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索

2021-02-18 09:56李旸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

摘要:心理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三全育人”理念的倡行,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石。“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更高的站位和格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但心理育人工作又受到了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基于高职院校实际办学情况的基础上,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出发点和契机,提出更具凝聚力的对策方针,从全方位、多维度构建高校心理育人教育体系。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

引言:现如今,高职院校的受众群体大多以95后和00后为核心,他们典型的特点是具有活跃的思维和个性。但同时价值观的发展还尚未稳固,情绪控制力较差,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发,与本科院校相比,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更大。而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并不足以游刃有余地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国家已经明确了“三全育人”的主体方向,突破传统束缚,结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育人新模式,更好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重要性探析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了要紧密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目标,并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服务咨询等多维一体的教育工作观,具有关键性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德育教育工作开展

在“立德树人”的标准中,要求心理教育发挥德育价值,关注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的疏导。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效果。创新育人方法和路径,为社会培养可适用的人才。德育教育不光关乎学校的发展,更彰显着社会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二)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转换

“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推行更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需求。目前还存在着主体单一、环境氛围不浓厚、与实际脱节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落脚点,涉及到教学理念、资源整合以及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构建新型的育人模式,发挥协同效应,既能够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育人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作出了创新尝试。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全育人”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三观,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际工作开展中,也会出现很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就业困难与多途径就业、学生成绩差异化较大、网络的影响与冲击等等。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突破的机会。“三全育人”作为教育方针政策之一,体现出以人为本、契合时代内涵的发展规律。有了餐卡指标,更能营造出积极的育人氛围,创造百花齐放的大环境。

二、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現状探讨

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有个大前提,尊重学生的心理成长,透过课堂教育、文化活动组织、活动管理等多途径,多点开花地开展心理育人相关工作,激发学生潜能,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和困惑,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

(一)心理育人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亟待提高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与成效密切相关。而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形成完善的育人素质队伍,未形成一个领导力强的核心后盾,而是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随机组成,工作内容并没有做到相对专业,也会出现责任分散等状况。另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问题在近几年也在逐渐攀升,这也为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教师队伍又未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对待一些问题心有余力不足,可执行策略无从谈起。

(二)心理育人的把握程度不够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抖采取了三年制,专业技能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张,在这样的前提下,理论课程占据大量的比重,心理健康课程自然而然被忽略。心理育人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始终,需要给予针对性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出现,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对待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需要给予持续性地重点关注,对待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心理育人方法缺乏创新性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手段是心理普测以及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但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情况多样,导致传统的方式并不能适用。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以及简单的宣传推广是远远不够的。全方位育人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在保障合理性的基础上,利用平台搭载和各类辅助资源,以新颖的形式和题材吸引更多学生的配合参与,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对策

(一)凝心聚力,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借单方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家庭、学校三方合力的共同作用,携手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于学校的教育层面来讲,应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知,针对个别心理健康问题案例进行剖析,以此为警戒强化培训,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由全体成员共同营造出环境氛围。在家庭层面,需要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加强合作,准确定位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于对症解决。在社会层面上,需要借助各类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必要时转介到社会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二)凸出重点,避免“一刀切”

心理育人绝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要结合各年龄段思想认知的差异进行划分,然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需要尽快地适应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时候需要根据反馈异常的学生作咨询访谈以及相应辅导。大二的学生考虑到的是升学,多会产生迷惘感,应该帮助学生们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心理压力的累积。即将毕业的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期,在一脚踏在校园,另一只脚踏入社会的关键性时期,更加需要心理上的平衡。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开展优秀校友的见面会、思想交流会、就业指导培训会等等,来增加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们捋清心理问题的根源。

(三)挖掘新型的心理育人资源

心理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有线上课堂的知识教育,也要挖掘到周边的隐性资源,线上线下协同作用。同时,创新教学内容的方法,比如典型的新媒体资源,结合实时热点和相关心理健康理论,增强内容的沉浸度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到第二课堂的作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对于各类心理困扰进行针对性探讨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渠道,定期发布一些实用性强的小知识,制定心理调查问卷,展开线上互动讨论,为学生提供可互动交流的平台,比如校园展示栏、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心理健康教育周刊等形成,全方位促进高校心理育人优秀环境的形成。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功课,全体师生都责无旁贷。在“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高校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结合学生具体心理健康情况,构建和谐健康的心理育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付文静,柳晓阳,汪曼秋.“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现代交际,2020(1):146-147.

[2]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0(15):67-73.

[3]马燕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探析[J].林区教学2,2016(2):97-98.

作者简介:

李旸,(1982.9-)女,汉族,天津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