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1-02-18 13:51侯姝羽
记者观察 2021年33期

文 侯姝羽

伴随着信息网络、数字技术、云存储等各类新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进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里,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跨地区、跨文化、跨年龄的交流。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审美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育主题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教育主题是指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时所围绕的核心,确定的主旋律,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导向、要义、重点。审美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教育主题多种多样。审美教育主题既要以高职学生美育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更要体现新媒体时代学生对主题创新性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调查,掌握高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新媒体时代里,教育主题创新同样可以采用以往的教育活动依附于重大事件、时机或者节日的策略,但是要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大胆地进行创新。保证教育主题虽然主题内涵基于传统,但是主题创设却富有新意,能够与广大学生进行交互,为学生提供发展与自我展示的空间。

教育实施环环相扣,注重实效

教育实施主要由策划、筹备、执行与反馈四个环节组成。高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教育应该有计划、有方案、有方法地开展,而不应该处于随机、随意、随便的状态。新媒体时代,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互动及时高效、覆盖范围广泛,有趣的教育内容可以被链式激发,教学效果可能会呈现螺旋升华的效果。一般而言,审美教育策划主要是确定教育主题、目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等。本项工作既可以由负责审美教育的教师来实现,也可以由美育社团来负责。审美教育策划基本上就确定了整个教育活动的基调。筹备是指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场地准备、工具与材料准备等,可能还会有媒体资源准备、交通准备等。筹备工作是否全面可靠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成败。执行是指教育活动的正式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或者社团的组织下,围绕特定的主题,按预先制定的方案来参与特定的活动,身心接受美育教育的过程。执行环节是教育实施的主体,亦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与组织者除了要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安全性,更要考虑活动的执行方案是否完美,是否能够促进美育目标的实现。反馈环节是指教师对美育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收集学生对此次活动的评价,对学生审美素养进行评测,了解美育活动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在新媒体时代里,反馈的渠道是多元化、可视化、数据化的。教师利用抖音、快手等发布的活动剪辑,是否得到大家的关注,并收获了多少“小红心”,直观反映出此次活动的效果。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要体现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教育策划宣传环节要利用多种新媒体渠道,教育筹备也可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搜集素材,或者借鉴他们的创意,教育执行则可以使用新媒体进行记录、美化,反馈也可以借助于新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直观的数据。

教育时空无限拓展,注重导向

教育时空是指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高职教师开展美育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时空的价值与规律,要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熟知、喜爱,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新媒体技术,促进时序优化,空间优配,使美育教育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关联性,提升学生参与美育活动的积极性,使美育活动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活动的开展、效用能够被无限地延伸、拓展到更大的时空之中,并且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媒体时代,虽然美育教育的时空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但是教育的导向性却不应该被忽视。美育教育要始终围绕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美育价值观这一核心,体现美育教育的特色与宗旨,彰显美育教育的特殊价值与意义。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策略

发挥新媒体交互性强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为人们带来了诸多具有强交互性的APP。目前,最为流行并且广受高职学生欢迎的有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其中,抖音、快手类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每人一账号的新媒体。他们每日浏览平台上自己关注账号的更新,浏览平台上受关注度较高的视频或账号发布的视频等。大多数高职学生都会就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话题发表评论,或者参与账号开展的平台活动等。在新媒体平台上,不仅关注与被关注的人之间可以实时互动,关注人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大家就关注与喜爱的话题,或者交换意见,发表看法,或者提出疑问,解答疑惑。

新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优势决定了它能够及时地了解受众群体的看法。高职美育教育可以创建新媒体账号,定时更新账号视频,吸引高职学生的关注,激发关注学生的评论欲望。事实上,这对于高职美育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学生的交互欲望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用户数量庞大,顶流博主同样数量众多。高职院校通过新媒体来实施美育教育,必须要保证视频内容的有趣性、感染性与吸引性,使一条视频信息借助于网络实现链性传播裂变,让更多的学生转发、评论,才能赢得较高的热点,才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使新媒体强大的交互性功能优势发挥出来,实现美育教育能够及时收获学生反馈信息的目标。

体现新媒体包容性强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美育教育的资源是丰富且庞大的,美育的思想也是多元交织,美育教育的内容也是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高职学校的师生同处新媒体时代之中,同受新媒体信息数据的感染与影响,就同样会对新媒体的开放、自由、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高职学校美育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但是,美育教育教师却不应该局限地、死板地要求学校美育教育新媒体账号上发布的内容又红又专、循规蹈矩,而是应该充分体现新媒体包容性的特点,从高职学生身心特点与美育实际需求的视角出发,保证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新鲜感、潮流感,保证教育呈现方式的创新、新意与特色,才能使新媒体账号不成为被学生所弃、教师所肋、社会所遗忘的账号。

高职学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美育教育,可以在艺术美育中增加美妆教育版块,满足爱美女生的需求;在自然美育版块中转发知名博主李子柒、潇洒仟哥等发布的极富自然美学价值的视频,鼓励学生多关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并且能够展示中华大地自然美景的博主,并参与评论、互动;在社会美育版块中则要及时、主动转播社会上充满正能量、感人,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视频,要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社会美育同样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德育教育、劳育教育等交织交融,展现出来的光芒是夺目璀璨的。

融合新媒体与美育教育规律

新媒体是新时代的产物,美育教育亦处于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下。高职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以美育教育为载体、为平台,高职学校既要综合考量新时代美育教育的新特点,又要创新运用新时代的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与美育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处一个历史境遇,更重要的是二者都与学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职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新媒体的账号,他们喜欢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资讯,喜欢利用新媒体开阔视野、放松心情。高职美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必须要从学生的视角来探求美育的方法与途径。

新时代下,新媒体具有强交互动、虚拟性、创新性等特征,好的媒体信息会在数以千万用户的助推下,被传播到更大的覆盖人群之中。美育教育要充分把握新媒体的这一规律,要在美育教育中充分体现令人神往与羡慕的美学艺术。高质量、专业、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的美学,才能获得学生的青睐与喜爱,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裂变,其影响力才会拓展到无限的空间与时间中去。教师在开展美育的过程中,要紧跟新媒体平台上关键词、热度视频的变化,灵活跟进,形成具有发展性、拓展性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变得饱满而丰富,立体而富有实效。

建立新媒体审美教育长效机制

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成为青年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当前,高职教师将新媒体引入到美育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是适应时代发展,立足于学生需求而做出的创新决策。将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新媒体可能会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工具与平台,亦可能与社会美育教育工作合为一体,其美育效能可能会被拓展到更大的范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应该建立新媒体审美教育长效机制,既要保证已经创建的美育账号及时更新,关注学生的意见与评论,也要跟随新媒体的发展脚步,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升级,始终保证美育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使二者碰撞出强大的教育智慧火花。

创新新媒体时代美育传播方式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终端,建立多元化新媒体表现形式,在利用传统课堂讲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传播建构立体化的美育传播途径,注重新媒体效应,利用微信、微博、播客等媒体终端表现美、传播美。建立传统文化及艺术人文精品资源共享平台,用音乐培养会听的耳朵,用绘画培养会看的眼睛,以大师影响生活、用经典惠泽审美。让艺术精品通过新媒体形式感染观众,提升欣赏者的审美素养,适应新媒体时代审美终端变化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