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国自由贸易区平台建设的优势与短板:以海南省为例

2021-02-26 12:16洪联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海南省海南建设

洪联英

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庞大市场空间: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8亿网民、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些超大规模的市场资源和空间,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优势,而且是开放大国推动国内自由贸易区(下文简称“自贸区”)平台建设、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实际上,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和我国确立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我国自贸区建设实质上就是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利用。然而,具体对业已设立的21个省市自贸区来说,由于各省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等条件各异,能够充分利用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能力也不同。如上海自贸区可以凭借其开放高地和国际金融中心定位,较好地利用全国超大规模的市场资源和空间,形成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有效推动自贸区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是,对湖南、河南等大部分内陆省份以及海南省这些相对封闭型的自贸区来说,就缺乏有效利用这种相对开放的、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能力,进而会影响自贸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如何运用本省市场条件与资源禀赋,克服短板,形成自贸区发展所需的市场规模优势,是推进开放大国自贸区平台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

从内涵上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FTZ(Free Trade Zone)而不是FTA(Free Trade Area),其核心职能是贸易便利化以及所带动的投资自由化和金融开放,而不是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Chauffour 和 Maur(2011)[1],Castilho 等(2015 )[2]等认为,设立FTZ可以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打破资源流动障碍和贸易壁垒,通过影响贸易成本、市场范围、企业生产率等正向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但Polaski(2006)[3],Jenkins 和 Kuo(2019)[4]等则认为设立自贸区可能对区域内的平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影响产业分工与区位选择、拉大收入差距,并且对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倾斜,可能导致“劫贫济富”问题。如Boring(2005)[5]认为建立内陆自贸区可以缓解沿海港口货物仓储的压力,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Graham,2004)[6],还有发挥吸引外资、发展离岸金融的作用(Yang,2009)[7]。Li,Scolloy和Maani(2016)[8]认为ACFTA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存在两方面的正面效应,但ACFTA的建立会因为工厂合理化效应的存在而对国际投资产生部分消极影响。

随着国家对自贸区建设的大举推进,国内学者张幼文(2014)[9],陈爱贞、刘志彪(2014)[10]和谭娜等(2014)[11]认为自贸区建设要以改革促开放,重点要构建与经济全球化最新发展趋势相兼容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促进从产品市场开放转变为要素市场开放。黄玖立、周璇(2018)[12]认为,在自贸区建设中,定制生产比重越高,对契约环境越敏感的外地企业越容易遭受本地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的打击,因而政府职能转变尤其重要。成新轩、郭志尧(2019)[13]引入制度性原产地规则中的累积规则、微量条款及原产地证书等要素,提出适合测定中国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的一套体系。特别是2018年海南自贸区(港)落地,学者们开始关注自贸港的建设问题。如史本叶、王晓娟(2019)[14]认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本质特征在于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功能在于促进对外贸易、培育现代产业和引领开放,内在逻辑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核心在于制度创新。但王晓玲(2019)[15]认为中国应优先选取区位地缘优势突出的港口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郭永泉(2018)[16]等认为中国内地自贸港建设可借鉴新加坡的属地原则和新加坡、中国香港自贸港实行的“境内关外”税制,提升营商环境。

近年来,研究发展平台经济的主张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新方向。如Rochet和 Tirole(2006)[17]、埃文斯和施马兰奇(2018)[18]认为早期的自由港遵循多边平台经济的模式。晁钢令、王涛(2013)[19]将平台经济从微观的商业模式扩大到宏观的经济发展模式,自贸区发展可以成为平台经济在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刘家明、蒋亚琴(2019)[20]等认为,平台经济有助于推进市场统一开放和有序竞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王冠凤 ( 2015)[21]等认为上海的发展要将总部经济与平台经济进行融合,在平台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贸易。洪联英、黄汝轩(2017)[22]认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偏离了平台经济,当前政府要致力于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不过,这些研究是将微观的平台经济商业模式应用到宏观层面,而不是深入到自贸区发展的微观层面,没有考虑微观市场基础和体制机制不完善对自贸区发展的影响。

总之,上述文献对自贸区发展战略、影响效应、制度建设、评估评价体系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自贸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然而,这些研究讨论的大都是宏观层面问题,很少有从微观层面来剖析当前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自贸区是一组允许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特殊制度安排,是一个在特定区域营造的较高水平的自由交易市场,即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交易机制和交易关系的高度集合,需要关注它的微观基础。国外典型自贸区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微观市场基础和体制机制都较为成熟,较少关注微观层面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制约自贸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因此,研究中国特色自贸区建设问题时,要基于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和“规模”双重特征(欧阳峣、罗富政2016; 欧阳峣,2018)[23][24],高度重视微观基础准备不足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一是立足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利用新视角,研究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平台建设的优势与短板问题,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以及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特色自贸区建设实质上是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利用,当前文献对微观基础准备不足的问题较少进行系统研究。二是将平台经济理论运用到自贸区建设领域,构建开放大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理清自贸区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条件。本文认为,自贸区建设实质是一个国家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经济平台,在当前复杂国内外经贸背景下,自贸区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利用起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进区内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而自贸区内外双边供需市场条件、市场主体条件和平台支撑条件等三大要素,是决定自贸区能否形成和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条件。三是采用多案例嵌套比较方法,分析海南自贸区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双边市场弱化、市场主体准备不足以及缺乏支点产业等问题,是制约开放大国相对封闭型自贸区平台建设形成市场规模优势的内在根源。

一、大国自贸区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条件分析

从内涵上看,自贸区分两类:一类源于GATT,是指国家或地区间通过贸易协定达成的自贸区(FTA);另一类源于WCO签订的《京都公约》,是指主权国家在本土自行设立的、以关税减免为特征的自贸区(FTZ)。显然,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第二类,是中国政府自主开放的贸易园区,其核心职能是贸易便利化以及所带动的投资自由化和金融开放,而不是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换言之,作为发展中的开放大国,自贸区建设仍然基于“发展”和“规模”双重特征,需要依托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资源和空间的利用,本质上就是一种追求市场规模优势的平台经济。

图1 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经济理论框架

依据平台经济理论,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易的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该空间引导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徐晋,2013)[25]。这一内涵表明: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型超市、银行等甚至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都属于平台的范畴;从宏观层面来看,“平台经济”可以定义为一种宏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一个城市或区域具有汇集国内外贸易、金融、物流、信息交易活动的服务功能和集散功能,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内外资源配置能力的经济功能和经济发展模式(晁钢令,2013[19];李凌,2013[26];洪联英、黄汝轩,2017[22])。因此,我国自贸区建设也可以作为一个大的平台来看待。具体地说,作为追求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经济特区,自贸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平台:以双边市场为载体,以平台企业(或产业)为核心,通过促成双方或多方供需之间的交易博弈获取利润或发展(Rochet & Tirole,2006)[17]。从平台经济的组成成分来看,自贸试验区包括双边市场(需求方、供给方)、平台企业(或产业)和平台支撑条件三大要素。如图1所示。

首先,双边供需市场是推进自贸区平台经济运行的载体和市场条件。在开放大国自贸区平台经济框架中,双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自贸区能否利用起大国市场规模优势的市场条件。按照Rochet和Tirole(2006)[17]对双边市场的定义,在自贸区平台交易中,假设商品需求方的每笔交易需要支付ax的费用,生产供给方的每笔交易需要支付ay的费用;假设在自贸区平台上交换成功的贸易投资量M主要取决于总价格水平p=ax+ay,而与商品需求方或生产供给方的单边变化不敏感,则该市场就是单边市场;相比较,假设总价格p不变,贸易投资交换量M随着ax的变化而变化,则该市场就是双边市场。换言之,双边市场就是市场的一边商品需求方或生产供给方规模会直接影响另一边生产供给方或商品需求方的参与意愿和参与价值,而交易成本的分割会直接影响各边的参与者规模。在自贸区平台建设市场上,商品需求方或生产供给方对加入这个自贸区平台建设有一个价值预期,这个价值预期取决于对该自贸区平台上的市场的另一方——相对应的生产供给方商品需求的规模预期,以及交易成本的大小两个因素。当规模预期确定时,如果该方承担的交易费用很高,则其加入该市场的意愿就会降低;而一方参与者人数的减少,会使得另一方加入该市场的激励下降。因此,生产供给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将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和交易量,反之,消费需求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数量也将影响生产供给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和交易量。只有供需双方同时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产生需求时,平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才具有价值,否则只有一方有需求或双方均无需求,那么平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具有价值。

其次,平台企业或者产业是这个组织结构的核心与灵魂,通过合同的组成、规则设计及结构安排,将大量相异但又相容、处于市场不同位置的客户群体,形成平台的网络规模,因而平台企业和产业发展是决定自贸区能否利用起大国市场规模优势的市场主体条件。具体地说,企业条件是实现大国内需主导开放型市场的微观基础,只有让大量有为企业充分发展起来,才能保证居民的充分就业和收入的稳步增长,进而扩大内需,促进自贸区快速稳步发展。因此,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建设能否成功,微观企业条件是微观基础的核心,扎根立足的企业越多越强,自贸区建设才可能持续。相应地,产业不仅是联结微观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与政府部门的纽带,也是影响自贸区平台能否凝聚人力、物力和资本的聚合器,是汇集国内外贸易、金融、物流、信息交易活动的载体,而支点产业更是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因为没有产业就没有贸易,更谈不上建设自贸区。

再次,平台支撑条件是平台企业的宏观保障和微观基础,主要取决于供给方技术的构成、政府对平台规则规制及整个产业生态系统水平。这些支撑条件主要体现为:提供一个统一、独立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代表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促进协调,并与行业商协会、其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专门服务机构等部门相互合作与协调,指导和监管自贸易区内企业行为规范,并提供服务、保障等功能;按照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推动营商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和更加市场化;建立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等制度,确立营商环境法制保障,优化自贸区行政监管体制,维护营商市场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一个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平台经济内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围绕各种交易关系和投资服务活动构成自贸区建设平台的供需双边市场;二是逐步汇集国内外贸易、金融、物流、信息交易等活动的各类平台企业及其产业,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三是由国务院、各省(市)政府、各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和自贸区管委会共同组成的平台支撑者。具体地说,自贸区作为平台提供者,出台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其实质就是在进行合同的组成、规则设计及结构安排,并依托自贸区平台,对来自国内外的商贸物流、资本和技术,通过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组织者有效的组织与安排,以信息、网络等为纽带,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空间,达到撮合市场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形成市场规模优势的目标。因此,供需双边市场条件、平台企业及其产业条件以及平台支撑条件,是影响自贸区能否形成和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条件。

二、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要素条件短板分析:以海南自贸区平台建设为例

(一)研究方法与方案设计

按照上述理论框架,在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框架中,双边供需市场、微观企业主体、平台支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决定自贸区能否利用起大国市场规模优势的关键。下文将以海南自贸区为例,比较分析相对封闭型自贸区平台建设的三大市场优势条件,理清形成市场规模优势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国设立自贸区的提出时间较短,且各省市设立的时间都不一致,可用的大样本数据资料较少,微观数据资料则更难获取。本文以海南自贸区建设为例,是因为海南省处于相对独立地理单元,经济外向度低,属于典型的相对封闭型自贸区案例,而且国家给予较多的扶持政策和举措,在利用市场规模优势方面与内陆省份自贸区很相似;同时,本文采用案例嵌套比较分析,即在对海南自贸区这一典型案例研究过程中,通过与自贸区建设水平相对较高的上海自贸区以及与邻近的广东、福建省自贸区进行比较分析。这种多案例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数据资料不足的量化难点,而且能较好地观察和研究自贸区建设发生的系列变革。此外,由于多案例研究可通过案例的复制来支持结论,可以提高研究的效度,因此,本文采用多案例嵌套比较方法,分析海南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微观基础问题与市场体制机制障碍,以揭示开放大国在内陆型或相对封闭型的自贸区建设在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及其内在根源。本文选择海南自贸区建设作为总目标案例,以上海自贸区建设、邻省的广东自贸区和福建省自贸区为具体嵌套比较案例进行经验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一是海南自贸区建设是中国继改革开放之后又一重要的顶层设计,海南自贸区作为推动海南经济发展的动力,政府层面对海南自贸区的定位很明确,但由于海南省有比其他省市更为独特的区域特点、微观市场基础、经济基础和建设条件,其存在的微观层面问题和市场条件问题更为典型。以海南自贸区为例,从平台经济的视角探讨海南自贸区发展的微观基础和短板问题,既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探索提供新的理路和突破点,也可以为其他省市自贸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又能较好地反映无优势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为国内其他内陆省份的研究提供范例。

二是以上海自贸区、邻省的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为具体嵌套比较案例,是因为上海自贸区成立6年以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推进了上海及其他自贸区省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进程,目前研究的文献也相对较多,方便以它作为对照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而选择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区域相邻的特点,比较有现实意义。

三是多案例嵌套的自贸区分别属于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尤其是第一批的上海自贸区建设已经扩容多次,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建设中不断暴露的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双边市场体制机制问题以及数据资料生成等方面,可以满足案例比较研究的要求。

(二)海南自贸区建设中的双边市场条件短板分析

1.外需导向型市场发展受限

一是海南经济外向成分占经济总量比重低,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7.45亿美元,仅为上海的4.3%;对外投资总额33.75亿美元,仅为上海的22.02%;进出口总值849亿元,仅为上海的2.47%,仅占全国平均比重的0.26%,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新加坡总值的1.4%左右,如表1和表2所示。二是海南不具备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不具备香港的转口贸易的区位优势,不具备新加坡同时具有的航运枢纽关键区位和临港工业基础,这些直接制约海南的外需市场规模。三是纵观世界各国自贸区港的成功,都是顺应对外经贸势好这个势,或者依托转口贸易这些支点,但海南自贸区建设时机特殊,一方面是国内40年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出口导向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全球贸易规则遭遇单边主义挑战,中国对外经贸条件恶化,海南自贸区建设缺乏外贸发展势好这个支点。

表1 2001—2018年上海市和海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比较(亿美元)

2.内需主导型市场准备不足

一是从GDP指标看,2018年度全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GDP排名中,海南省名列第28位;地区生产总值仅4 832.05亿元,只相当于上海2000年的GDP水平,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53%左右,如图2所示。二是从经济增长的潜力指标看,海南省企业创新活跃程度明显偏低,创新意识薄弱问题较为突出,只有两成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明显不足,教育投入和科研投资整体不足。三是从交通物流条件看,虽然拥有深水良港和国际邮轮码头,但同内陆地区缺乏运输通道,岛内运输成本高,且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货物处理水平、功能有所欠缺,港口吞吐量较低,集装箱吞吐量更低。这些说明,海南自贸区要形成内需主导型的市场规模优势,目前缺乏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撑。

图2 1999—2018年海南省和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万亿元)

3.省内供给市场体量过小、增速缓慢,与其他自贸区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供给市场反映一个地区的生产能力。相应地,供给市场规模可以说明该地区生产总值高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可以反映出该地区供给市场的增速快慢。但目前,海南省供给市场存在三大主要短板:一是供给市场体量较小、未能形成一定规模;二是当地供给市场增速缓慢;三是与其他自贸区存在巨大差距等问题。具体地说:

其一,海南当地供给市场体量过小,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如表2所示,海南省从2013年到2018年生产总值从3 146.46亿元到4 832.05亿元,平均年上升率达到8.93%,表明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平稳增长期,供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增长中。然而,与地理位置相近的自贸区省份福建和广东相比,则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不只是体现在某个或几个产业,而是全面性的落后;与全国水平相比,海南省的供给市场也是处在末尾。

表2 2013—2018年海南省与自贸区邻省的当地供给市场体量比较(亿元)

其二,海南当地供给市场增速较缓,与地理位置相似区域存在较大差距。如图3所示,从上述三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折线图看,海南省的折线明显要比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平缓很多。从数据上计算,2013年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是福建省,比海南省快10.98个百分点;然后是广东省,也要比海南省快2.92个百分点。可以得出,海南省生产总值不仅在总体上落后临近两个省份,而且在成长速度上也有所落后。因此,海南省要想从供给的角度去获得优势,是极其困难的,而且短时间去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必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图3 2013—2018年海南省与自贸区邻省供给市场体量的增速比较(百亿元)

其三,海南当地供给市场与上海自贸区各项指标也存在极大的差距。图4是上海自贸区和海南省近4年供给市场的各项指标数据,先从总体的生产总值来看,海南省大大落后于上海市;从各项小数据来看,海南省只在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上海市领先,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上海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这才是决定地区经济的加速器。此外,海南省还存在着房地产一业独大、人才短缺、物价偏高等三个制约海南长远发展的“痛点”,这三个“痛点”制约了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需求市场。若直接发展供给市场,海南的经济可能短期会加速发展,上升一个阶梯,但如果海南的需求市场跟不上脚步,未来可能会造成海南经济的萎缩。

图4 2014—2018年海南省与上海自贸区的各产业增加值比较(百亿元)

4.需求市场总体偏低,消费人群受限,增速较慢

需求市场体现一个地区的消费能力,当地消费人群与人均消费则是影响该地区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海南当地消费人群受限,人均消费不足,致使需求市场总体偏低,增速较慢。

其一,海南省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偏低,增速较慢。表3是海南与自贸区邻近省份福建和广东三个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是各地区一定时期的消费水平或需求市场。从数据上看,海南的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类似,甚至与福建和广东的地区差距更大。并且从近几年全国各地区(除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排名来看,海南省一直排在倒数第四的位置。可以看出海南省需求市场总体是偏低,福建省4年增长53.1%,海南省4年只增长40.2%,存在增速缓慢的问题。

表3 2014—2018年海南省与邻省自贸区的需求市场体量(消费能力)比较(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整理。

其二,海南省当地消费人群数量受限,潜在消费人群有限。表4为海南省近四年的人口数据,可以看出其常住人口大概只有九百来万,而2018年中国总人口达13.95亿,占比只有0.68%,所以当地消费人群数量受限,并且有将近五分之二的人口属于乡村人口,所以潜在消费人群也有限。

表4 2014—2018年海南省消费人群数量变化(万人)

图5 2013—2018年海南省与上海市的人均消费水平增速比较(百元)

其三,海南省当地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外来消费收入逐年增加,但仍然有限。从图5看,海南省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 1712元增长到2018年的22 553元,增长率为92.56%;上海从39 223元增长到58 988元,增长率为50.39%。从增长速度来看,海南省人均消费增长速度确实比上海快很多,但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上海市是海南省的2.57倍,海南省人均消费过低。此外,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13年的3.3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67亿美元,仅占全国的0.6%。虽然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但从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数据来看,海南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排倒数第9名,表明外来消费水平是有限的。

5.缺少与内陆腹地一体化的大市场支撑

海南拥有全面开放所需要的独立地理单元,但目前琼州海峡仍然没有贯通与大陆腹地的连接,缺少内陆腹地一体化的市场支撑,难以成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海上战略支撑点。

(三)海南自贸区建设中的市场主体条件短板分析

按照平台经济内涵,海南自贸区能否成功,微观企业条件是微观基础的核心,扎根立足的企业越多越强,自贸区建设才可能持续。但目前微观企业主体准备不足,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中小企业为主体,规模小、实力不强

海南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少且多为国有企业,含有垄断成分;中小企业主体仍然是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特别是海南企业真正做实业的少,投机的多,没有很好的微观企业基础。2017年海南省规模以上企业仅3 017个,仅占全省企业数量的4.8%;国有资产企业为988户(其中省属国有企业624户),占全省企业数量的1.5%;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数量为61万余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1.78%,而且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基本上都是依托本地资源,缺乏高新技术产业,一旦将经营重心放在大开放国际竞争市场中,难以支撑起自贸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微观要求。

2.生产率水平低,企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偏低

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海南省没有一家入围。2017年只有海航和海马两家。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17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只有9家,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仅为5.62亿元;这一水平不及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的1/3,不及上海的1/7;而且排名在前的百强企业,如海航、华信、石化海南炼油化工等多为垄断企业,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际企业少之又少,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的国际差距很大。另外,海南企业创新能力偏低,如表5所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16年海南省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占比要低3%,实现创新的企业占比要低1.8%;与浙江省相比,分别低11.2%和9.6%;2017年海南省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占比低全国平均水平4.5%,实现技术创新企业占比低全国平均水平3.7%;与浙江相比,分别低17.2%、16.2%;在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占比方面,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比浙江省低3.6%;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占比方面,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4%,比上海低34.9%。可见,海南与全国平均水平及自贸区省份相比,海南企业在创新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表5 海南省与全国及自贸区省市企业创新情况比较 (%)

3. 企业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不完善,限制企业做大做强

海南企业以非公经济为主体,产权清晰,但多数企业存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缺位、资金融通弱势和抵押贷款担保的局限;大型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存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困境,这些都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直接影响自贸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平台支点产业支持条件短板分析

没有产业就没有贸易,更谈不上建设自由贸易港,平台产业支持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但目前缺乏支点产业支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旅游、房地产是海南的优势产业,但难以成为海南自贸区的支点产业。2018年服务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635%,其中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旅游业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达34.73%。但是,旅游业收入转移支付效应明显,对经济的长期贡献非常有限,旅游饱和反而给城市带来负效用和高成本;而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是短期的,难以形成地区产业竞争力,因此,单靠旅游致富的城市是不可能持续的,单靠服务业或商业也成不了自由贸易港,二者都不足以成为推动自贸区发展的支点产业。

2.海洋业、热带农业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但由于资源型产业特征及其局限性,也难以成为海南自贸区的支点产业。2018年海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为1 400亿元,仅占同期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1.7%,而同期广东和山东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达19 600亿元和16 000亿元。相比较,2018年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超过1 034.44亿元,占GDP比重的21.41%,目前已经构建海南特色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五基地一区” 为主导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体系。从这些数据上看,发展海洋经济和热带特色农业都是海南的特色优势产业。但是,由于属于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产业结构形态偏低,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具有脆弱性和自我循环的特点,一旦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海洋业和热带农业成为支点产业。

3.工业短腿,现代工业短缺。海南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远低于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见图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相差20%,工业“短腿”仍为自贸区平台提升瓶颈:一是工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基本上都是依托本地资源,如热带水果、水产品为主的农副加工业等,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制约瓶颈依然存在。二是工业企业分布零散,行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差,产品链和市场链薄弱,没有形成主导产业链。三是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少,产品技术低,知名品牌少,目前主要集中在生物和制药领域,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高附加值产业基本空白。四是基于生态环保要求,中央对海南自贸区的功能定位是传统的大中型工业和加工业都不能搞,产业生根困难。

图6 1999—2018年海南和上海三次产业构成比较(百亿元)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新视角,通过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经济理论框架,研究大国自贸区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条件及其短板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利用,而双边供需市场条件、市场主体条件(平台企业及其支持产业条件)和平台支撑条件是影响自贸区建设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三大条件。采用多案例嵌套比较方法,对海南自贸区平台建设中的双边市场、市场主体及其平台支撑条件进行深入经验分析,研究发现:

(1)在双边市场条件上,外需导向型市场发展受限,内需主导型市场准备不足,省内供给市场体量过小、增速缓慢,与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自贸区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需求市场存在总体偏低、消费人群受限、增速较慢等短板;缺少与内陆腹地一体化的大市场支撑。这些因素直接制约自贸区的市场规模优势。

(2)在市场主体条件上,中小企业为主体,规模小、实力不强;生产率水平低,企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偏低;企业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不完善,限制企业做大做强。这些问题表明,推动自贸区发展的微观主体存在准备不足短板,直接制约自贸区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利用。

(3)在产业支撑条件上,旅游、房地产是海南的优势产业,但难以成为海南自贸区的支点产业;海洋业、热带农业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但由于资源型产业特征及其局限性,也难以成为海南自贸区的支点产业;工业短腿,现代工业短缺。这些问题表明,海南自贸区平台建设目前在支点产业支持条件上存在短板,也会制约自贸区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利用。

上述理论与案例研究都表明,开放大国的自贸区建设需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资源和空间优势,但海南自贸区建设存在供需双边市场薄弱、市场主体条件准备不足、支点产业缺乏等问题。本文研究从微观层面揭示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及其内在根源,为推进我国内陆型或相对封闭型的自贸区平台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政策启示如下:

(1)按照本文构建的平台经济内涵及其要素构成条件,海南自贸区和内陆型自贸区建设要提升其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能力,重点要从微观层面着手解决供需双边市场条件问题、市场主体条件准备不足问题、缺乏支点产业支持等三大短板问题。

(2)双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自贸区能否利用起大国市场规模优势的关键。通过外需条件和内需条件、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比较,海南自贸区的双边市场平台目前还是非常薄弱。如果以单边市场的方式,单纯提升一方或两方,都需要极大的努力,而且也很难去超越临近的广东省和政策形势相同的上海市。海南迫切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充分运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以提升供需双边市场条件为基础,构建一个基于双循环下的新型双边市场模式。

(3)针对市场主体条件准备不足的问题,重点要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要以自贸区平台企业为核心,增强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条件是实现内需主导开放型市场的微观基础,只有让平台企业成长和发展起来,才能稳内需扩内需,真正实现国内市场国际化,促进自贸区稳步发展。因此,要改善营商环境,出台相应政策针对性地扶持和发展先进企业,在理念上政府要引导企业做专做强,而不是盲目做大;鼓励知名企业在自贸区投资和扎根经营,带动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4)结合本省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打造支点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贸易,更谈不上建设自贸区,平台产业支持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以海南为例,考虑到海南传统制造业薄弱,发展新型制造业对物流条件和历史基础的要求和转型成本都较低,海南自贸区应该走信息化、科技化、服务化的新兴产业之路,以信息工业和高科技工业为支点,大力引进互联网、IT公司、高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建立科技网络交易平台补产业支撑短板。

猜你喜欢
海南省海南建设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海南杂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