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水产教育

2021-02-18 22:52刘军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教育

摘要:日本水产教育的起步和制度化均在明治时期,文部省和农商务省承担了发展水产教育的行政职责,农商务省主管的初中等水产教育机构是各府县水产讲习所,而高等程度的水产教育机构是“官立水产讲习所”。战前的中等水产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地域水产业发展做贡献的中坚技术人员”,而战后水产教育将“培养远洋渔业中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目标,建造实习船,充实设施和设备。在水产教育课程设置上,多次修订《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增设水产教育课程,使课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平成时代之后,倡导“参加型水产教育”,将水产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培养普通百姓的海洋意识。

关键词:水产教育  水产教育课程学习指导要领

一、 明治时代─水产教育之黎明

水产教育是指培养和训练从事渔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渔业管理的专门人才的事业,包括高等、中等和初等多层次的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水产教育类专业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日本水产教育的起步和制度化均是在明治时期,自明治初期开始水产行政机构相继成立,水产教育逐渐独立于农业教育,官办和民办性质的水产教育机构相继建立,初等和中高层次的水产教育体系逐渐成形,水产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在水产教育嵌入政府教育改革和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文部省和农商务省承担了水产教育的行政职责。文部省主管的初中等水产教育机构包括水产职业学校和水产补习学校,高等程度的水产教育机构主要是各帝国大学农学部的水产学科,独立的高等水产学校。农商务省主管的初等中等水产教育机构是各府县水产讲习所,而高等程度的水产教育机构是“官立水产讲习所”。

明治13(1880)年,奠定水产教育基石的松原新之助(水产讲习所首任所长)作为柏林世博会事务官赴德国,松原从东京医学校(现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一边为医学生教授生物学,一边兼任农务局官员。松原自己制作的日本产鱼类目录介绍了日本600种鱼类,让欧洲人为之惊叹。归国后,将自己在德国参加世博会的见闻写成了《德国农务视察记》,介绍了德国的水产保护、水产法规、养殖、水产学术调查等情况。1884年,日本第一个水产业团体─大日本水产大会成立,大会指出,由于捕鱼,水产资源逐渐减少,需要对渔业进行限制,提高养殖及加工技术。松原后来还写了《水产传习所设立趣意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改良地方水产业所需渔业制造养殖技术。1888年,水产传习所成立,日本开始了真正的水产教育。1893年,制定了实业学校补习规程,1895年,培养实业者的水产补习学校在全国各地开设起来。1899年,根据实业学校令,作为中等教育机构,全国各地开设了水产学校。水产讲习所自1896年开设水产教员培养课程,各地水产教员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另一方面,水产讲习所于1897年转为官立水产讲习所,水产教育内容更加充实。明治时期,水产教育侧重于培养渔业制造业人才,配合政府“殖业兴产”国策,以水产讲习所为基地,水产教育在各地开展起来,奠定了日本水产教育的基础。

明治时期为了改良地方水产业,需要学习渔业、制造、养殖业技术。另一方面,1897年,为了对抗外国渔船,颁布了以扩大渔业资本为目标的远洋渔业奖励法。当时,从渔船的航运到知识技能,都没有培养出合格的远洋渔业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官立水产讲习所,加大通过实地训练培养人才的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成为府县水产讲习所培养渔业人才的教员,官立水产讲习所在培养教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05年,日俄讲和条约缔结之后,日本的北洋渔业权益得以扩大,远洋渔业成为水产业的中心,以此为契机,开发渔业生产技术,培养足够数量的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07年,向农商务大臣认定的府县立水产讲习所的远洋渔业科毕业生,免试颁发了渔业长执照,官立、县立水产讲习所的学历,被职业资格认可。

二、战后水产教育

由于战后的学制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前的水产教育在中学的“职业科”进行。但是“职业科”于1958年改为“技术、家庭科”,中学水产教育逐渐式微。另一方面,承担培养地方水产业人才的专门教育,在水产高等学校进行,高等学校生以下的水产教育主要在水产高等学校进行。

1953年发行的《学习指导要领》,对于水产教育的目的作了以下论述:“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太专业,特别是水产业,每一个领域都需要特殊的知识与技术,而且还必须具有对整个水产的丰富的知識。因此,除了达到职业教育的一般目标,还要全面了解水产业,学会操纵渔船,从事渔业、水产动植物养殖、水产制造、水产经营等,通过这些实用技能的学习加以掌握。(中略)总之,学习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知识,走向社会之后可以立刻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继而成为业界的中坚,培养推动水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人才。”战后水产教育的目的继承了明治时代的水产教育,其目的依然是培养水产技术人员。

明治时期与战后的区别在于,战前的中等水产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地域水产业发展做贡献的中坚技术人员”。而战后将“培养远洋渔业中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目标,建造实习船,充实设施和设备。

重视培养远洋渔业中间技术力量,其背景是随着1951年产业教育振兴法的制定,水产高等学校实习船等设施设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富山县的“富山丸”就是利用国家补助建造起来的,“富山丸”也成为利用产业教育振兴法资金补助建造起来的第一只实习船。

1952年,水产高等学校开始开设专攻科,大部分学生学习修满后,活跃在大型渔船以及海运界。因此业绩,全国水产高等学校相继开设了专攻科。

科学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水产业的巨大发展,扩大了渔业生产量,据1967年的《科学技术白皮书》报告,“渔船能力增强,渔业技术进步,渔业器材得到了改善,开发了新渔场,每年增加了30万吨左右的捕鱼量。”

1972年,由于石油危机,实施200海里渔业体制。远洋渔业的规模缩小,渔获量1980年达到最高点,此后逐渐减少。在这种状况下,虽然大型实习船教育得以沿续,但是由于远洋渔业船减少,即使取得了海技执照,也无法在渔船上就业。结果,报考水产高等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水产高等学校存续成了问题。

三、战后高等学校水产教育课程之变迁

水产教育与高等学校水产教育课程密不可分。从1947年开始,文部省对旧制中等学校向新型高等学校转型进行了整编。将理想的高等学校形态设定为基于教育机会均等原则,采取“综合制”“小学区制”以及“男女共学制”原则。对于水产高等学校教育,对原来的重技术轻基础的教育进行了反思。过去单独的水产学校转型为水产高等学校,增设了“渔业”“水产制造”、“水产养殖”。新制高等水产学校成立之初,正值战后混乱期,校舍以及各种设施、设备需要扩充。1951年颁布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为水产高等学校扩充教育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了法律保证,有了国家资金的支持,各水产高等学校相继建造了实习船。

1953年发行了《学习指导要领·水产科篇》,(草案)明确了水产高等教育的一般目标及各科目标。在原来新增设三门课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水产经营”、“水产”两个科目。

1951年日本渔业从近海急速向远洋渔业发展,渔船大型化,需要足够数量的船长、船员以及轮机通讯员。为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能够获得高级海技资格的水产高等学校专攻科得到了认可。专攻科的学生学习一年之后,大部分学员进入大型渔船以及海运界工作。在这种形势下,1955年重新修订了《学习指导要领》中关于高等学校部分的内容,特点是增设了必修学科以及关于水产的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机器”,“无线通信”两门课程。各水产高等学校的制造实习工厂以及养殖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实习船越造越大。

随着水产食品的高度化、多样化以及渔业技术的进步,需要加强世界范围内的水产资本管理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看准水产技术的进步以及水产业的未来,提高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意愿,改善水产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明确提出水产各学科的目标与限制,为了让学生打牢基础,

通盘考虑教育内容,整合水产学科,新设了渔业经营科,充实实验实习内容,完善实习科目内容以及学分制。渔业实习船随着远洋渔业的发展,渔船由原来的200吨扩大到近500吨,为了提高学生通过实习船获得捕鱼以及渔业的兴趣,改善了船内设施与条件。

1978年,文部省第五次修订《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在200海里新海洋秩序下,综合考虑日本水产业的动向,将海洋渔业(渔业、轮机、无线通讯)以及栽培渔业作为标准学科,科目构成与这些学科相对应。将一直以来的“水产一般理论”、“海洋学习”内容进行精选删减,明确这些学科作为共识基础学科的地位,对实习学科进行整合,各科内容各有特色,将实验实习学时数提高到总学时的一半。

1989年(平成元年),文部省发布了第六版《新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基于高等学校教育准义务化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中学选修课的增加以及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能力、适应性、出路),确立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变化的教育体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各学校针对学校以及地方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创新性。如新设了“水产工学科”、“信息通信科”,将“水产制造科”改为“水产食品科”,作为渔业经济活动的基础学科,新设了“水产经济”。为了应对物流领域的革命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新设了“水产食品流通”等,科目总数达到24个。

海洋拥有各种可能性,随着报考水产高等学校人数的减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如何提高水产教育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是时代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要求,改善高等学校水产教育内容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文部省出台了《新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第七版,立足于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将学科目标置于水产和海洋更广泛的意义上,重视从主体上合理地解决水产业以及海洋相关产业课题,为了促进扩大产业规模,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践态度,在重新评估科目结构方面,将现行的应修24个科目缩减到20个,目标是为了解决海洋环境问题,适应海洋娱乐及国际化。

四、平成时代新水产教育

1989年,日本进入平成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各学校对水产教育进行了改善与重新评估。有的学校由原来的水产学校更名为海洋高等学校,部分水产高等学校将水圈环境调查、水产品有效利用这些身边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校让实习船惠及当地百姓,将实习船用于教员培养、当地中小学生上船体验上。平成之后,全国各地水产学校,除了过去的专门技术教育之外,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及研究能力的课题研究、综合实习等,让普通市民加深对水产的理解,积极推进地方贡献活动,水产教育由原来的“技术习得性”转为“参加型”。

现在,日本有750法人从事与海洋教育相关的工作。其显著特点是大部分市民参与渔业体验及渔食体验。这种参加型的水产教育,市民通过实际体验与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及风土人情结合,加深了人们对水产的理解。

在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把培养儿童解决课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植入了旨在培养儿童生活能力的“综合学习时间”。利用综合学习时间,与当地的社会工作者及渔业生产者共同合作的参加型水产教育,在各地蓬勃發展起来。2001年颁布的水产基本法,提出“采取对策加深国民对于渔业的理解与热情”,2007年的海洋基本法,提出了“促进国民对海洋的理解”,进一步推动“参加型水产教育”。日本水产学会在网站上开设了“儿童水产大学”,2000年,成山堂书店为了让普通市民以及高等学校生理解水产,出版了海洋系列丛书,2007年,实施“高等学校学生研究发表”,支持高等学校学生的研究活动。

自平成时代开始的水产教育,注重与当地传统与饮食文化的配合,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加深对于水产的理解,参加型水产教育,当地居民一起研讨、全面理解水产,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提高当地居民的主体意识及素质,使当地的水产教育更有活力,参加型水产教育成为平成水产教育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明治时期日本水产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其特点.[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0卷.2019(5).

[2]佐佐木刚.从历史变迁看水产教育的方向性.[J].日本的科学者.东京海洋大学,47卷7号.2012.

[3] 影山升.大学教育改革现状及水产学研究未来.[J].东京水产大学论集33卷. 1998.

[4] 影山升.战后高等学校水产教育课程之变迁[J].东京水产大学论集35卷. 2000.

[5]鬼头景子 等.战后水产高等教育项目之变迁及其与水产业的关联.[J].地域渔业研究,第59卷第3号.2019.

[6]梅泽有 等. 水产海洋系本科大学院学生动向.教育现状与合作之必要性.[J].沿岸海洋研究,第55卷第1号.2017.

[7]佐佐木贵文.近代日本的水产教育.[M].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18.

[作者简介] 刘军,男,1966年1月生,汉族,江苏人,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教育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