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现状和因素分析

2021-02-18 03:16吴换群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吴换群

摘要:拖延行为是当代社会很多人会出现的问题行为之一。西藏中学生学习拖延问题非常严重。为了了解中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日常调查并分析,发现学生多数属于无意识拖延。探讨其形成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克服拖延行为和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了解现如今中学生的拖延状况,对中学生拖延行为改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藏中学生;学习拖延;影响因素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个人在执行任务和决策时推迟或者延期的一种行为倾向和特点,是一种人格特质下的外在行为表现,是一种具有个人倾向性或特质的行为延迟,并且与某些人格特质存在相关,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即个体在大多数时间和任务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拖延行为。拖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自觉自发的行为,它不是由客观因素所引起的。其次,拖延具有回避性,个体在接到任务时就已打算不完成任务,而不是将任务拖到时间节点才去完成。第三,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包含绝对化、概括化和糟糕至極三个基本特征),但尽管个体知道拖延会引发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但个体依然选择了拖延。

二、影响拖延行为的因素

(一)个体差异

1. 年龄

关于拖延在年龄方面的研究发现,个体的拖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年龄大的个体相比年龄小的个体拖延行为有所下降。

2. 责任心

关于拖延与责任心的相关研究表明,责任心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高的个体一般成就动机较强,在任务选择方面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中等程度难度的任务;而高拖延者因为缺乏目标导向的活动(倾向于选择难度高的或难度低的任务)从而出现对于时间的错误估计,以及对于任务的拖延完成。

3. 焦虑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体验到的焦虑情绪随着任务时间节点的临近而增加。为了减少焦虑对于个体身心的损害,个体启动了自我防御机制从而选择了拖延,因此拖延是个体减少焦虑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发现,个体在任务节点未到时体验到较少的焦虑,但在任务节点临近时体验到更大程度的焦虑,并且拖延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总体水平高于非拖延个体。但是,Piers Steel 的研究却认为在临近时间节点时,拖延个体也可能为了最大限度地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提高效率从而更迅速地完成了任务。

4. 冲动

冲动是一种“行为激活系统”,冲动在某些时刻可以激励个体表现更多的适应性行为,但是过分冲动又将导致个体注意狭窄、决定过快等结果,从而更容易引发个体的拖延行为。

5. 规划调控力

规划是对未来进行的全面和长远的发展计划,调控是指个体通过不断修正计划、调节自身行动等方式来完成既定的目标。大部分的拖延者一般缺乏规划调控的能力。在任务规划上,他们缺乏对任务长期性、整体性的思考,也未能设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最终导致任务完成不够等不良后果。 此外,个体倾向于把任务想象成一个又一个完成既定目标的“拦路虎”,因而出现了畏难心理,导致个体行为上的拖延。

(二)社会环境

1. 情境因素

任务的难易程度、对个体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及完成任务是否有奖赏、奖赏是否及时等都是拖延行为的诱发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对任务越厌恶,导致拖延的可能性越高。完成任务的时间越充裕,个体实际造成的拖延情况越严重。拖延者在面对价值较小但奖励及时和价值较大但奖励延迟的两种任务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前一种任务。

2.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学业拖延影响的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学业拖延行为相关,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培养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

3. 时间条件与外部环境

完成任务的时间条件及外界诱因与个体的拖延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此外,与非拖延者相比,拖延者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 坚韧性、自制力)不如非拖延者,在面临外界诱惑时往往不能够主动调节自身行为朝向任务目标,从而导致个体拖延行为。

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一)初中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任务量由小学的语、数、英3个科目增加到初中的语、数、英、政、史、地、生7个科目,同时西藏是民族地区,增加了语言科目藏文,学生的学习任务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学习的任务量增加,导致了学生产生学习的倦怠感。自西藏执行学业水平测试以来,增加了地理、生物、历史考试科目,道法考试由开卷改为闭卷,再次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二)2021年出台的中小学生“五项管理”要求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在上级硬性要求下,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时间相对减少。中学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教师和学生都有些焦虑,再加上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上存有自暴自弃的状态,加剧了拖延行为。

(三)通过观察与访谈,对拉萨四中学生拖延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学生学习拖延的主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年龄较小,规划调控力较差;对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拖延行为;初中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学习目标不明确,再加上在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管教下学习较为被动,因此学习逐渐产生一些阻力,导致学业拖延行为更为普遍。

四、结果分析

拖延行为会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发现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普遍存在。其中,有超过一半(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拖延行为。

通过对年级差异的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程度较低,而八、九年级学生拖延情况则比较严重,八年级学业拖延最为严重,与胥兴春和王彩霞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七年级学生相对于高年级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小、课程难度相对较低。而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出现拖延行为的频率则随之加大。也有研究认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拖延上存在差异,七年级的学生还保留着小学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相对高年级更加顺从家长、老师的管理和安排,因此较少出现学业拖延的现象。此外,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业拖延呈负相关。随着年级的增加,中学生对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趋于下降,这也可能导致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拖延的负向预测作用较为显著,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习拖延行为就越少。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因着对学习任务的恐惧和对自身的能力的怀疑,更倾向于回避任务,以避免失败。

通过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责任心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学习拖延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责任心及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其学习拖延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大。

参考文献:

[1]张锋,刘聪. 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與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2,5(04):79-84.

[2]张典,朱从书.大学生学习拖延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4):146-147.

[3]王园,李海斌. 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交际,2020(15):128-129.

[4]杨雅颉.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3):49-50+53.

[5]王娟.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教育科学, 2011,27(2):20-23.

[7]Solomon,L.J.,Rothblum,E.D..Academic procrastination: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4, 31(4):503-509.

[8]Steel,  P..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7, 133(1):65-94.

[9]王超超.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10]孙贺. 初中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11]Ferrari, J.R., Pychyl,T.A.."If I Wait, my partner will do  it:"the role of conscientiousness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loafing[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14(1):13-24.

[12]包翠秋.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