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先生” 幸福“大舞台”

2021-02-16 06:40共青团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少工委主任
少先队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街镇宝山区少先队员

共青团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少工委主任 肖 寒

宝山区少工委自2021年7月3日在全区全面施行“社区小先生制”以来,已有6.5万余名少先队员到487个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小先生制”各项有关社区服务闯关任务,带动了约11万名家长参与社区治理,清理家门口堆物近2万处,累计看望孤老和独居老人3090户,9774名家长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从而让少先队员、家长、社区等多方主体受益,充分感受少先队社会化带来的幸福感。该项工作受到区委主要领导关心,纳入区委工作报告。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很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三个看”。

一是看天,谋幸福。“社区小先生制”以让少先队员在校外少先队组织中体会幸福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构建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这一有利“天时”,紧抓上海少先队打造“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同时,顺应四股“东风”:团中央关于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要求,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和提升城市“软实力”中对于创新社区治理的需求,教育“双减”大背景下中小学生假期去哪活动的探求,以及宝山区今年创全攻坚对于青少年参与的渴求。

二是看地,寻幸福。立足宝山实际,通过小切口找到实现少先队幸福教育的有效途径,重点找准四个“支点”:一是陶行知先生在宝山提出传承的“小先生制”教育实践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大场镇多年实践“环保小先生”项目卓有成效;三是宝山区团教两家一直以来对于少先队工作重要性的共识,有利于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化优势,促进项目实施,实现学社联动;四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少先队员减少常规暑期生活圈以外活动,从而对社区少工委服务供给的需求激增。

三是看人,创幸福。在活动菜单设计上坚持需求导向,一方面,根据少先队身心特征,内容上重点聚焦思政引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形式上闯关任务内容简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每名队员都能成为社区“小先生”,让孩子们在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中找到幸福感。另一方面,内容上回应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如楼道堆物、阳台滴水、飞线充电等,形式上通过“小手牵大手”有效创新了社区动员方式,助力社区逐渐成为队员幸福成长的有效载体。

目前,社区“小先生”工作正根据各参与主体的建议,不断迭代更新,我们将以此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按照市少工委“三圈育人”模式,重点打造符合“五有”标准的“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

一、党团队一体化,完善“幸福活动圈”组织保障

区级层面,建立由区委分管领导牵头的区级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少工委,具体负责运行指导。街镇层面,由党群副书记牵头社区少工委,街镇团组织负责人落实推进。社区层面,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指导员,建立社区少先队中、小队组织,社区团干部负责组织实施,从党建带团建、队建,保障“幸福活动圈”有效落地。

二、家校社共参与,激发“幸福活动圈”队伍动能

结合社区禀赋和基础条件,组建以社区团干部、学校辅导员为主导,学生家长、骨干志愿者、“五老”、共建联建单位人员等积极参与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带领社区少先队组织共同策划、组织、实施、监督各项活动开展。通过活动拓展队伍,通过队伍带动活动。

三、市区社齐推进,夯实“幸福活动圈”阵地基础

在用好市级提供的阵地资源基础上,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区层面整合文化场馆、红色景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新园区等资源,发布《社区“小先生”学习活动场所大全(2021版)》,所有少先队员可凭借社区“小先生”护照免票进入顾村公园等活动场馆,街镇社区层面依托党群活动场所、青年中心、楼组常态化组织社区少先队活动,共同打造实践活动地图。

四、点块面相结合,丰富“幸福活动圈”活动内容

“社区小先生”制推行后,设计了劳动、社交、教育、文体、安全、公益等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六类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治理“微更新”需求,重点加强社区“小先生”“闯关任务”的内容提标升级。在块上,有效联动社区教育、区域场所、街镇配送、共建单位,以及家长志愿者等资源,形成区域活动内容的共享共建。在面上,有效整合并提供一系列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社会组织项目,组织开展宝山社区“小先生”幸福生活节、“小先生”系列体验营、社会组织服务月等全区性服务项目,不断丰富队员实践体验场景。

五、教学作互补充,强化“幸福活动圈”制度支撑

探索制定《宝山区推进社区少工委实体化运作 加强新时代社区少先队建设的工作指引》《宝山区关于加快建设“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示范社区的工作指引》《宝山区关于社区少先队建设的工作指引》等指引制度,“说明书式”指导基层操作。建立街镇(社区)少先队团队干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社区少先队辅导员训练营,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建立“社区小先生制”实践案例评选机制,阶段性评选优秀案例,挖掘和分享典型经验做法。会同组织、民政部门,建立每年统筹建设20家示范社区机制,以点带面,树立典型,“保姆式”手牵手帮助社区,提标升级。

建设“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业,我们将在“广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社区小先生制”少先队幸福教育“底座”功能,继续坚持以少先队员和各方主体的幸福需求为导向,找准实现少先队幸福教育的有效支点,培养少先队员成为对幸福追求的积极行动者,让少先队员们在社区的少先队组织中感受到与在校内少先队组织中不一样的幸福。

猜你喜欢
街镇宝山区少先队员
街镇资产管理探究
我们和中国梦共成长——给少先队员讲十九大
当前街镇基层信访工作困境及出路
上海市宝山区居家养老的现状调查
我爱“少先队员证”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安康通老年基金向宝山区老年人捐赠安康通呼叫设备
少先队员
街镇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研究
莲藕基地忙栽种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