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析

2021-02-25 22:51袁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袁涛

【摘要】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素质教育改革也在稳步推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学习好科学知识的重要一步,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科学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使学生在感悟科学魅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自然,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关键教育目标之一,教师应当根据科学教学的特点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融入其中,充分发挥科学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一、重视科学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通过做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在带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手把手的教学生怎么做,而是要去引导学生做实验,通过做科学实验来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总结实验内容等。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学生既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因此,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做科学实验是促进学生能力提高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很多科学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做实验,因为学校不具备做科学实验的条件,其实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的大部分科学知识都是与平时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教师不需要用特别的工具或者实验仪器就可以带学生做科学实验。

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沉和浮》这节课的时候,完全可以带学生做自制的科学实验,准备一个大一些的玻璃容器并且在里面装满水,在准备纸船、橡皮、杯子等做实验的道具,让学生分别把这些实验道具放到水里,观察道具是漂浮在水上还是沉入水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放入自己想尝试的道具来观察沉和浮。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的道具可以浮在水上,而有的道具就沉入的水中,进而向学生提问:“沉与浮具体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教学中融入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融入現代信息技术,优化科学教学环节

有一部分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科学实践活动无法在课堂当中展开,还有一些科学过程不能直接的呈现给学生,这就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通过为学生呈现动态的信息教学资源来创建开放性的科学课堂,从而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方式来优化科学教学的环节。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学校教育的教学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也为优化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还是可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信息技术来设计科学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金属热胀冷缩吗》这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些金属材料遇热与冷时的现象,学生在观察教学视频的过程当中进行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对于间接经验的认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些气体和液体都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那么对金属来说是否也是这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个教学视频了解一下加热后的金属或者冷却后的金属是什么样的现象。”通过教学视频为学生直观的呈现,根据技术进行实验的过程能够使科学课堂由封闭转变为开放,同时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带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的现象进行科学经验的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有的学生说到:“根据视频当中对金属进行加热可以发现金属可能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视频为引导激发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欲望,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再继续说。“刚刚大家都了解到了金属也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现在就让我们通过30左右厘米长的钢条来观察他加热后会发生的现象,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来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当中的一些操作规范,从而在给予学生动态资源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提高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效率。

三、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成为近年来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入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对科学原理产生探究的欲望。故此,教师应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比如,在教学“阳光下的影子”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在什么样的天气里会有影子?阴雨天气里,大树下影子躲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只有阳光下才有影子?学生猜测,因为太阳有光,所以才会有影子产生,而阴雨天没有光,所以没有影子。此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面小镜子,借助教室外的阳光,很快就会在墙上出现影子。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在阳光下,每个人在地上都会产生一个影子,此时,教师躲在大树下,则发现影子消失了。通过不同的情境体验,学生发现,影子不仅需要光,更需要挡光的物体以及屏,而屏则可以是墙面也可以是地面,如果在没有屏的情况下,则不会产生影子。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与亲身体验,了解了影子产生的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旺盛的时期,科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当中的科学现象,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奠定基础,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科学教学活动之中,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之下科学教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更好的呈现科学间接经验,为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创设情境发挥科学教学对于带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明.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33):75-76.

[2]李云海.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情感读本,2019(26):105.

[3]肖莉.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5):71.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