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2021-02-18 20:59余婧琦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余婧琦

【摘要】高校学生是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要求学生具备鉴定的理想信念和合格的专业素养。当代高校学生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时期,需要从根源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将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次研究也将从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入手综合分析教育实践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0.引言

高校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作用非常突出,而心理育人本身也是“十大育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高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提到,要坚持育心和育德相统一的方式强化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在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背景

1.1 核心要素

心理健康对应的是生理健康,其内涵处于不断发展和延伸的过程当中,不单纯指的是个体的心理达到和谐状态,更体现在社会角度的适应能力,突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与教育发展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提升受教育对象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主要举措,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以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让学生形成品德修养。从本质上看,两者有着意识形态和思想方面的共同出发点,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自我的人格塑造、兴趣养成和人际交往过程也体现在思想层面和专业素养层面。

1.2 教育融合点

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融合点首先体现在目标层面。广义上看两者的教育目标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培养社会形态形成健全人格,而狭义的目标也是从思想层面达到和谐统一,最终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学会如何明辨是非,最终积极地投身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进程之内。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专业素养,具备责任、担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当中也涵盖了心理部分和人格教育部分,在提升心理素质的同时关注心理教育,学会如何区分善恶,明确人生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在教育主体上,两者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基于大德育的格局要求下开展的思想工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本身就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传统,教育融合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1]。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

2.1 高校层面的育人体系建设

高校是开展教育的主体之一,并且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地点、场所,因此要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加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后续的工作当中应推进高校的统领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具备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强化对于学生的心理、观念引导。学校可以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交流会议,设立专门的心理干预部门减少突发、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在高校学生当中的意外事件本身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校园的和谐稳定。尽管很多心理危机的产生具备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如果我们可以提前地进行预防和管控,就可以建立“心理预警”机制,按照指标要求建设育人体系,将各类风险事件遏制在萌芽阶段。同样,学校应建立每一名学生的心理档案,从思想教育的过程当中预测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正向功能和辅助机制。

2.2 教师层面的双重要素融入

教师层面要注重日常教育环节的两者融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主渠道功能,在吸收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统筹教学要素,进行创新式发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差异性,但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例如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就融入了很多心理层面的内容,在讲解到爱国主义时,可以加入人际交往内容;在讲解到文化建设时,可以加入一些文化交流的内容;在学习到奉献精神时,可以加入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按照自己的性格特点来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等。总而言之,两种教育内容的融合要具备现实性特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动态并做好评价,将思想政治内容和心理健康内容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评价的环节,可以借鉴参考思想素质与心理健康档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教育环节进行合理调整修改[2]。

2.3 學生层面的自觉性发挥

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除了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规划作用之外,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同样要开展自我教育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与正确人格,转变错误观念、固有观念。一方面,学生要提升自我心理健康管理意识,从意识层面指导具体实践环节,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整自己各种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应参加更多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政治素养,如公益活动等,在造福社会的环节实现个人身心发展[3]。

2.4 家庭层面的全方位支持

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家庭教育也是各类教育的开端。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要从家庭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当前的家庭教育过度重视智力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这一点在未来的教育过程当中要进行改进,在家庭内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重视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机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取得联系,采取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家长培训,以便于对学校教育提供支持。

2.5 社会层面的教育合力

社会教育工作不可或缺,学校与社会之间应形成合作联动机制促进教育协同,寻找教育共振的新力量[4]。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社会当中有很多积极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拓展育人环境将成为今后的教育目标,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例如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相关组织需要给学生提供心理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完善心理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等。

3.结语

现代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学生的教育辅导工作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发挥合作机制,从高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教育路径,提升各个主体在教育环节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共建新教育格局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卉.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23).

[1]刘刚领, 赵云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问题探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5):84-85,98.

[3]效志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 领导科学, 2019(9).

[4]王春燕.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151-15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