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2-14 09:12丁田阳仇晓霜
淮海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腹股沟国药准字麻醉

丁田阳,仇晓霜

腹股沟疝也称为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严重者会恶化为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诱发肠管坏死、水肿,如延误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手术应用愈加广泛,采取安全性、高效性麻醉方式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可高效控制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确保患者通气顺畅,但易损伤交感神经,术中应激反应多,影响术后恢复。腰硬联合麻醉结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优势,可控制麻醉时间,麻醉效果显著,避免刺激交感神经,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本资料对比分析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24~58(38.24±4.05)岁;斜疝33例,直疝13例。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22~59(39.53±4.10)岁;斜疝31例,直疝15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查体等检查诊断为腹股沟疝;(2)对麻醉药物无禁忌者;(3)均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腹腔感染者;(2)难复性疝、嵌顿性疝者;(3)肠穿孔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术前8 h禁食,行常规全面病史、手术室、药物过敏史检查评估。开放静脉通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术前0.5 h肌注硫酸阿托品(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257)0.5 mg、苯巴比妥(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01)1.5 mg/kg,患者体征稳定后,静注5%浓度葡萄糖0.35 L。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通路中注入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0.05 mg/kg、硫酸阿托品(上海浦津林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645)0.3 mg、枸橼酸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0.4 μg/kg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半小时,予以注射0.1 g苯巴比妥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1),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侧卧位,平面和头部保持15°,予以鼻导管吸氧,2 L/min,16 G穿刺针于L2~L3椎中穿刺,抵达硬膜外腔,26 G腰穿针从蛛网膜下腔注0.4%浓度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12)1.2~1.5 mL,密切关注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肌注盐酸昂丹司琼(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93)3 mg,完成手术后停止药物注射。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比2组麻醉前(T1)、手术10 min(T2)、术后30 min(T3)、术毕即刻(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2)麻醉效果:记录2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3)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2组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12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观察组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从腹股沟间隙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4-7]。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安全有效麻醉方式能促使手术顺利进行[8-9]。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理想,能调节患者通气量和呼吸频率,但刺激交感神经,促使术中血压升高,延缓机体恢复。

腰硬联合麻醉可充分发挥硬膜外麻醉及腰麻优点,阻滞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能有效控制患者麻醉时间。本资料显示,T2、T3观察组MAP、HR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腰硬联合麻醉可使外周伤害性刺激传导中枢神经通路阻滞,进而确保阻断区间内机体交感神经不受外界刺激,避免机体血管扩张,减轻应激反应,确保平均动脉压、心率稳定,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本资料显示,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方建国[10]一致,表明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分析原因在于: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小,麻醉效果佳,可显著控制药物作用时间段、麻醉时间、阻滞平面,从而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此外,本资料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腰硬联合麻醉能阻滞区域内交感神经,预防气腹刺激和外周循环阻力升高,可显著降低气腹造成内脏牵拉,继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股沟国药准字麻醉
更正声明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食管癌术中患者应激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