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研究和展望

2021-02-18 23:16陈怀波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学培育

陈怀波

摘要:作为时代新人,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意识形态教育、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生态学视域下,如何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培育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在民族工作方面经过论证实践检验过的的最新、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这是对中华民族内部统一的呈现形式,唯有通过交流和融合,各民族方能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民族实体。在高校教育中,以辅导员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入脑入心。

一、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生态学思考

生态学家马世骏曾提出五大生态学基本规律,一是制约和依存的互生规律,二是补偿和协调的共生规律,三是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四是彼此适应和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五是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规律。[1]以跨界思维,学科融合的思路出发,将生态学的规律思考运用到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去,紧密联系各方面,形成合力,使得教育成效最大化。

引申于上述规律,以生态学视角看高校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系统,作为系统运行的主体,高校里的教学单位及各类辅助部门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客体则是各民族学生。以生态系统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文环境为主的环体,影响着主客体的有序发展,而主客体的发展优良与否,又影响着环体的质量。秉持整体性原则和系统论方法,需要深刻理解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动力,促进生态教育系统的协调、平衡发展。运用整体性原则大力发展三全育人,全方位多角度对各族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形成民族团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大思政格局,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二、生态学视域下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机遇

(一)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提供了历史机遇

民族团结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指出了客观上的挑战、也提出了主观上的问题,既指出了问题关键所在、也给出了问题破解之道,体现了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也为高校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历史机遇。[2]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性机遇

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承担着返家乡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的责任,他们是中国梦的获益者和筑造者。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学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坚信共同团结奋斗可以实现更美好的发展。这能为高校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动力性机遇。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使各民族大学生有正确的民族观,需要通过开展包含民宗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为高校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指引性机遇。

三、生态学视域下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挑战

(一)高校對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内容思考缺乏深度。从一线工作中发现,多数的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触的少,对于高校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共同体意识讲解,由于内容相对较新,已有资料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缺乏对应的抵制力,容易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干扰,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历史观、民族观、求学观产生不利影响。

(二)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的渗透。西方思想文化是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思潮渗透于无形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减弱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三)民族文化的多样多元使得培育复杂化。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少数民族拥有着独有的民族文化,文化碰撞在所难免,同时部分偏远地区存在狭隘的民宗认知,提高了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挑战性。

四、生态学视域下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实路径

(一)增强学生主体自觉。这需要强化学生对时代新人身份、民族成员身份、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思想行为自觉,也包含认知、责任和实践的自觉,激发学生当家作主的责任心,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行为自觉。

(二)增强高校及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贯穿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的自觉。教书育人是高校广大教师的职责使命。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包括思政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需要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为一体,强化民族观教育,紧密开展课堂思政。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创新教育方式,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的阵地

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高校需不断促进教育形式推陈出新。教育教学是教育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重视学生的需求,以生为本,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组织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参与教育管理,是实现教学形式创新的必要手段。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平台开展思政内容宣传,借助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主流信息传播。运用好校园阵地净化培育风气,以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标识布置、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来展现文化底蕴,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阵地。

参考文献

[1]仇竹妮,张恒硕.生态学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吉林教育,2021(Z5):38-41.

[2]侯大鹏.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学培育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