致的课堂协调者,那么他的课堂肯定充满了和谐的人文氛围,师生其乐融融,美妙无比。

其次,他在课堂中注重融入活动调节课堂人文气氛。在《青玉案·元夕》的教学中,李老师让学生玩一个文字游戏:仿照戴望舒《雨巷》末段,把诗词改写成一段现代诗歌。这样的活动一下子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改写的诗歌加上李老师的点评,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文学味中。在《沁园春·长沙》的课堂中,李老师一改以往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方法,采用了让学生吟诵的方法。作为一个细致的协调者,他先在吟诵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眼神和动作,并让其他学生评价;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和表演;最后,通过表演激发学生思考进而集聚到知识重点和难点。整个课堂如流水般灵动,师生之间不管是活动表演还是对话都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氛围。这些活动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所为”,而不是简单地放任学生。所谓“有所为”便是协调,包括教师的指导、评价,还有师生之间深度的对话。这样的“有所为”,能在协调中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增强人文氛围。深刻的研究者:文本充分的人文挖掘王荣生曾说过:“教师作为读者,其解读的结果与普通读者一致。语文老师的第二个身份是研究者。”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43。所谓研究者,需要借助理性反思来把握文本的关键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伟大作品的敬畏精神。教学最优化理论也告诉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最优化,要做到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教学内容。文学本身不是简单教教材,而是“人学”。文本蕴含丰富的人文资源,需要教师合理、充分、深入地挖掘。语文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教参当作圣旨,照本宣科。李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深挖文本,寻求与学生经验相契合的点进行分析阐释,这不仅是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更促进了他们思想的成长。

在教学《呼兰河传(节选)》一课时,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感叹号和问号来赏析语言,让学生感悟“园子的自由”,进而有创造性地体会萧红对“自由”的热爱,由此理解在园子自由的后面是人的自由。李老师不简单重复学生已会的内容,而是从作家生活经历出发,追问其文本的人文内涵,最后聚焦到文本深藏的意蕴——自由。在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时,李老师带着学生对“明天”进行解读,进入海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海子“逍遥游”背后对现实的无奈,理解海子既有理想又很孤独、忧郁:“他最终决绝而去,善良地祝福世人,幸福给你们,我寻找另外一种生活。”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291。对诗人精神世界的探求使得现代诗的教学进入了一种境界,让学生明白在阅读诗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更要深入探究文字背后诗人的内心。在教学《渔父》时,李老师把大陆版教材和台湾版教材进行比较,通过作者署名的不同(大陆版是“《楚辞》”,台湾版是“屈原”),来分析句子“遂去,不复与言”的真正主语,让学生理解屈原灵魂深处不同思想的交锋及最后的坚定,理解屈原的人格情操。李老师的古文教学不仅仅落实字词解释,还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通过深挖文本的人文性,扩展学生视野,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动。李老师的课堂实践充分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6。

李老師在他的语文课上常常扮演神奇的魔术师、细致的协调者、深刻的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他所倡导的生成课堂,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如沐春风。他的学识、他的能力、他的风度让学生叹服,正如他的学生所说:“活泼生动的课堂,循循不倦的善诱,我们一天天越来越期待语文课,期待那每天只有一节却能无拘无束、充满青春活力的语文课。”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334。(杨虹,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魔术师研究者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我的妆容魔术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魔术师
寻找魔术师
魔术师会选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