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师资培养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2021-03-02 01:11念潮旭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养

[摘要]大力培养中职师资,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巩固重要基础地位、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应有之义,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补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中职师资培养存在诸多困境,必须从顶层的主导性、改革的系统性、参与的多元性、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的认同性这五个方面入手,化解实践矛盾,消除发展困境,优化路径选择,为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中职师资;培养;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念潮旭(1982- ),男,福建平潭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助理研究员,硕士。(福建  福清  35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州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福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FZC34)、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福建实施‘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JJKCG20-112)和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福建‘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AS202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號]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4-0087-07

一、大力培养中职师资的现实逻辑

1.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巩固重要基础地位、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应有之义。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两份文件均提出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但是,目前有些省份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以福建为例,近几年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只有普通高中的一半(见下页表1)。同时,为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确保生源,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采取登记或直接报名入学的方式招生,在一定程度上讲,招生已无录取分数线可言。不难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还不够牢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条件较为薄弱、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外,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存在较大短板,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强,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要改变这一现实困境,亟待大力培养量多质优的中职师资,使中职师资队伍数量得以补充、结构得以优化、素质得以提升,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进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影响力和吸引力,逐步化解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危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巩固重要基础地位、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基于“中国制造2025”,多数地区都根据区情制定了各自版本的行动计划或行动纲要,以期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尽管各省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着以下发展方向,即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着力向制造大省、制造强省迈进。但是,多数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制造业技术工作队伍中农民工占比大的现实困境,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工人队伍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例如,福建制造业技术工作队伍中,“高达70%的人是初级工或中级工……同时,技术工人中农民工占比大,而70%以上的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而且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①。而作为全国第一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于2016年便开启了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之路,支撑广东制造业发展的便是其庞大的职业教育规模。同时,各省还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换,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必须加快培养一支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层面加快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以职业标准为指引优化课程内容,着力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力培养适应本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中职师资作为支撑。

3.补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后,受高等教育扩招、中职就业管理体制改革等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不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社会认可度越来越低,“吸引力危机”长期无法得到破解。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不认同,使得中等职业教育进入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越来越少。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除重点校外,在师资吸引力上已与普通高中差距越来越大。现阶段,区县的普通高中师资招聘已呈现出倾向于硕博士的态势,一些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甚至将招聘视角伸向世界名校。而反观中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分别为19.59︰1、19.10︰1、18.94︰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生师比20︰1的最低要求核算,中职师资配置仍处于及格线边缘。除了教师数量方面的问题外,同时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占比低,而文化、传统专业课教师较多且有转任专业课教师的状况。目前这种师资状况对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显然是有差距的。尽管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减免学费等措施增加中职吸引力,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中职教育“弱势群体”的困境。由于专业与市场需求脱离、教学与岗位标准脱节,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不强。学生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到最后却工作难找、“销”不对路,或者缺乏后续发展能力,这些都与优质师资缺乏紧密相关。

二、大力培养中职师资的实践困境

1.政府:参与实践的缺位和配套政策的缺失导致培养工作动力和支撑不足。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中职师资与其他类型的本科人才在培养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关注不够、介入不足,未充分考虑中职师资培养作为专业师范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独特性,且后续政策配套供给不足,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政策驱动乏力,导致办学实践活动存在较大困难。学者谢思对某省职教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的占比基本情况如下:2014届占比6.1%(总人数120人)、2015届占比1.2%(总人数164人)、2016届占比0%(总人数125人)、2017届占比3.8%(总人数104)、2018届占比5%(总人数158人)。这说明职教师范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偏低,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存在巨大缺口,另一方面职教师范毕业生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却不多。产生这种供需矛盾,除了跟学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度、学生个人意愿等因素有关外,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配套跟进不够,中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例如,对于教师从业资格执行现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缺乏专门的标准与教学大纲,无专业知识与能力考核,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参照普通中学的标准,考试存在“模版化”、侧重理论知识识记等问题,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无法体现职教师范生的特征和优势。又如,职教师范生具有“双师型”的特点,其动手能力较强,技术技能相对过硬,基于利益驱动,在缺乏政策引导和政策红利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走向市场从事技术工作。总的来看,受政策的制约,长期以来政策供给上缺乏路径指引、办学规范和实际激励措施,更多强调中职师资培训等问题,导致中职师资培养“举步维艰”,有关高校缺乏参与或举办的外部动力和行动激励,在这样的办学环境下,不具备优势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作为边缘专业的职教师范专业自然遭受撤并、转型和缩减。

2.高校:现实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制约导致培养目标和办学预期难以达成。一是人才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具有严格的要求,除了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外,还要向教育部申报备案,一旦设置便很难随意调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中职专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反应灵敏,适时调整变化,这导致高校中职师资专业设置与中职专业多样化的需求难以达成供需衔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要以区域为统筹,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推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转型,重点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着力形成对接县域主导产业的专业群。由于多数县域的主导产业不同,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导向和服务面向存在差异性,这决定了各中等职业学校要紧贴县域产业需求,促进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发展。在讲究办学成本和专业设置稳定性的背景下,高校在中职师资专业设置上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区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需求。同时,现行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对中职师资专业缺乏特殊且充分的关注,既缺少专门的专业设置,也无具体的设置标准,专业的宽度和深度均无据可依。这也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为满足专业设置和发展需要,大量招聘非职教师范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办学条件不高。中职师资专业具有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双重属性。其技术技能、教学技能的职业要求和岗位标准的形成和固化,需要在实践环境中获得,并要有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训室、师范技能训练实训室作为支撑。这种场地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双重投入以及运行耗资的增加,使得中职师资培养成本比单纯专业教育或师范教育的成本高出许多。在办学动态调整和现有办学经费拨款体制下,学校存在实验实训资源配套不足,或配套标准不高的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其特征在于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与岗位一线互动共融。具有职业教育属性的中职师资专业也需要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配套。当前自发形成的校企合作关系导致企业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企业出于成本和生产效益考虑参与合作育人驱动力不强,加之中职师资培养很大程度上不会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直接回报,使得校企在建立稳定、长久、有效、紧密的合作关系上难以达成行动共识。因此,无论是从内部要素,还是从外部支撑来看,中职师资培养的办学条件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加以解决。三是培养过程复杂。当前,由于理论研究缺失,职技高师发展受阻,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照搬工程本科、普通师范、高职高专,导致其纵向上“不高、不专”,横向上“非职、非技”。同时,职教师范生具有职业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三性”特征,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又要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具备开展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的研究能力。中职师资作为“双师型”人才,其具有跨界性和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质,对产教融合、多元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经验有着很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的“高规格”必然需要培养内容和培养时间的“高配置”。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职教师范本科专业比其他本科专业课程总学分高出许多,除设有教育类课程外,还根据学科逻辑设置了通识类、学科基础类和专业类等课程,有的高校还在探索理实一体化、项目类等行动导向课程。在我国现行学制相对固定的框架下,要么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强度,以确保教学计划的按时完成;要么缩减课程,节省时间,以确保高校自认为有必要的课程能得到有效加强。但是,無论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都会诱发产生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脱离人才培养初衷。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好中职师资这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时间设置问题,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力培养中职师资不可回避的难题。

3.学生:主观期望与客观实际的反差导致招生吸引力弱、就业对口率低。一是缺少职业认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见,将中等职业教育视为“托底教育”,将中职学校视为“差生聚集地”,职教师范教育的社会地位和民众认可度普遍不高,导致职教职业的吸引力不强。同时,中职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多数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压力大又辛苦,很难产生职业成就感。另外,在当前职教教师还不属于主流职业的情形下,多数职教师范生对该职业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立志从事教育工作,他们更愿意选择具有主流特征、社会地位更高、经济待遇更好、职业成就更足的传统师范教育。二是提升空间受限。在当前缺乏相应教师教育学科作为强有力支撑的背景下,职教师范发展口径小、通道窄的现实情况,使得职教师范生向上拓展学科视域、提升学历层次的渠道不畅、机会不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同时,目前大多数院校的研究生专业缺乏特性,统归职业技术教育学,尽管培养层级提升了,但却模糊了专业指向,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执教专业方面缺乏显示度,不利于其学术发展、专业拓展。三是缺乏特殊关注。职教师范生相对普通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属于职业教育的稀缺“产品”,但在入职上,他们并未得到特殊关照,专业属性无法得到体现和认可,这也使得职教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不足。受现有招聘逢进必考制度的影响,职教师范生就业也面临较大压力,并没有因为是特定培养对象而享受到特殊待遇。近年来研究生扩招,中职学校招聘条件和要求也相应提高,有只招聘研究生的趋势,从而挤压了本科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空间。四是学习压力较大。传统师范专业学科单一、知识固定,而职教师范专业学科存在交叉,因是培养职教人才,受产业发展态势影响,知识相对不固定,且存在交叉现象,并且同时要掌握专业技术和师范技能,学习难度增加。另外,在从事职教工作后,还要保持学习的持久力,与产业发展同步跟进。因此,学生一般更愿意选择其他专业,若非要选择师范类专业,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师范专业。

三、大力培养中职师资的行动路径

1.顶层的主导性:要突出省域统筹,注重政策供给。第一,加强经费扶持。在当前中职师资培养总体处于劣势、不具备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必须把中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位置,转变观念,精准施策,借鉴全国教育大会后师范专业财政配套提高的政策措施,基于师范专业现有拨款政策,通过提高职教师范生生均拨款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职技高师坚守办学初心和使命,坚持中职师资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大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更好满足职教师范生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闭环。第二,强化宏观指导。省级教育部门要在源头上加强顶层引领和规范指导,完善专业体系,扩大专业清单,灵活专业设置,在遵循师范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保障中职师资的专业性和适应性。要加强评估体系建设,统筹制定适应中职师资培养的评价标准,形成自成一体的中职师资培养质量监测体系。要推动专业认证工作,严格按照新颁布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实施策略,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中职师资培养条件改善、特色凝练、质量提升,切实提高中职师资专业的含金量和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专业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做好中职师资培养需求的调研、研判和预测,准确把握需求的数量和方向,加强统筹调控,促进供需关系最优化,确保培养规模适度,减少办学资源浪费,提高职教师范生对口就业率。

2.改革的系统性:要坚持“四位一体”,形成推进合力。第一,省级教育部门层面推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分类指导,制定符合中职师资特点的资格考试标准,避免以普教代职教、以基本要求代个性需求的现象,以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加强办学跟踪指导的前提下,探索将专业设置向高校赋权,便于高校灵活应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多变性。加强政策研究,探索专门的就业促进办法,推动校际充分利用合作渠道,划定一定比例名额,允许优秀毕业生直接对口就业。第二,地方政府层面可按照“谁使用、谁出资、谁负责”的思路,实施卓越中职师资培养计划,实行“委托培养、公费资助、定向分配、入职补助”的培养政策。每个设区市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定向名额,委托高校培养。定向公费师范生由所在地区提供大学四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费,对于贫困的学生还可给予困难补助费。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后返回原籍地工作,由所在地解决编制,统筹安排就职学校,并给予5年以上的津贴补助。这有利于:一是可以精准为每个地区提供中职师资数量,提高中职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供给侧与需求端有效对接;二是可以提高中职师资专业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一些家庭贫困的优质学生,提高生源质量,扩大生源数量,提升办学质量;三是发放入职后的津贴补助可以稳定中职师资队伍,使中职教育的整体师资水平得到提升,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地位、办学认可度也会随之提高,假以時日便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第三,高校层面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开展大类招生,大一、大二进行基础培养,大三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学生意愿实施专业分流或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对中职专业的覆盖面,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多样化的需求,化解供需矛盾。拓宽生源渠道,划拨一定招生比例用于招收中职和高职优质生源,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培养特色和专业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就业对口率。试点将部分专业部分招生名额纳入本一批次,对于录取的学生给予奖学金配套,提高生源质量,并让这些优质学生在专业或班级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改革教学安排,统筹教学时间,实行小学期制,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专业实习实训,优化理论课、实习实训课的教学安排,缓解在学分要求高的情况下,因现有学制高密度、高强度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困难,使学生有宽裕的学习时间,促进其职业性、师范性、学术性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有序循环,避免“三性”教育的顾此失彼。 第四,中职学校层面。推动教师招聘改革,充分考虑中职师资和普教师资的差异性,让职教师范生在入职竞聘时能够体现其专业特点,彰显其专业优势,推动更多职教师范生进入中职学校任教。

3.参与的多元性:要注重多方协同,构建联动机制。中职师资具有的职业性决定了必须把服务人才成长和服务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将企业纳入重要办学主体,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中职师资具有的师范性决定了必须提高学生的师范素养和师范技能,增强授业解惑的能力。因此,中职师资培养过程需要高校、企业、中职学校等多元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但现实情况是高校、企业、中职学校很难在利益诉求上达成统一行动意向,必须构建多方参与的利益共同体。可以由政府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通过行政作用加强资源统筹,成立由职技高师为“盟主”的联盟组织,把各地的教育部门、中职学校、有关行业企业等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一个紧密合作、行动一致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联盟组织的设置,基于联盟协议和共同利益,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组织成员的沟通衔接,建立多方协同的中职师资培养机制,实行三主体育人,落实三导师制,推动中职师资培养的合作互动,共同开展教学指导、教学方案、实践指导、考核评价、成效反馈等工作,使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态势,提高培养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省域品牌和样板,构建具有省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培养的贯通性:要探索本硕衔接,实施学历高移。可以借鉴医学生培养的做法,实施本硕贯通培养机制,塑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把培养学制延长,推动“三性”之争转向“三性”融合。首先,实施本硕贯通培养,可以使中职师资培养的特色能够充分体现。由于时间延长,在充裕的时间保障下,可以统筹教学工作安排,按照分阶段、渐进式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研究素养、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教育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开设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其次,实施本硕贯通培养,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趋势和内生需求。当前,中职教师以本科为主,硕士以上缺口大。《“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应达到10%左右。而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占比为8.2%,除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地达到要求外,绝大多数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如湖北仅6.68%、福建仅6.72%、安徽仅6.1%、河北仅5.31%、青海仅3.22%。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对中职师资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长远考虑,研究生教育成为今后教师教育的战略重点,学历层次的高移势在必行。最后,实施本硕贯通培养,可以解决学生上升空间的问题,大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进而增强生源吸引力,吸引优质生源。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比例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家长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同感,促进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5.职业的认同性:要重视教育引导,提高身份认可。第一,发挥课程功能。要充分发挥师范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突出师范性课程特色,避免师范性课程因学制时间被压缩,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职业指导,着力培养职教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教师职业情感,提高职业认知,树立从事职教的职业取向与价值追求。发挥好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作用和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树立目标、涵养志向的过程,鼓励学生投身职教事业。第二,加强情感塑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定期邀请从事中职教育的优秀校友返校宣讲、交流,以榜样力量鼓舞职教师范生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加强校际合作,定期邀请中职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入校以开设讲座、举行座谈、职业指导、进入课堂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正确了解、理性看待中职教育工作,使学生加深对职教教师职业及中等职业教育现实的认知,树立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信心。第三,注重文化育人和人文关怀。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注重日常氛围营造,打造师范性校园文化,举办有利于学生激发职业情感、增强职业认同的校园活动,引导职教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及时做好思想引导、成长指导、困惑疏导,避免学生产生懈怠、厌学等情绪,引导他们坚守专业忠诚。

[注释]

①苏小凤,江强,徐文菲,等.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预测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5.

[参考文献]

[1]曹晔.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和现实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0(6):5-8.

[2]谢思.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面向中职学校就业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1):80-85.

[3]王云.教师资格国考下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18(3):130-133.

[4]曹曄,刘宏杰.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主要政策60年演变进程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18-24.

[5]凌琪帆.新时代我国本科职教师资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6):1-7.

[6]王继平,唐慧,杜嘉旭.职教师范生入职困境探析[J].职教论坛,2014(12):17-20.

[7]翟帆.工匠之师哪里来[N].中国教育报,2018-01-09(9).

[8]邵丽珍,马建富.职技高师供给侧改革: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J].教师教育,2017(31):52-56.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培养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