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

2021-02-23 04:33王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王鹤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将对幼儿带来终身影响,其与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并列为我国家长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家庭是幼儿的主要教育场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可使幼儿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但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复杂的教学设计难以实施。在此背景下,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当下家校合作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将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有效策略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塑造幼儿性格的主要环境。因此,幼儿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但当前许多幼儿的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一)幼儿的家长片面注重幼儿成绩

当前,学生的素质主要被书面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素质评定过于强调知识水平,而学生知识水平主要由知识学习起始时间和学习速度决定。当今幼儿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幼儿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比其他孩子起步晚,于是过早重视幼儿成绩,带领幼儿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等。殊不知这虽能立竿见影地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但过早的附加学习增加了幼儿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该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甚至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这要求幼儿园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幼儿的家长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二)“家校合作”不完善

当前,“家校合作”教学方式已在大多数幼儿园展开,但大多数幼儿园有“家校合作”的办学形式,却未充分将“家校合作”纳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更没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评价体系。当前“家校合作”主要通过幼儿的家长会与电话方式,前者因幼儿的家长众多、召开时间间隔较长而难以顾及到每位幼儿;后者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使得心理有问题但表现不明显的幼儿容易被忽视,为其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完成漫长而复杂的研究与实践、反思与改善教育策略过程。这要求幼儿园探索更加完善的“家校合作”模式。

二、“家校合作”办学助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是家庭环境和幼儿园,因此,若要有效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幼儿的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而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幼儿的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重视对幼儿的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使幼儿的家长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使家长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晓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确的家庭环境教育观念能助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有效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展开“家校合作”办学,并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转变幼儿的家长教育观念,引导幼儿的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进而配合学校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小明生有一双大眼睛,相貌较佳,身体健康,但是性格孤僻,一般不与同学说话或者玩,也没有朋友。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到小明性格孤僻主要是因为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方法,幼儿的家长鼓励其不与他人交往。我们建议幼儿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如何与人打招呼问好等,并引导幼儿的家长鼓励幼儿与同龄人交流。在幼儿家长与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乐于与其他幼儿一起玩,性格也逐渐开朗。

从上述例子可知,有的幼儿家长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意识。缺乏对幼儿反常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家长实现有效沟通,帮助幼儿的家长发现并分析幼儿心理现状,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多渠道引导幼儿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过程

本人发现,当前幼儿园与幼儿的家长许多育观念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幼儿的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因此,当前幼儿园通过“家校合作”方式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多渠道家校沟通方式。在面对面交流方面,幼儿园可以积极举办幼儿的家长会、亲子活动、节日慶祝活动、幼儿的家长旁听课、幼儿的家长助教等;在非面对面交流方面,幼儿园可以建立幼儿的家长微信平台、班级qq群、幼儿园专属网站等。

例如:幼儿晴晴性格暴躁、喜欢欺负同学,而其幼儿的家长在幼儿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面对面交流活动中都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打电话总是难以遇到双方都有空闲的时间,这使得我们老师与晴晴幼儿的家长沟通不方便。于是,我们老师在与家长连接微信号后,遇到问题时便向晴晴幼儿的家长反馈,等待晴晴的家长空闲时再回复。通过微信,我们老师与晴晴幼儿的家长取得了有效交流,在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教育下,晴晴学会了与同学做朋友、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会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

从上述例子可知,由于许多幼儿的家长工作繁忙,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幼儿园应该丰富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渠道,让更多的幼儿家长真正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建立“家校合作”评价机制

若要提高“家校合作”效率,合理的评价机制必不可少。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帮助幼儿园老师及时发现“家校合作”的不足,促进“家校合作”效率的提高,督促“家校合作”的正常运行。

例如:幼儿园可以成立“幼儿家长委员会”。幼儿园可以向幼儿家长委员会宣传育儿理念,让幼儿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有被动变为主动,拥有评价幼儿园“家校合作”过程的权力。幼儿家长委员会作为幼儿的家长代表,可以给幼儿园提出“家校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与建议。幼儿园应该重视幼儿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正确对待幼儿家长委员会的评价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三、结束语

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若要幼儿园有效完成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的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势在必行。在“家校合作”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该多渠道引导幼儿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过程,让每一位幼儿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中获益;幼儿园应该建立

参考文献:

[1]张冠琦.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家校合作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7,4(43):277—278+281.

[2]杨雅颉.试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

[3]陆娟.幼儿心理教育之我见———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230.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