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1-02-18 20:52马淑英胡梦野李明旭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

马淑英 胡梦野 李明旭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各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满足企业、社会、国家发展要求,高校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这对应用型教育的发展十分有利[1]。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并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而我国开始推行教育改革,进而实现为企业、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对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引言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下,各领域企业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想要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全面突破,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各领域的企业都离不开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

一、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供应始终满足不了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下时代经济竞争,主要竞争的着力点就是人才与技术方面进行竞争,而以往的竞争着力点则是成本以及资本[1]。在这样的状态下,未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主要的依据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改善。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项目、培训内容也随之发生了不同层次的改变,但是高校依然有些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更为关键就是,新型应用型人才在未来需要注意加强对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实际作用。而未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将会得到满足,从而人才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就能够真正得到展现,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迈上全新的门槛。

二、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2.1培养方案实用性不强

由于高校制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因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也不强。首先,高校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用性不够强。我国部分本科院校针对相近学科教学选用同一课程,却未依据专业特征、行业发展情况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其次,部分本科院校过于重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未积极开展实践训练,使得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再次,部分本科院校虽重视培养學生实践能力,但是未科学地设置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最后,部分本科院校虽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是缺少资源,导致社会实践、实习等多种实践活动未充分发挥其作用。部分本科院校虽建设了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践室,但是实践环境与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模拟实践效果未达到预期。

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涵覆盖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但面对多领域的课程开设,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专业性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学生虽然学习了各类专业课程,但是因为课程偏多,固定的课时经平均分配后,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课时都不够充足,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受限,不能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讲授,因此学生虽然对每门专业课程知识都有浅层的了解,但是没有掌握其核心专业技能,不符合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也让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时,面临诸多问题时是一知半解,不能在短时间内独当一面,削弱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3.1构建素质拓展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始终是每个学生日后职业生涯中赖以生存的根本,学校教育应将专业知识教育放在首位。但是,为求得事业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将起主导作用。对学校而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缩短工作适应期,就一定要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学校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不仅要包括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设非专业素质拓展课程,从经理人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等方面强化训练。

3.2加强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依托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平台,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减少理论课时比重,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并且把将实践教学环节细化为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案例讨论教学、课程内部的实践环节实践、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环节、VBSE实训及工商管理专业间隙及毕业论文设计或者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如双语班或“3+2”直本贯通)采用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这样既能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的充分运用,又能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质性。一方面建设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突破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强化有效的实践性教学。一是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我校课程设置,充分引进多门课程的应用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实训课程中充分体验仿真模拟的企业运营管理环境;二是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学生毕业设计、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甚至是本省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三是定期安排学生去实习基地工作体验,时常感受工作的氛围,提高工作的适应能力,为向应用型转型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工作。

3.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在于新型应用型,为此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导,对传统课程体系加以优化创新,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和比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也需要有相应的教材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应严格甄选与时俱进的前沿教材,或者由专职教师联合编撰,保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实践能力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实践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而是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专属实践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落实[5]。教师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更多的是充当鼓励者、引导者、组织者及监督者的角色,首先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引导和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能力提升,最后是监督学生将各项实践活动落实到位,并对学生的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将这一评价纳入学生的专业综合成绩。

结束语:

未来市场和企业都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而工商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未来需要针对于这一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提升,从而跟上社会的步伐。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未来需要注意优化培养模式,从而创新培养方式,这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这能够让社会拥有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这一任务的出现与完成,意味着未来多方主体的合作与共赢,同时也意味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这能够更好的与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共存。

参考文献:

[1]王晓.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3):4-5.

[2]李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01):160-161.

[3]连丽娜.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中小企业,2020(01):184-185.

[4]睢忠林.应用型高校一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216-217.

[5]王可男,王新钢,韩敏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81-82.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