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文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2021-02-18 20:16曾嘉敏黄雪琳杨慎杨慎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曾嘉敏 黄雪琳 杨慎 杨慎

摘要:应用文作为社会场景中应用最广泛的文种在当代高校课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指明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提升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文课程评价指明了方向。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评价中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化、标准僵硬化、手段传统化、过程结果化等问题,本文通过阐析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定多层次评价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应用文写作课程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动态化。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应用型人才;应用文写作课程

一、应用文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围绕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助力学术评价改革,将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从片面追求数字化、数量化转移到要服务国家需求、强化质量贡献上来,对论文、课题项目等成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文作为教研实践结论的唯一呈现媒介,其思维整合的严密性、排篇布局的逻辑性、行文用语的规范性,对学术论文的专业水平和整体质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势必带动学术界对应用文写作模式的重新审视,推动应用文写作朝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各高校通过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发挥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作用。

二、当前高校应用文课程评价现状

(一)单一评价主体促成考核标准传统化

现行高校的课程评价体系中,绝大部分学业成果的评价主体仅为任课教师,大班、多班教学使现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手段大都以期末试题化考核为主,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仅可通过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核的数字呈现出来,考试的内容完全是课本文字,未能实现课程考核效果的最优化。而应用文体裁的应用性、规范性较强,单一的评价主体和僵硬的考核方式未能体现应用文写作活动在社会实践场景和校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无法对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社会适应力、应用应变能力进行深度的考察和发展。

(二)功利性学习结果忽视过程价值

应试性考核和数字化结果不仅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化还使学生忽视了应用文学习的价值及学习方法。应用文写作是由格式、文字、逻辑、素材等部分组成的,考察的是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对课本内容的熟读成诵,并不能很好地证明学生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優异程度,对学习结果的评定不具有代表性。根据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求,课程考核应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应用文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一种文体,更应杜绝“眼高手低”,每一文种在课堂学习后都需通过课后作业等形式加以巩固练习,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期末考核的评定手段使学生养成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良学习观念,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考试风气,影响考试信度;教师也无法做到及时跟进课程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难以对自我学习结果和成长过程进行动态的审视,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应用文课程评价体系提升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提升评价客观性

高等教育营造了微型的社会环境,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应用文写作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自我提升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职业技能发展意识等维度,通过多方的视角和思维的评定来检测并完善学习成果。因此,评价的主体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应由学生、社会企业两大主体参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通过自我反思提升的学习效率是较为显著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一应用文文种学习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价值,重视过程性学习。生生互评主要是在课后作业及小组作业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改作业,评价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能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此外,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做到取长补短,学生的写作水平、思维、社会经验基本在一个水平段,理解能力在语等质性评价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在个性化思维的交流中提升思维的宽阔度。

社会企业评价分为社会评价和企业评价两个方面内容。社会评价主要通过相关工作经历呈现出来,学生在校园网站撰写新闻稿;在社团组织拟写策划案、总结;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等均可作为学生的评价指标之一,旨在鼓励学生将应用文写作知识贯彻到实践中,凸显应用价值。企业评价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为区域经济储备人才动力的作用,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对接,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推动“应用文写作”课程沿着职业方向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二)制定多层次评价标准,突出行文应用性

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三个维度划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标准并按所占课程总分的百分比固定下来,通过不同的考核手段对每一部分赋予分值。知识目标侧重对应用文写作概念、文种类型等课本具体知识点的掌握,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背记性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这一部分可适当缩小占比。技能目标作为应用文写作课程考察的重点,考核方式不应拘泥于答卷形式,通过课堂上的情境模拟法、课后小组作业等形式在职业综合能力的框架下,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情感目标作为高校培养人才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应用文写作课程从课堂到职业的突出表现,教师可充分利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职业素养按百分比进行客观赋分。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过程动态化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记录学生每一阶段的课程学习成果从而形成过程性的评价在教师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统计和保留,为过程性评价的提供了优良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应用写作课程评价,实现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即时数据的保留。通过课程辅助软件,学生在课堂上定位打卡完成签到考勤获得经验值,改变了传统课堂点名费时费力的弊端学生拥有个人的账号,利用课堂软件合作完成并上传小组作业。教师可以随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看评改。学生可将与课程相关的优秀视频和文章资源借助平台共享,形成分享经验值,教师也可在课后将学习视频作为补充学习部分供学生观看学习。课程平台形成阶段性的数据分析,横向对比,分析学生个人多方面的课程表现情况,纵向对比,教师可了解班级整体、各阶段的表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调整。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评语,可设置为共享呈现,供学生共同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郭高萍,张宏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多元化、成长式评价体系改革[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5-8.

[2]樊娟.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C],镇江高专学报,2020(4):109-111.

[3]付萌.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学问题和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曾嘉敏(2000.9-),女,汉族,广东兴宁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文写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1364200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