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恩施地域文化的特产包装设计项目教学研究

2021-03-07 15:17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特产恩施评价

何 萍

一、研究意义

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于一体,具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特色。当地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的特产资源,以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形成,为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提供了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特产包装是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包装设计的课程教学,应符合本土的文化与经济发展需求。本文以“恩施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融入与表现”作为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主题,研究课程的项目教学法,将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使恩施特产的包装设计成为弘扬地方文化,创新地方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研究恩施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包装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既是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人文与民族化发展的需要,也与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产品包装设计是直接与销售市场紧密接轨的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知识点零散,不易交叉和衔接,学生将所学知识连贯及综合运用能力较差。项目教学是以师生共同完成一项具体项目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教学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融入一个或若干具体的项目中,形成真实或模拟的项目情境。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将知识点整合与运用,达到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从恩施本地特产企业引入产品包装设计项目,与本地特产市场对包装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接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本地特产企业,增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对实现包装设计课程的学、研、产互融,促进包装设计特色课程建设也具有实际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项目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团队自己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等环节,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活动为依托,以实践、探究为核心。项目教学法最初由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应用于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中,提出“做中学”理论。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中,对“项目”进行了重新阐释,指出项目的原始含义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学习活动,通过亲手操作,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克伯屈的项目教学被广泛应用到美国中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中,并得到不断完善。之后,美国和加拿大著名儿童教育家凯兹和查德博士合著的《提高儿童的心智:项目教学模式》,提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发展至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成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被多国倡导与应用。

在我国,项目教学法于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香港引入,最早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然后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应用。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对项目教学的研究已渗透到各个教育层次。针对包装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期刊论文有100余篇,研究专著仅1部,主要是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包括: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研究,如蔡玉硕《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以某校为具体对象的案例式研究,如王磊《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烟台大学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在某类产品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范蕴睿《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项目教学方式探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研究,如马爽《项目教学法在包装容器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性研究,如邓媛媛《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有40余篇期刊论文,其中鲜有将“项目教学”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

三、包装设计项目教学方案的制定

围绕项目主题“恩施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融入与表现”,研究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方案制定。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包装设计项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进程的设计、教学成效的评价。首先,需要制定适应文化发展和市场需求,以及职业标准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优选与对接真实的、具有市场性的包装设计项目课题。第二,教学内容的拟定,应与引进的具体的包装设计项目相对应,并考虑学生的接受与适应性;第三,根据项目需要,建设校内设计工作室及平台,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设置符合职业需求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评价模式。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项目练习,使学生具备包装设计定位和设计构思的基础能力。掌握包装造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掌握特产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印前工艺;通过项目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包装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领会特产包装设计的设计思路和设计重点;训练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分析、提纯,以及对未知信息的搜集、提炼能力,用设计表现手法,将地域元素与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体现产品品牌特点与地域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从包装设计的文化、社会、经济因素深入思考,以品牌塑造为基点,结合具体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品牌观、创新观与设计观,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课堂到市场的角色转换。

(二)特产包装设计项目的选择

在包装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色彩、图形、文字和版式设计能力,教师要选择适合此阶段的项目课题导入课堂教学。过易或者过难的项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般而言,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及其加工产品、非遗文创产品等。恩施特产资源丰富,人文特色鲜明,有许多包装设计题材可以挖掘。笔者通过对恩施特产市场和地域文化的调研分析,选择了恩施特色农产品“富硒茶叶”,以及特色手工艺品“绣花鞋垫”两个包装设计命题,进行项目教学。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表层含硒土壤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被誉为“世界硒都”,是全国“富硒茶”的主要产区。恩施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是著名的贡茶产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蒸青制作技艺和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绿茶、咸丰帝茶、来凤藤茶、利川工夫红茶、马坡茶均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或产品保护;“土家绣花鞋垫”是恩施的特色手工艺品,主要通过熬浆糊、打布壳、晒布壳、画样、剪样、贴面布、镶边、绣花等工艺流程制作完成,于2011年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绣花鞋垫品类繁多,以具有土家特色的植物鸟兽、传说故事为装饰题材。图案质朴可爱,色彩热烈饱满,寓意吉祥,反映了恩施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三)教学内容与进程

恩施富硒茶叶包装设计、恩施土家绣花鞋垫包装设计,由学生任选其一,组建项目小组,完成设计任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围绕特产包装设计项目,完成小组分工,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完成设计前的市场调研及资料收集整理;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制定包装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按照制定的设计方案完成包装设计,并进行包装作品的多方评价。重点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围绕项目主题,主动探究问题,领会恩施特产包装设计的设计重点与设计思路,将地域文化通过创意设计融入包装作品,体现产品品牌特点与地域文化特点。

1.理论教学阶段

具体的包装设计项目实践是相关理论指导下的设计行为。因此,包装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讲授,教师需要对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设计要素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讲解。结合案例讲授,使学生对商品包装的设计定位、设计方案、造型结构、视觉设计、印前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为包装设计项目实训打好基础。理论讲授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分析类的课堂作业,以此了解学生对包装设计相关前期课程的掌握情况,便于在后期的包装设计实训时,对项目小组的人员分配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课堂作业完成后,教师需要把可供学生选择的具体的项目任务、项目主题、项目要求和安排给学生进行讲解。结合具体的项目任务信息,引导学生着手准备项目实践前期的市场调研。

2.实践教学阶段

(1)完成市场调研

包装设计项目实施之前,需要通过设计案例讲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的准确与创意性表达作为特产包装设计的设计重点和方向。引导学生组建项目团队,通过文献查阅、市场调研、田野考察、消费问卷等方式,完成设计前的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报告,为研究项目产品包装的设计定位做准备。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恩施富硒茶叶和恩施土家绣花鞋垫的生产发展、生产工艺、人文环境等属性特点;恩施富硒茶叶和恩施土家绣花鞋垫的包装设计现状,地域文化在其现有包装中的设计表现;消费群体与消费意愿;比较、分析同类产品包装的造型结构、视觉设计、品牌特点以及相关的销售模式;从恩施民间艺术、文学、风俗、饮食、建筑、自然景观、地方风貌等地域文化元素中,发掘适用于恩施富硒茶叶和土家绣花鞋垫包装设计的元素及符号。

(2)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设计思路进行整理,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其中,设计定位是包装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设计的整体风格。学生以包装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为依据,分析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包装的设计定位,包括产品与品牌定位、消费者定位、包装风格的定位、包装功能的定位等;分析与设计定位、产品信息相关的重点关键词,列出关键词。

完成产品包装的设计定位后,需要从包装设计的表现重点、表现角度、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几个部分进行深入思考,完成包装设计方案构思。包装设计的表现重点,是指表现内容的集中点,通常从商品的品牌形象、功能效用、质地属性、产地背景、集卖地背景、消费对象、与同类产品的区别等方面进行选择和重点表现;表现角度是确定表现重点后的深化,例如表现品牌的特殊含义、表现商品外在形象、表现商品的某种内在属性、组成成分、功能效用等;表现手法包括直接表现(对表现对象进行衬托、对比、归纳、夸张等),间接表现(对表现对象进行比喻、联想、象征、装饰等);表现形式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包括包装的造型结构和视觉传达设计,例如包装盒的造型设计,主体与非主体图形设计,色彩、文字、版式设计,辅助的装饰设计等。

(3)包装成品制作与展示

产品包装的成品是标准的印刷品,此教学阶段需要学生以印前工艺理论为基础,将设计展开图通过印刷、裁切、折叠做成包装成品。将电脑制作完成的包装结构展开图线稿,导入与包装切割机相连接的电脑中,自动切割成型,然后手工折叠或粘贴成盒,达到对设计原稿效果的最大还原。最后将学生完成的设计成品进行展示,将包装设计展开图、成品图、设计说明、使用环境等内容制作成展示板向客户做汇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必要时可以把设计的全部内容制作成PPT汇报,效果会更加直观全面。通过作品展示不仅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包装设计成品效果,也能让客户结合项目任务的要求以及市场需求、行业规范提出意见,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3.教学成效的评价与总结

教学评价是对项目教学模式的检验,是完善、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有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项目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市场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设计的创意与表达能力等,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力。与讲授式教学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结果性评价不同,项目教学是以技能与能力的形成为目标的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因此,项目教学的评价分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结果性评价是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个实践过程做出评价。

四、总结

教师作为项目化设计教学任务的组织者与执行者,需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独立设计思考、小组团队协作以及客观评判的能力,这对能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包装设计专业特点和项目化设计任务的多样性,制定并完善多样的项目化包装设计教学评价方式:以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竞赛与市场等多方评价方式相结合,坚持多元化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方法、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之后,都应组织学生对本阶段学习、工作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建立起学生参与项目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及时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改进和提高,使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提升实践能力。然而,评价体系的制定通常难以落实到项目的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和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特产恩施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江阴特产——马蹄酥
飞檐走壁
欢迎订阅《中国林副特产》
恩施年俗——点路烛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
建设美丽恩施要让“山更青”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特产研究》2014年总目次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