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中国接受

2021-02-21 08:26魏端端
对外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他者国际传播

魏端端

【内容提要】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央视纪录片中心联合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首次向世界介绍中国“诗圣”杜甫,然而,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遭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本研究对该片的豆瓣影评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发现中国受众在解读这部由“他者”参与讲述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时,多数采取了对抗和协商的立场,其中原因既有语言的壁垒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也有社会背景、受众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杜甫》在中国的多元、分化的接受情况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具有颇多参考价值。

【关键词】他者 受众心理 国际传播 合拍纪录片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央视纪录片中心联合推出了一部59分钟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下文简称《杜甫》),将西方观众颇为陌生的中国“诗圣”请上了国际舞台,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BBC对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关注度有所上升,但专门向全球观众介绍中国诗人尚属首次。

导演兼撰稿人、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曾拍摄过多部中国题材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伍德追随杜甫一生的足迹,走访河南、西安、成都、三峡、长沙等地,解读杜甫的同时,也探讨杜甫对当下中国文化的意义。

《杜甫》于2020年4月6日在BBC4套首播,截至2020年8月14日,在海外视频网站优兔上播放量达23万余次,评价近1200条,收获4400余次“喜欢”和95次“不喜欢”,正面评价显著高于负面评价。然而,在中国热门大众影评网站豆瓣网上,《杜甫》的好评率则远不如优兔网站,它共获得4591个评分,平均7.2分,根据豆瓣网的算法,这个得分仅高于该网站7%的纪录片。①

中国受众如何看待“他者”镜头下的中国?主体和他者的立场存在怎样的张力?这些张力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我国纪录片国际化之路能提供何种借鉴?本研究以《杜甫》一片的豆瓣影评为样本,希冀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解答。

一、中国受众对《杜甫》的接受情况:协商和对抗式的解读

斯图亚特·霍尔在解码/编码理论中,提出受众在解读电视作品的三种立场:首先是主导——霸权立场,即作为解码者的受众与编码者立场一致;其次是协商立场,即解码者对编码者既不完全赞同,也不完全否定;第三是对抗立场,是指受众虽理解被编码的内容,却采取了相反的信息解码方式。②截至2020年8月14日,在4591次评分中,5星评价占比9.5%,4星评分占比45.7%,超过40%网友给出3星中评,超过4%的网友打出2星及以下的差评。在36条长评中,最受网友支持的2条长评分别给出了2星和3星的较低评分,分别获得103个赞和67个赞,结合笔者对该片豆瓣影评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豆瓣网友多数采取了协商和对抗的编码立场。

1.翻译:诗歌题材跨文化传播的“原罪”

本片争议最大之处在于杜甫诗歌的翻译问题。在10条最热门的长评中,有8条评论对片中杜诗译本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豆瓣网友“品淼”认为,汉语的“弹性”在翻译中被丢失了。③譬如,片中第一首杜诗《壮游》中,“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一句被译为“When I was only in seventh year, my mind was already full of heroic deeds. My first poem is about phoenix, the harbinger of a sagacious reign, a new age of wisdom.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被译为“At 14, I first began to read poems in public.”“壮”被翻译为带有西方英雄主义色彩的“heroic deeds”,“咏”、“往昔”等词语被直接省略、“翰墨”被直译为“public”等词汇译成英文后平白浅显,偏重意译,虽然没有丢失诗歌的意象,但全然见不出杜诗精巧工整的的韵律和对仗,显不出诗人遣词之凝练讲究,唐诗的意蕴和美感都大打折扣。从评价看来,网友对片中译本态度分歧较大。在点赞数超过10人的全部22条热门短评中,有7条短评对片中杜诗译本表明了态度,如果将点赞人数统计在内,对译本持负面态度的网友为72人,正面态度为43人,持褒贬结合的中立态度者有130人。④

导演伍德则表示,诗歌翻译的“美”和“真”难以兼得,该片虽参考了洪业、宇文所安等多个权威译本,但英译唐诗难免会“限制原汉语文本的开放结构,缩小含义的解读空间”,但伍德认为,诗中描述的战争、爱情、友情等命题为全人类共享,能够超越语言,打动人心。⑤

伍小君认为,诗歌翻译受到文本自身的开放性、译者主体性差异和读者期待视野不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⑥因此,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中,诗歌题材纪录片面临较为明显的“文化折扣”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對纪录片专业性的质疑

虽然纪录片访问了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学博士刘陶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安(洪业著《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译者)等专家,《杜甫》的专业性仍然遭到网友质疑,不少网友认为该片过于通俗浅显,并存在专业错误和瑕疵。

譬如,在点赞数最多的长评中,网友“剥大葱”指出,纪录片中使用央视版《大明宫》纪录片中高宗和武则天的画面,以呼应杜诗中对玄宗宫廷的描写,是严重的史实错误。另外,该评论还指出纪录片关于唐朝科举的解说词用词不准确、纪录片选取的杜甫游历过的城市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将杜甫作为儒家英雄是窄化其形象等问题。⑦不过,也有网友对这些问题表示宽容和理解,正如网友“青年哪吒”获131个点赞的短评所说:“设想一下我们怎么拍一个莎士比亚的纪录片,就能发现这个片子跟着杜甫一生的足迹走访了一遍,已经算是不错了。”⑧导演伍德表示,受到时间、预算、场景等因素的限制,摄制组不得不舍弃了秦州、荆州等对于杜甫的人生同样重要的城市。⑨

3.“他者”视角引发的争议

《杜甫》不仅讲述杜甫的个人史,也寻找当下中国与杜甫的关联,纪录片摄取了许多街头场景:人头攒动的夜市、忙碌的小摊贩、吹葫芦丝的云游艺人、公园里的广场舞、围观下棋的老者……对此做法,网友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部分网友认为,这些画面体现了“他者”对东方的猎奇心态。网友“神童脚短”评道,片中出现的中国街景、仿古建筑和汉服“丑得触目惊心”,这条短评获得了90个赞。⑩相反的观点则认为这样的中国符合杜甫诗歌中的烟火气,也许杜甫本人也会喜闻乐见,这一观点与制作者立场相仿,正如导演伍德所说,他对中国的热爱就在于这里的人民身上具有的“温暖感”,所以片中多处出现了主持人在街头和普通民众交流的场景。11

4.对国际化传达手段的认可

杜诗的朗诵者——81岁的英国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是本片一大亮点,他为本片朗诵了15首英译杜诗。麦克莱恩不仅是《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甘道夫”一角的扮演者,更具有丰富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经验,他沧桑睿智的老者形象和饱含情感的声线与杜诗风格相得益彰,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普遍赞誉。在给出3星以下中差评的718位网友中,有64位网友对麦克莱恩的朗诵表示认可,认为其朗诵是全片的“亮点”,“惊喜”、“动人”,如网友“蓝血大不列滇人”给出的2星评价:“除了爵士的念诗,可以说是一无是处。”12伍德表示,节目组曾考虑过使用中国朗诵者,但为让诗歌能够更好地为全球观众接受,最终选择了国际知名度更高的麦克莱恩。13

二、《杜甫》的中国受众心理分析

1. 对“高语境文化”“低语境化”的不适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认为,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即信息的传播只有小部分依附显性的的讯息,大部分则蕴含于隐性的语境当中;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主要通过显性讯息传播。14赵鑫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明确的信息有助于降低高语境文化的“隐晦性”,从而促进国际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15《杜甫》中诗歌翻译散文化、杜甫人生经历的戏剧化、将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形象简单化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低语境文化的特征。因此,该片被诟病为“浅薄”、“深度不足”,原因不仅在于翻译的局限性,更缘自中西文化观念差异。在对抗或协商式解码中,中国观众对自身民族与文化身份的认同得到强化。

2. 厚古薄今的传统观念对审美观念的影响

《杜甫》尝试将历史与当下相关联的做法也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表示不适甚至反感,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视角“新鲜有趣”。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崇古”观念长久存在于中国纪录片人的集体无意识当中,导致许多国产历史纪录片呈现出与现实割裂的问题,这也影响到观众的审美习惯。王庆福、王培等学者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应有“现实的温度”,勾连历史与时代的脉搏,摆脱冷冰冰的距离感,才能够吸引当今受众。16当下,许多国产人文历史纪录片不断更新理念,探索借古说今、古今交融的讲述方式,受众的审美趣味也逐渐走向成熟、多元。

3. 对“他者”凝视复杂多元的矛盾心理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他者”的“凝视”促进了主体对自我的建构。17但是,“凝视”行为不但指观看,也有探查和控制之意。18这意味着主体和他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抗性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使得被观看的中国受众对“他者”怀有复杂的情绪,他们既通过“他者”之眼完善自我认知,同时,也显出对“他者”凝视动机的探究和对其话语观点的挑战。

三、《杜甫》的中国接受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启示

1988年,霍斯金斯和米卢斯首次提出“文化折扣”概念,描述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受众认同或理解,从而导致价值“打折”的现象。19《杜甫》在中国遭遇的“文化折扣”,使我们得以换位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策略。

1.兼顾“自我陈述”、“他者叙述”和“叙述他者”三类选题的平衡

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中,“他者叙述”可以有效弥补“自我陈述”的自我中心倾向,这一观点已经广泛为学者认可,然而“叙述他者”题材纪录片往往为学界和业界忽视。事实上,此类选题由于文化接近性,反而更易到达传播对象国的受众。中华文明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中国纪录片人应尊重“文化间性”,既通过“自我陈述”和“他者叙述”向世界展现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不忘观照其他文明,将纪录片作为一种寻求与“他者”真诚沟通的方式,在对话中丰富各自主体意识和对彼此的认知。

2.加强文化类纪录片的国际合作

出于规避“文化折扣”的目的,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应当着力表现自然、生态等更具普世价值的题材,这一观念固然有助于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口碑,但是,一味逃避“文明的冲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国际社会的矛盾和误解,不能因为传播过程中存在障碍就绕道而行。在国际媒体纷纷进驻中国的当下,中国纪录片制作机构可借鉴BBC、NHK等国际媒体经验,多开展与重点目标市场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借助当地媒体拓宽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媒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参与者,其合作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增进理解和共识的过程。

3.利用互联网扎根他国民间文化,打通传播和反馈渠道

从发布渠道看,《杜甫》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赖国内网络平台(如B站、优酷等)个人博主发布的非官方片源,优兔网站片源也由个人博主发布,可见,民间自发传播在文化产品传播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从本文《杜甫》在华受众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媒体的立场与民众的声音存在不少差异。因此,国际传播效果研究不仅要研究传播对象国的官方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也要善于听取民间声音,“借力”本土网络分享和评价机制,优化传播途径和编码方式。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文化创意学部导师

「注释」

①《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豆瓣影评,豆瓣网,https://movie.douban.com/ subject/35022997/。

②Stuart Hall. Encoding/Decoding. In M.Durham & D. Kellner(Eds),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6,p.170.

③同①。

④同①。

⑤《是什么让杜甫“破圈”?专访BBC纪录片〈杜甫〉主持人》,腾讯网,https:// new.qq.com/rain/a/20200501A06TCK00。

⑥伍小君:《詩歌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兼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四种英译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0期。

⑦同①。

⑧同①。

⑨同⑤。

⑩同①。

11同⑤。

12同①。

13同⑤。

14[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15赵鑫、朱伟建:《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

16王庆福、翁嘉昕:《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电影艺术》2020年第3期。

17[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5、125页。

18张剑:《“他者”概念综述》,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marx.cssn.cn/zt/zt_xkzt/12746/ dldjgzyll/dldtz/201702/t20170220_3422701.shtml?COLLCC=308888914&。

19喻国明:《跨文化交流中的三个关键性传播节点——关于减少和消除“文化折扣”的传播学视角》,《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他者国际传播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他者”眼中的“她者”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