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改革探究

2021-02-25 22:51肖建斌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改革探究教学设计

肖建斌

【摘要】新课改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更新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多元解读,还指导着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要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提高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学科能力。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改革策略,希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为自身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导向;教学设计;改革探究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现代化教育提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战略诉求,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同时,突破了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1]。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积累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在语言方面,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自主地发现语言规律,从而进行创新性的言语行为;在思维方面,侧重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审美鉴赏方面,在感受语言美的基础上分析文本塑造的形象美和意蕴美;在文化方面,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对文化的多元理解。这必然会引起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教师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创新,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还能够使学生的特色得到充分展现[3]。相较于传统教学理念而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在教学上给教师更强的操作性,而且在培养人才的要求上也更完善。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学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特点不仅具备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是二者的统一,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要注重它的人文特点,如若只一味地强调其工具特点,只会让语文知识变成提升学生成绩的工具,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育人价值[3]。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来获得全面地发展,不能以死记硬背来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可以真正去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在学习中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设计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多从“如何教”去考虑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效率低下。从本质上来讲,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师说》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相关的语文知识,课堂不免会比较乏味和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探究、让学生用自读自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恰当点拨与补充,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强化基础教学

为了在核心素养下保证语文教学的良好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基础教材知识的层面上,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掌握更加广泛的语文知识,更好地吸收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避免学生好高骛远。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弱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如,在学习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时,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多次提及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意象和形象,鉴赏意象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对这五篇诗歌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意象的基本思路。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上阕重在赏析山、水、船、鹰和鱼等意象的特点,下阕重在赏析青年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标记出描绘意象或形象的形容词,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意象的特点,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能够进行相应的基础知识笔记复习,从而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此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点,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见到相似的题型时能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同时也需要督促学生能够随堂記录,避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眼高手低,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保证后续全面发展。

(三)课时教学:小组讨论探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比较具有“争议性”和“话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相应回答来积极引导,收集学生的思考信息,推理学生的思考过程,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还可以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由于原文本身比较长,采用“三读”教学法明显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自由朗读全文,并各自寻找文章线索,从而总结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性格特征,并总结在一起形成对人物的形象概括。

结束语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势必给学科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给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教师而言,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才能让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高金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20(20):170.

[2]杨玉.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20.

[3]覃畅.核心素养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探究[J].广西教育,2020(18):99-100.

猜你喜欢
改革探究教学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