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医改:稳中求进

2021-02-24 09:12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宜宾市联体宜宾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通过一系列改革,宜宾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最终为患者带来全新的获得感和更多利好实惠。

随着医保支付改革、医药联动改革、医耗联动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正在呈现新的形势。鉴于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跳出宏观的国家顶层设计和微观的医院实践,以一个城市为单位观察,或许更能厘清当下“三医联动”改革的进程和特点。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四川省医院协会承办,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宜宾医药有限公司支持的基层医药保政策“三医对话”系列学术活动走进四川宜宾,以“宜宾市第一医疗集团书记及院长论坛暨基层医药保政策解读及落实论坛”的形式,剖析了一座西部城市的改革逻辑。

宜宾是四川省资源大市、人口大市,经济基础坚实,2019年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近年来,该市着力打造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而为了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卫生健康体系,其大力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市一医院南岸西区院区、市二医院临港院区、市中医院、市康复医院李庄院区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推进长江上游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

在“三医联动”层面,宜宾也展开了一系列布局,总体而言,呈现“稳中求进”的特点。

在“三医联动”层面,宜宾也展开了一系列布局,总体而言,呈现“稳中求进”的特点。

三医改革路径明确

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提出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并确定了试点城市名单。

一时间,各种声音层出不穷。有医院管理者发问,“DRG都没有完全搞明白,又推DIP,医院到底该怎么办?”

对宜宾市而言,这样的疑问并不存在。宜宾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目前明确推行的是DRG支付改革,“从方法学的角度看,DRG已经相对成熟,只是属地化的过程,分组,赋予分值。”

推行DRG支付改革,宜宾的思路是2021年试行,用一年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招标、与第三方合作进行分组、赋予分值和点数,并进行模拟运行。2022年正式施行,初步计划是分步走,二级甲等及以上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先行试点,而后根据情况考虑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宜宾市医保局已就DRG支付对医疗机构进行了两次培训。事实上,医疗机构对DRG并不陌生,即便没有实践过,也从很多渠道有所了解。

“每家医院都很关心DRG实施后对医院带来什么影响,医院主要诊疗项目在分组中会被分到哪一组,分组是否划算。”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曾告诉医院管理者,对一个区域而言,有的医疗机构欢迎DRG,有的不欢迎,就一家医院的各个科室而言,也是有的欢迎,有的不欢迎,甚至同一科室的不同医生,对DRG也有不同的态度。

在他看来,真正的主动权在医院,DRG影响好坏完全取决于医院的主动应变程度,医院要去研究、分析、适应、改变,结合自身特点,作出改变。医院开展的诊疗项目符合功能定位,能体现特点,管理匹配得好,在付费中改革中就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举例来说,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开展同样的常规性手术,三级医院分值会低一些,基层机构会高一些。对技术、设备、环境有更高要求的高精尖手术,分值同样会高一些,这对大型三甲医院有利,也会激励大医院更多开展这些项目。

很明显,宜宾医保支付改革注重的是导向意义,医院抓住医保的导向意图,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布局,自然能从容应对。

对医院管理者普遍关注的新技术、新项目支付难题,宜宾的思路也很清晰。即DRG是新鲜事物,改革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主要是对已经开展的项目,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组,赋予分值,等这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后,再就新技术、新项目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我们的想法是稳字当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对患者看病就医和医疗机构运营带来困扰。”

着手推进支付改革的同时,宜宾也在同步进行药品集中采购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期同步、联动推动各项改革。

药品耗材招采方面,宜宾市按照“确保质量、确保供应、确保使用、确保回款”要求,继续做好“4+7”试点及扩围工作;价格改革方面,根据“设置启动条件、评估触发实施、有升有降调价、医保支付衔接、跟踪监测考核”的基本路径,宜宾市已于今年完成了两批新开展和调整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工作。

通过提高技术型医疗服务价格弥补耗材药品改革带来的收入减少,实现“腾笼换鸟”,无疑将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

医联体建设重塑体系

以医联体建设为核心,重塑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前宜宾市医改的重中之重。

2019年以来,宜宾市通过华西医院成功领办市二医院等具体举措,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市级临床医疗和人才培养水平;同时,还在与重庆、成都对接高端的医疗资源,打通在信息资源、医疗服务、教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瓶颈,为全市医疗健康事业做大的布局。

宜宾市还争取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兴文县、江安县、筠连县被纳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通过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城市三级医院的引领作用,带动和帮扶县级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2020年11月14日,“三医对话”系列活动走进四川宜宾,剖析了一座西部城市的改革逻辑。

2020年,宜宾市进一步积极主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为三个试点县定下2020年阶段目标任务:县域就诊率力争达90%,基层门诊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提升至少5个百分点,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城市医联体建设方面,2020年的阶段目标任务是至少建成1个城市医联体示范典型。形成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医联体内实现统一管理模式,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同时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

医联体建设的关键基础是信息化建设。为此,宜宾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省级示范区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5G在医疗卫生领域融合应用和基层中医馆信息平台建设,并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规范各类“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数据安全。2020年,宜宾市60%以上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推送、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通过“三医联动”、医联体建设等一系列扎实的医改举措,宜宾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最终为患者带来全新的获得感和更多利好实惠。

猜你喜欢
宜宾市联体宜宾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游离尺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宜宾市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宜宾(外四首)
三江叠翠盛琼浆,老宜宾酒酿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