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语文教学观对我国目前语文教学的启示

2021-02-18 22:52李远强唐颖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胡适

李远强 唐颖

摘要: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中心人物之一,一生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己任,在文学、哲学、史学、道德、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做了令人瞩目的开拓工作。他最早将西方的教育理论引进中国,推动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家潜心探索,孜孜以学。胡适关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的教学思想富有丰富的民主性与人文性,对当前教学改革下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胡适;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改革

一.胡适语文教学观的理论要点

自 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史,它的改革与发展牵动众多人关注的目光。胡适语文教育思想以它的独特性、丰富性在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影响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胡适一方面批判了传统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借鉴吸收西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构建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设想。这些设想涉及对语文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内容的革新,推动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对胡适研究的丰富,也希望能够给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方向。总结起来,胡适关于语文教学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阅读教学

胡适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性与学生自身的独立性,对阅读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讲读”式的,是不尊重学生主体性且无法发挥课堂教学优势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胡适提出“用看书来代替讲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语言知识。胡适认为,看书不是泛泛的看,而要有一定的阅读方法。胡适曾写过《怎样读书》一文,在文章中胡适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就是说,读书不是简单地用眼睛略过文字的过程,而是要做到心中理解,并且勤于动手,在有感想或收获的地方做上标记、写上批注。读完一本书后,应该进行一定的整理和总结,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吸收。阅读达到一定量以后,更要勤加思考,使知识融会贯通。这也是胡适阅读观的体现。

2. 确保思想自由的作文教学

胡适认为,“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是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之一。在写作上,胡适十分重视学生“能自由发表思想”。为了改变写作禁锢思想的现状,胡适大力提倡白话写作。胡适认为用文言写作是钳制自由表达的元凶,这种古代的书面语言并不利于当前时代下的语言表达。文言不仅与现实脱离,在表达上也和日常生活完全不同。因此,白话写作更有利于学生流畅语言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确立写作语言后,胡适更关注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思想。传统的写作教学大多由教师统一命题,学生在固定框架下写作,这就免不了写出一些脱离实际、东拼西凑的文章。胡适认为“最好令学生自己出题目”,学生可以写自己所想,完全摆脱教师对题目的限制,更有利于表达真实的思想。们的文章自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长进。另外,胡适对学生作文的内容与形式并不加限制,“学生平日做的笔记,杂志文章,长篇通信,都可以代替课艺。教员应该极力鼓励学生写长信,作有系统的笔记,自由发表意见。这些著作往往比敷衍的课艺高无数倍”。在写作时,最重要的是要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写一些空洞的文章,更不可瞎编乱造。

二.胡适语文教学观对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

1. 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新课标》实行以来,各地学校陆续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但至今为止收到的效果和反向却不尽如人意。以胡适的阅读教学观来看,现金中小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是不够的,甚至出现轻视语文而把重点放在其他科目上的现象。因此,阅读教学首先应该从提高学生阅读量入手,广泛地涉猎人文科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切实的帮助,更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在中小学生辨识力不够的情况下列出推荐书单,学生在闲暇时间自行阅读。教师也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当然,如同写作须有一定的技法,读书也不能不讲究方法。胡适所提倡的看书方法对于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都不成熟,教师与家长应该密切配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做到“四到”,达到精读的效果。批注法、总结法、点拨法等都可以运用到阅读中来。阅读毕竟是学生的主观行为,学生必须真正理解文本内容才能收获感悟,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例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海底两万里》时,不应提出“领悟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类给定的阅读标准,而应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感悟文章的故事性和人文性,体会作者的情感。胡适先生还主张质疑与讨论式的阅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同一篇文本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广泛地讨论与质疑是必要的。阅读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生机械训练的现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质疑询难。正因为对阅读的篇目有所疑惑,学生才会提出心中的质疑,讨论与交流才会有所收获。学生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

2. 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写作,可以说是现如今中小学生最为头痛的问题。学生在面对题目时往往不知如何下笔,而后搬出获奖作文选开始抄的现象。教师命题也往往脱离实际生活,全国教师都热衷于命制“记一次有意义的事”这类空泛的作文题目,学生只能千篇一律的写着第一次做饭的故事。在这种背景下,胡适的作文教学理念很有参考价值。他主张作文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好令学生自己出题目”。作文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出题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避免出一些空泛的、假大空的题目。只有和实际生活切合的作文题目,学生才能有所感悟与体会,在下笔时才能凝住自己的情感。作文训练不局限于课堂,日记、请假条、通知布告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场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在每次作文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再加上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对作文题目的讨论中,通过指引、交流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或者把学生的思路向更高层次引领,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写作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过程中,打破教师批阅作文的传统评价模式。学生首先可以采用“自读自改”的方式,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遗漏的字、多余的字、错用的词语、标点符号等。学生的自评过程,正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的过程,既可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反思能力,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创作欲望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7(09):45-48.

[2]胡适.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J].教育,2017(26):1.

[3]辛凤妹.胡适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4]韩冰.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5]高岚.浅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J].海峡科学,2013(07):91-92.

[6]廖波.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D].广州大学,2011.

[7]赵静.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

[8]李玉宝.胡适阅读教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9]趙海红.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胡适
黄侃妙试胡适
元培送茶叶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优化探析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特征的解读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
胡适的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