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原则与策略

2021-03-07 15:17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策划群众活动

苗 娟

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主要有自发组织和政府组织两种类型。自发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层出不穷,随处可见,例如群众在公园、社区广场进行的广场舞、大家唱、腰鼓队活动;政府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是由文化馆组织策划并开展的活动。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往往也会向政府组织的活动靠拢,最终成为文化部门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精神活动,本质上是通过构思或者理性的脑力运动,有效地组织各种策略方法,展现出具有一定文化特色的系统工程。它是为实现指定目标,按照一定策划原则,通过统筹安排,为展现项目特色而进行的具有创造力、执行性的项目规划工作。它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前提,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创意设计、执行步骤、宣传方案、活动预期、各参与部门统筹等各个方面。活动策划是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关键,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策划的合理性、立意的高低是整个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策划案就犹如海中灯塔,指引活动按照既定目标前行。

一、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原则

(一)群众性

群众性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首要属性,是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首要考虑的问题,要求策划时必须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和受众群体,必须要有非常明确清晰的定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将优秀的文化带到群众身边,普惠基层群众。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广场、社区公园,也可以办到音乐厅、剧院,音乐厅、剧院的文化演出也可以深入到广场与社区,但要根据群众和演出环境进行适当地调整。群众文化活动并不需要去追求规模或者场面,但是内涵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它和一切文艺活动一样,都需要也应该制定策划方案。策划者从群众性出发,以实际情况为前提,要考虑场地环境、节目资源、人力成本、完成度及后期执行可行性等多个方面[1]。这就要求策划者根据该项文化活动的目的,从群众出发,立足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策划。

群众的参与度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必将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追捧的项目。群众参与可以分为体验式和观赏式两种。体验式是让群众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尝试,认识、感悟到活动的意义。通常适用于技术类、展示类活动,比如非遗技艺、各类展演、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应重展示、轻比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全民共享而非优胜劣汰。选择当下热门、有一定普及度且鼓励扩大社会效应的项目举办展示展演,可让群众在活动中切磋技艺,分享经验。观赏式的基本模式就是策划者将所有作品放在指定的观赏区域或者舞台,群众作为观众参与,通过眼观耳闻去感受作品的魅力。比如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览等。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会激发群众的热情,有可能激发有兴趣的群众去模仿学习,最终寓教于乐,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二)公益性

公益性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属性。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是以政府为主导,由负责群众文化的部门,例如文化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为骨干力量,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政府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组织发起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弘扬先进文化,普及大众文艺知识,提升城区文化品位,从而达到优化人文环境,提高文化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其任务是要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潜移默化地培植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厦门市思明区每年在五月组织市民文化艺术节,近五个月的时间,在辖区的商业广场、社区、公园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了游园活动、电影、广场舞会、广场大家唱、南音晚会、闽南戏曲展演等三千余场活动,在十月份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演作为该年艺术节闭幕式。这种广场上的文化活动,全民共同参与,热情度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大餐。像这样,由政府主导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一主题,既弘扬时代主旋律,又彰显城区文化。

(三)有创意

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数为接地气、走进社区的展示方式,观看群体多半为附近居民,由于是群众自发自觉地观看,活动的受欢迎程度会直观地显现在观众的参与人数上。越是基础、普遍的文化活动就越需要有创意,千篇一律只会失去艺术的动力和魅力。

活动组织上需要创意。随着科技进步,网络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生活,活动组织也从传统的线下向线上进军。由于线上的自由性和时效性,如何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心,进入你的线上直播或者报名参加你的活动,就需要在标题、宣传上下功夫。进入活动中就需要在氛围布置上、拍摄角度上有与众不同之处。

创意需要与本地文化相融合。人文环境的不同必将形成艺术差异,比如北方曲艺多热闹、情感热烈,秦腔干脆就用“吼”,一曲京韵大鼓唱出一股英雄豪气;南方一唱三叹、抑扬顿挫,南音、评弹咿咿呀呀,婉转凄恻。创意可以天马行空,也要接地气,创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彩,引人入胜,归结结底还是要以人为本,需要了解当地文化、受众群体。

活动的节目质量是活动好坏的基础。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可能每次都有明星、大咖,更多时候都是来自民间、社团的节目,怎么将这些参差不同的节目串在一起,就需要创意。比如厦门市思明区组织的一场以“红色的畅想”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策划重点是观众与舞台表演的互动,最终以舞台表演与群众方阵表演相结合为创意,成功实现了群众性大联合的目的。活动场地安排在厦门市白鹭洲下沉式广场,圆形地屏设计的主舞台作为中央表演区域,场地四面环形台阶即为观众席。活动邀请专业舞蹈团、专业歌手在主舞台演出,同时安排近500名社区文艺骨干在观众席配合中心舞台表演,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整场节目互动。在这场活动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这场活动的演员。现场通过侧屏、地屏、灯光等声光技术将视觉、听觉完美融合,打造出多维立体空间,营造出共歌共舞的群众大联欢场面。

二、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策略

当前,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环节更要细致与新颖,让群众得到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提高群众满意度。这是新时代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提出的崭新要求。为此,一是需要提高群众文化部门专业人员的比例和专业水平,加大文体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充分发挥各级文联、各文体社团的作用。通过文联下设的各个协会,街道(社区)成立的骨干社团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政府搭建平台,及时根据当下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找准切入点,探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新活力;四是建设文化品牌项目,在继承传统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基础上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活动,精心打造一批真正让群众喜欢、社会效益俱佳的活动,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后劲。

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的策略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节”点,增强群众获得感

每到节假日,群众都希望有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来增添节日氛围,丰富节日生活。选择传统节日、假日等时间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一种符合大众需求的设置。例如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类型的活动。在新年开展写春联、贴窗花的民俗活动;在端午节组织包粽子、划龙舟等比赛;在七夕开展结姻缘、做女工等趣味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结合当地过节习俗策划相应的非遗体验活动,引导群众融入其中去体验本土特色文化,既能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价值观,移风易俗,增强文化存续力。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特别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策划活动中,挖掘传统文化的意义,可以通过专家“讲节日”,唤醒人们的传统记忆,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文艺表现形式相结合,开展互动体验或者重温传统等环节,增强节日的仪式感,传承传统,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内涵。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传统节日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更是注入时尚元素,引导人们认识、了解、传承、爱上传统文化,做传统节日文化的守护者[2]。

(二)形式多样,提升群众参与感

群众文化几乎包含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形式,存在于人们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中,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属于社会范畴。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多功能、多视角的文化样式参与,它注重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又支持多样化文化的参与和发展。但多样化并不是无标准的自由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要有鲜明的导向性,必须是健康有益的文化形式,是以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为准绳,它是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思想的利器,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下的多样化。

随着网络媒体融入生活,线下活动、线上参与已经成为当下活动开展的一种趋势。线下活动参与者亲临现场感受活动氛围,线上活动群众参与量多、关注度高,策划者一定要考虑如何结合线上线下组织。可以前期通过关键标题、醒目字眼进行造势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让群众在活动前就有所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活动。可以通过投票、问卷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活动的走向;也可以通过线上抽奖、闯关等环节提升活动热度,增强活动的参与性与群众的积极性。

厦门市思明区的文化品牌项目郑成功文化节成立于2009年,迄今已举办十二届,历年来线下活动集中在踩街、祭奠、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海峡两岸的群众。活动形式的固定化与受众群体的地域和文化局限,使得文化节覆盖人群类型单一,宣传范围和效果都无法进一步扩大。。自2019年,郑成功文化节增加了打卡、研学、展示等线下活动。2020年两岸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云端相聚,厦门颂典仪式上连线台湾地区祭祀现场,两岸嘉宾以实时连线进行对话交流。以微信小程序拓展活动参与人数和覆盖面,以语音讲解、答题抽奖,增添郑成功文化节的互动性。全国超过18家网络平台进行活动直播,传播量突破286万。

(三)结合产品,增加宣传后续力

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根据相关活动设计一些产品,在活动结束后通过产品可以起到二次宣传的作用。例如厦门市思明区的原创广场舞项目,设计了自己的标志,制作丝巾、手机链等产品发给参与活动的人们[3]。郑成功文化节制作了周边礼盒——“成功文化盒”,礼盒内容包括折扇、明信片、口罩、盲盒等。文化节结束后,又策划“成功将军献爱心”活动,将活动延伸到思明区十大爱心屋,捐赠100套成功文化盒,既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延伸,也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这些活动周边产品承载着活动的主题,在群众中的流通,再度加深了人们对活动的认识和了解,甚至还可打开活动的知名度。具有文化传承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可尝试产业化,如一些传统的非遗项目,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以推广、发展,并由此进入产业化,不仅彰显了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而且也是非遗保护的良策。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需要符合新时代的主旋律,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需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期待。组织好群众文化活动不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提升城区发展的软实力。

猜你喜欢
策划群众活动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六小”活动
本刊特别策划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