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2021-02-26 11:13朱卫东
求知导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摘 要: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校育人水平的提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进一步做出优化调整,要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作业数量,让学生可以在高效完成作业中巩固知识。基于此,文章就“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朱卫东(1972.7—),甘肃灵台人,甘肃省灵台县上良中心小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本科,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上良学区主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引 言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方法。在小学教育阶段,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形成。但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还存在大统一的问题,教师很少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大多是让学生抄词、组词、填空、问答等,或者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这样的作業新意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并且作业量很大,会带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全面优化调整语文作业,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重要话题。

一、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双减提出的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属于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知识、应用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作业数量多、质量差、功能异化等情况,这样既无法让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又占据了学生平常的锻炼、娱乐、休息时间。同时小学一般是4点半放学,其本意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结果却加重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施了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要求家长也要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必须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过程中,提高作业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优化作业设计。

(二)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并且思维比较简单,习惯于通过形象思维来获取知识。学生更加倾向于有趣、新鲜的作业类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

过去,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完全被作业占据,要做各种练习册、练习题。教师改得累、学生写得累,却存在明显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创新思维,要积极主动地创新作业形式,通过更加具有实效性、趣味性的作业来指引学生巩固知识。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可以在无形中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在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经典古诗词,这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很有利的。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知识,即便在课后作业上,也会要求学生背诵各种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美好的诗词名句变成了僵硬的文字。教师应该更加看重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让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价值,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开放性原则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但是在以往的语文作业布置上,却存在很强的封闭性,即教师在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上都局限在教材中,并且作业类型是固定的,让学生要么默写、抄写,要么背诵大段课文,这样的作业形式虽然可以让学生熟记课文内容,但是很难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求。开放性作业强调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该局限在某个范围内,只要学生可以通过作业来达成相应的目标就行。

(三)时代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教学活动较过去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变,这也需要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随着时代变化做出调整。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既要对教材内容、知识点进行充分考虑,也要密切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代小学生生长于信息化时代,很多家长、教师对学生使用手机、电脑持极力反对的态度,严禁学生触碰,这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理,设计网络作业,拓宽作业范畴,让作业与时代相结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式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善,教师就需要特别注重作业观念的创新。受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教师、家长的作业观念都趋向机械化,不管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知识,这就造成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作业改革,真正推动“双减”政策实施,教师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改善作业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作业设计。

(一)提升作业趣味性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保质少量,而学生本身对作业存在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就要特别注重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借助趣味作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单纯地让学生抄写课文、字词是很难把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所以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说的作业,如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然后由学生家长录制视频发给教师,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可以集中播放,让学生从中选出朗读得最好的视频。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作业很有趣的感受。

语文学科承担着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重任。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关于古诗词的作业时,经常让学生抄几遍,或者背诵下来。学生在这样的作业环境下很难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古诗词知识。为了更好地通过作业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体会古诗词的文学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为学生布置可选择的作业,如教学《绝句》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层次性作业:熟读古诗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背诵这首古诗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根据自己的能力结合古诗情感尝试仿写两句诗。教师对完成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挑战高难度作业。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目的地学习某篇文章,即便是重复阅读,也难以对其产生深刻的感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多个角度带给学生感官刺激,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小学生对语文抄写类作业是很厌烦的,这类作业完全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照抄即可,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会引起学生厌学心理。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新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作业,如在教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在网络上查找一个关于某个地方美景的视频,将其发到家长群中,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作方式,用一段话将自己看到的美景描写出来。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加有新意,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能激活学生思维。

(二)创新作业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要注重作业创新,带给学生新的感受,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平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多设计一些看图、小发现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有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类作业,如让学生做一些小制作、益智游戏,并要求學生简述活动过程,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教师一直要求其在教室、家里读写,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作业布置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如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并且可以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表达类作业,实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并非单纯地通过书面练习来完成,还涉及语言表达。看图说话、口语交际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实践中可以为学生布置这类作业,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语文学习不仅涉及知识输入,还需要注重知识的输出,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涉及语言表达,有的人可以通过简答的几句话表达清楚,但是有的人绕来绕去,用很长时间才能表达清楚,这就体现出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可以增加一些与口语表达相关的作业,如布置一些采访类作业,让学生能通过简练的语言进行采访,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后,教师需要保持作业的多样性。教师需要保持作业类型的丰富性,要从学生个体实际入手,挖掘学生潜力,尊重学生个性,设置多种类型作业来让学生选择出契合自身发展的作业。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长、爱好,通过“作业超市”的方式将多样化的作业呈现出来。如完成以下作业中的一项。

1.想想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会用什么导游词来为自己的同学、亲人介绍《鸟的天堂》,说出你想说的话。

2.将自己看过的生活美景写成一篇小短文。

3.结合自己的理解画一幅《鸟的天堂》的画,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说明。

4.收集关于《鸟的天堂》的资料,既可以是作者的相关资料,也可以是关于课文的资料,或者是文章相关的地理、风俗人情资料。

这类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能让学生从自己的长处入手来完成作业,使学生在自主选择表达中内化知识,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三)强化作业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语文与实际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事实上,语文学科对学生生活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当学生走出校园,或许数学、英语知识会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但是语文知识会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语文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如在冬天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用自己能想象到的词语来赞美冬天这样的作业;而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词句为父母送上祝福,并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贺卡。通过这样的活动,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语文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又能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

如在完成《慈母情深》教学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先让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方式进行分析,接着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对身边熟悉的人进行观察,确定写作对象,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文章。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简短的话语来对自己写的文章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学生学会了成语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生活调查作业,调查家里、小区、学校周围用成语来命名的店铺,以此增加学生的成语知识积累。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

结 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作业布置方面,更是要求教师全面创新作业形式,控制作业数量,关注作业质量,借助高效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对“双减”政策有客观、全面的了解,结合“双减”要求,优化作业设计,真正让作业为学生成长服务,而不是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从美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98.

[2]王丽.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方法探究[J].教育研究,2020(7):83-84.

[3]陈爱芸.“互联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9):47-48.

[4]朱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文学少年,2019(14).

[5]徐佐.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浅谈[J].天津教育,2020(2):179-180.

[6]龙绍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4):59-60.

[7]董翠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设计探究[J].好日子,2020(8):174.

[8]张丹.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教学实践[J].语文新读写,2020(23).

[9]柴爱玲.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J].广西教育,2020(5):45-46,79.

[10]张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初探[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44):191-192.

[11]刘情.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策

略研究[J].语文新读写,2020(17).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