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基于分层理念的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21-02-26 11:13陈玉玉
求知导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摘 要:助推学生终身发展是现阶段不断深入开展的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为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工作,国家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应的减负政策,其中“双减”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收获效益最为明显的有效性政策之一。教育工作者在注重教学体系完善以及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作业体系的优化。“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分层理念开展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格外注重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双减”;分层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陈玉玉,女,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体系现存弊端

(一)作业负担仍需减轻

自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是否得到切实的缓解,但是针对近年来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发现,仅语文一门学科,学生就需要每天花费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甚至有一部分学困生,至少需要每天花费一个小时来完成一门科目的课后作业。因此,从现实意义上分析,学生的作业负担仍然处于需要减轻的现状。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减负与增效应该结合在一起同步推广。基于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就更为严格。教师团队在创设相应的作业时,不仅难度需要偏大,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学习情况,创设出不同的作业体系,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落实作业对于学生的切实提升作用。要达到以上各项要求,不仅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但就现阶段的教育体系而言,仍然缺乏各项硬件条件的支持,学生的学业压力依然需要减轻。

(二)作业适合度有待提升

从差异心理学以及儿童语言发展心理学等多个维度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创设相应的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并且根据差异,应用分层理念创设具有差异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相关研究专家发现,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业创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量,导致最终创设出来的作业体系仅限于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优生及学困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实际学习水平都缺乏有效的考量,使得最终创设的作业体系成为一种有效性作业,而这种有效性作业是通过牺牲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导致部分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要求较高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环节,受到有效性作业的限制,阻碍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而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统一性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倍感学习压力,同时也容易使其学习自信心受挫,从而产生学习十分吃力的感受。

(三)分层作业认知欠缺

分层理念应用于作业体系创设从提出至今已过去十余载,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相应的教育实践。但是通过现阶段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仅存一小部分教师还在坚持利用这一理念进行相应的作业创设。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十分认可分层作业的时效性,但是考虑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或已经面临的各种难题,对分层作业选择了回避,偶尔会在课堂上或者作业创设的过程中利用分层理念针对一些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助,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忽略分层理念的合理应用。

应用分层理念创设的作业体系,不仅需要针对学困生、学优生与一般水平学生精心编制作业体系,同时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参考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层次,进行作业评价体系的创设,以确保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而这一系列的事情,不仅需要教师团队亲力亲为,更需要其结合过硬的专业素养,投入足够的精力。

但是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精力会被其他多项事务占用,而无法开展深入的研究活动,并且国内现阶段利用分层理念创设小学语文作业体系这一领域的有效指导经验较少,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会对分层作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二、基于分层理念创设小学语文作业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并非现阶段才开始推广的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提出的新型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已将主体性原则作为自身的基本原则指导人类进行日常的实践与认知活动。

所谓的主体性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指导教育工作者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受教育者的身份,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人翁,因此学生有权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在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独特的、完整的且能动性较强的个体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主觀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当作自己的事业,为自身的成长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是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主要平台,因此在利用分层理念创设作业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坚持利用主体性原则创设分层作业时要求教师团队通过细致的观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尽可能地利用作业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自主选择。利用这些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使完成作业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

(二)差异性原则

分层理念的宗旨在于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此在利用分层理念结合“双减”政策创设小学语文作业体系时,一定要充分体现差异性原则。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结合群体生理以及心理等领域的分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体系,让教学活动尽可能地适合并且促进各种类型学生在身心以及学业方面的发展,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及时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分层理念创设作业体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尽可能地将这一差异转换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作业,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基于这些要求,语文教师团队在创设语文分层作业时,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切勿出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一刀切的作业体系。

(三)动态性原则

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是动态的,因此教师团队在创设相应的教学体系时,一定要展现动态性原则,利用分层理念创设的作业体系也不例外。

动态性原则是指结合教学系统中内在的以及外在的综合环境,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学习需求呈现出的动态特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是处于不断发展状态的,因此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创设需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的状况,采用动态性原则,从长远角度分析,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作业创设。举例来说: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惰性,而学优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作业质量较高,同时在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方面也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导致二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基于“双减”政策营造的减负背景下结合分层理念创设的小学语文作业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不同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性的调整,并且也不会遵循某一固定标准开展相应的作业体系创设,而是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变化,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

三、“双减”政策下基于分层理念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体系不仅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且不符合现阶段多元智力全面培养的教学理论,因此基于“双减”政策结合分层理念创设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更应该基于学生的基本发展规律,搭建学生自主选择与自主决策的平台,将作业创设的主体扩大到学生个人,通过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分层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辅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确定必做作业,巩固基础知识

针对小学生创设的作业体系必然会存在着必做作业这一环节。所谓的必做作业是指教师团队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基础作业。这一类作业涉及教材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必做作业的设计依据是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统编版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较多基础知识,如识字、汉语拼音的认知等。因此,针对这一部分教材内容创设的分层作业要以必做作业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则涉及生字词、古诗词、文言作品的认知,而在针对这一部分教材内容创设必做作业时,教师团队可以通过段落的背诵、默写以及重点词汇的造句,结合年段的增长,增加相应的习作以及阅读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做作业的过程中完成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二)创设作业列表,鼓励自由选择

应用分层理念开展的作业创设,必然会顾及到不同学生在语言能力以及心理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个性化发展都会使其学习动机有明显的差异,而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分层理念创设的作业,才能确保学生可以更好地维持学习激情。

举例来说,在针对古诗《望庐山瀑布》开展的作业创设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创设,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不同认知规律、不同智能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将作业的选择权移交到学生手中,并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选取种类较多且具有综合意义的作业。

教师所创设的作业也可以分为两大种类:一种是不分类的作业类型,将作业选项以列表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第一印象以及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完成相应的作业;另一种则是将作业的难度分为三种,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选择对应的作业完成,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尝试更高层次的作业,实现自我的突破。

在应用分层教学里面创设的作业形式时,教师团队需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引入,尽可能地引用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内容设计出多元的智能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相应的作业,落实“双减”政策的相关内容。

(三)分散设计权利,引导自主创造

虽然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智力发育等维度并未成熟,但其也是拥有独立意识的人,因此,教师在创设作业体系时,可以进行大胆的创新,将作业的主权下放给学生个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设计出符合自身实际学习水平的作业。这种将作业布置权利分散的作业创设体系,虽然从表面上看仿佛削减了教师的权重,但深入透彻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一做法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全面发展,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为自己创设的作业,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

大部分学生在创设作业时,必然会扬长避短,利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创设相应的作业,因此,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对学生并未涉猎的知识领域进行二次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该部分的知识,做到拔高训练。

分层的最终目标是让作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因此,将设计主权交给学生个人也是实现分层理念的有效创新之一。

结 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分层作业”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大部分教师以及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会积极地实施这一教学活动,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分层理念创设小学语文作业体系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将相关权利下放给学生,落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莹莹.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4):165-166.

[2]金丽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7):48.

[3]李琦.小学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的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4]杨伟红.作业分层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究[J].课外语文,2020(12):104-105。

[5]费爱华.小学语文分层作業设计探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5.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