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突破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

2021-03-07 15:17黄豆豆陈国辉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风愿景校园文化

黄豆豆 陈国辉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创新,而创新最终依靠于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只有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的动机、拓展人才的创新能力,才能推动科技成果的推陈出新。高校学风建设不仅是提升人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条件,而且是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依托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学习平台、多样的传播方式。个体不仅能够主动选择信息,还可以积极发布信息,有效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此外,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能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形成了全球共享、广泛参与的信息传播格局,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然而,网络为高校学风建设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对大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为:

网络娱乐时间一定程度上挤占学习时间。集生动性、新颖性、个性化于一身的网络契合了大学生群体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需求,上网成为当今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大学生将较多时间投入到网络娱乐当中,学习惰性较强,甚至出现网瘾,严重影响了学习时间的投入。

网络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学习态度的功利和浮躁。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完整逻辑链条难以形成清晰思路,重视结果和结论,却忽视过程和原因,使得大学生对自身的成长难以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和自我规划,造成学习目标的短视化,学习态度的功利化。同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阅读习惯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知识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传播内容权威性和可信度缺失对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网络传播渠道和传播过程的开放性,打破了原来只有专业机构才能发布信息的局面,造成了信息传播的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造成人们思想上的迷茫和选择上的困惑。大学生群体一般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之期,加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价值标准的模糊,使得大学生群体容易极端片面,有意无意地盲目追随和跟从他人的观点,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二、人才激励理论与高校学风建设

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积极应对形成学风建设的系统长效机制,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此,我们试图引入人才激励理论,为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和策略提供有力借鉴。

人才激励的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激励的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首先,激励需要发挥不同因素之间的综合效应。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2]

其次,激励始终强调人在组织中的核心作用,这与高校学风建设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相似之处。激励强调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效结合,引导个体的成长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一致,这与高校学风建设中强调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的契合性具有相通之处。

此外,高校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规范,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形成良好的教风从而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由此,将激励理论有选择性地引入高校学风建设之中,借鉴激励的原则和方法,形成学风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可以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人才激励理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契合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本能

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灵魂,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战略任务,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学风建设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其核心的价值目标应凸显人本理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增强大学生群体自觉投入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外在激励带动内在激励的形成,将学风建设目标转化为大学生个人成长的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本能,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学风建设的价值旨归。

“潜能”即潜在的能量,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其实就是人的心理潜意识。这种心理潜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深层,它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只有把这种潜在的东西调动出来,人的身心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程度,人的能力才会充分释放出来。人的潜能的发挥,要靠自身主观努力,还需要客观环境的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潜能开发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社会、组织和国家的重要任务。高校一方面迫切需要及时发现潜人才,推动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不遗余力地开发显人才的潜在能量[3]。

此外,激励理论启发我们,学风建设不仅仅是激发大学生潜能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寻找自身本能的过程。人的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或行为倾向。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才群体,自我实现的本能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但迫切需要加以引导。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学风建设是开发和引导人才本能的必要途径,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其内在潜能和本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高校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任务的应有之意。

(二)依托综合激励理论,制定学风管理制度

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就提出了综合激励理论。他们认为,激励应该以绩效为依据,因为人是否对激励措施感到满足,取决于人是否认为自己得到的报酬公平。由此,综合激励理论提醒我们,要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应依据激励的主客观条件,处理好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手段、激励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激励尺度的把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仅凭借经验或政策难以形成长效激励,而制度在调控人才激励的广度、深度、平衡度、透明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激励措施和手段的适当性和适度性,维护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使得学风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否则将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此外,要把握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等不同类型激励之间的兼容性和平衡性,同样需要通过制度规范加以控制和引导。正如制度经济学提出的观点,“学风问题不单纯是一个个人的品格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学风管理制度,但学风问题仍然突出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的落实不够。制度规范的实施之初一般作为外在激励呈现,即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措施使人遵守,这种外在激励具有不可抗拒性,无论人才是否愿意,都能够使其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动但高校更应通过教育、沟通和引导使人认同学风建设的目标,引导学生自觉付诸实际行动,从而实现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的转变。同时,高校应努力将管理制度的刚性和弹性结合起来,及时调整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此外,为了提高学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保证制度落到实处。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激励理论”,认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属于保健因素,而社会交往需求、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这一激励理论认为,由于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但即使获得满足,作用往往有限,不能持久发挥。因此,若要对人产生激励作用,不仅要发挥物质利益的鼓励作用,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共同愿景的形成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使人在一定的组织文化中满足自身的精神发展需求,并创造出一种推动个体不断成长的强大驱动力。而组织共同愿景的载体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能够将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有效联结起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借鉴这一理论,高校学风建设需要依托于师生合力的发挥,通过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以促进共同愿景的形成和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共同愿景的建立和维护不是朝夕之功,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首先,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凝练出清晰的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共同愿景,公布于众,使得师生能够知晓并形成初步的认同。其次,共同愿景建立后有赖于积极主动的维护,通过实际行动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以此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最后,共同愿景应当具有给予性的特征,以服务师生为价值导向,才能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猜你喜欢
学风愿景校园文化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