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视域下高校潮汕文化遗产课程构建的思考

2021-03-07 15:17何显达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潮汕文化遗产物质

何显达

一、研究背景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特别强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传承”问题的详细描述,即“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进行传承是各种保护措施之一。高校是推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各类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当中,引入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能够有利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文明的典范与精髓。文化遗产一般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对某地区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或表现,如民俗、文化、信仰、传统、知识和语言等各种非物质形式的智慧财产。潮汕文化遗产大多数为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国内的院校与研究机构中,已有不少专业方向和课程与文化遗产相关,既包括应用型大学实践应用和技能教学,也有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理论研究。高校在各类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当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已经成为实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在潮汕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尚缺少潮汕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课程,也缺少系统、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文化遗产保护学本身具备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上的优势,尤其在潮汕地区,与本地区域特色非遗结合度上,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优势。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文化遗产领域开设的课程已经是越来越多,其特色也变得更加鲜明。但在潮汕相关院校当中,涉及非遗保护的课程是比较少见的,与潮汕地区地域特色和非遗保护相结合的课程,在艺术类及艺术理论领域方面也相对较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在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课程构建课题研究层面有着各种形式的探索。本课题根据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将对本文较有建设性的文献,做如下列举:

国内学者提出在高职院校通过“非遗”的传承教学,拓展大学生除专业理论知识以外的各项其他技能,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等专业人才,展开“非遗活动”进大学、进课堂、进工作室为导向的工作计划[1]。国内学者李明洋、李爱香提出高职职教非遗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过程中与区域特色非遗产业结合度不高。非遗教育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2]。学者乔海燕提出,地方高校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上,在课程构建与发展方面,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艺术纳入课程教学,建构带有本地资源特色的课程,同时应该开设一批与本地文化资源结合的例如民俗美术、民俗文学等课程。例如浙江省东北部某城市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上,就进行跨学科合作,在管理学科领域和设计艺术学科领域,首次进行尝试,开设了《江南地区水乡文化》课程[3]。还有部分文章提出在非遗课程构建方面提出数字化发展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师资配备等各方面,组建由非遗传承人、科研专家、教学人员组成的专门化教研团队,开发本地文化资源。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形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口述史文字材料,对材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如融入当地民俗传说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讯息资料,借助信息化手段的方式,对非遗文化继承与发展。学者杜延从设计艺术学科角度,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应用,提出地方非遗融入艺术设计课程,课程设置上,采取设计艺术学科的较为常用的模块制方式,通过建构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教学模块、艺术设计实训实践教学模块,形成“潮汕地区传统非遗+艺术设计实训实践”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计划运用上,理论联系实际,以艺术设计实训实践项目和具体个案设计项目,为主要课程教学手段;以基础知识理论讲授和经典艺术设计作品鉴赏课程,为辅助教学手段[4]。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潮汕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开发方面的研究更集中在区域文化特色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三、艺术学理论视域下文化遗产课程构建思路

本文基于艺术学理论视域,对潮汕地域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遵循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对潮汕地区高职高专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性质等问题进行探讨。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理论经常运用在传统艺术研究之中。学者李立新提出,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视域研究设计艺术有三个思路:一是从设计行为理论进行关注,如价值观、信仰、习俗、方式与过程;二是注意设计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包括仪式与习俗、家庭与禁忌等,在此过程中,将个体行为上升到文化现象范畴进行思考;三是在实践模式上采取场域体验操作方式,深入研究对象地区,掌握民族志与田野考察方法,进行深入研究[5]。潮汕文化遗产门类众多,从其非遗目录上看,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民俗、舞蹈等,这都充分表明潮汕先民所缔造的文化遗产,带有很强的民族地域色彩,使得课程的开发建设,除了构建整理文化遗产相关理论与保护方法外,还要考虑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对潮汕文化遗产现象的特殊性进行研究。有学者提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当中,非遗是一项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有实践应用方面的技能,以量化研究为方法,并且要求研究者有广泛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的能力基础,进行民族志和田野考察,采集第一手史料。一手史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获得第一手的史料,其数据来源真实性和权威性才能大大增加。研究者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文化遗产起源、发生、发展、演变、进化进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才能制订科学客观的保护策略与保护手段。其中,历史学派的研究,一般更注重田野考察以及撰写民族志资料,并且进行归因的策略与方法。此外,非遗在艺术学科领域当中,也随着近年交叉学科的发展成为“艺术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大量着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方面的内容,有着诸多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将我们传统艺术研究当中“博雅艺术”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也丰富了艺术工作者对“博雅艺术”的解读形式[6]。

笔者目前于所在院校当中从事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在美术学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文化遗产内容,开设相对应的文化遗产课程,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从课程改革角度看,可以塑造具有潮汕文化特征的地方艺术史教学特色;其次从潮汕文化传承角度看,可以进一步发现潮汕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和了解潮汕文化遗产,从而实现传承与发展;最后,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需要,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为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传承做出努力和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美术史论类课程、工艺美术类课程、舞蹈类课程、文学类课程与高校中的美术学科、设计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科、汉语言学科等学科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各个学科之间与文化遗产都有相对应的联系,选择性地在大学这些学科门类体系之中,借助地方特色优势开设文化遗产类型的课程,因地制宜、学科互补,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文化遗产有深度了解。如何在现有资源情况下从艺术学理论视域下进行文化遗产教学,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艺术学理论视域下,以艺术人类学理论路径对潮汕文化遗产课程构建开展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注重美学价值及理论知识,以工作室为中心构建非遗美育课程体系

以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二级学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目前都有开设《艺术鉴赏》通识课程,这些课程都或多或少涉及潮汕民间美术和非遗,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搭建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实训、文化创意与设计实践、各类工坊等课程。其中以工作室(坊)为中心完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结合已有的工作室(坊)平台,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课程为课题,以潮汕非遗剪纸、内画、嵌瓷等非遗工艺作为课题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美学的意义在于发现美,非遗作品的视觉元素、图形结构、色彩体系、符号语言,在美学层面上都有丰富的解读,因此,从审美关系上重新解读非遗作品,在通识美育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对课程教学至关重要。潮汕非遗中传统美术工艺的造型语言、色彩关系、构图法则均有美学意义,更需要以艺术学理论视域,在通识美育教育层面进行充分挖掘。

(二)注重设计行为及文化现象,采取场域体验操作,参与非遗体验

潮汕文化遗产课程多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潮州嵌瓷、内画、潮阳剪纸等许多传统技艺美术,这些传统技艺美术都离不开非遗传承人日积月累的经验与研究,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文化,不能单独从课本理论中学习,而是要深入了解传承人的具体实践操作,不仅要在课程中系统学习文化遗产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更多体验非遗的活动。例如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到美术馆、文物博物馆、民宿、科学馆等相关的科研机构参观,通过对比、观看、询问、触摸、沟通等形式,了解其性质特点。

艺术人类学对不同艺术的研究有着具体的途径与策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相关的艺术放置于对应的社会环境当中。艺术与社会关系之间是存在具体联系的,不同文明社会所表现的艺术形态都有各自的不同。要理解特定的社会艺术,就需要将艺术与相关的社会性质相联系,同时,艺术应该和人类社会普遍命题相联系。人类社会的普遍命题,对艺术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同样具有社会性。最首要的是艺术人类学研究过程当中,应该要把艺术放在相应的民族志语境当中,民族志语境要求艺术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不能割裂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7]。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非遗课程的学习,应该有别于以往课程。非遗不只是课本中枯燥的概念,而是要“活态”传承。“活态”传承就要让这些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进行生产性保护。在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主要以田野考察、民族志、类型学和语境研究等作为基本的研究范式。这需要学生在课程中掌握一定的田野考察和民族志研究的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田野考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概念,便是建立在田野考察基础上。在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时,许多考古工作者和非遗研究者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更多地是采取走进田野、参与观察和场域体验的方式,完整地记录该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在与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与交流沟通中,掌握第一手材料,最终系统整理相关文献,进行理论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需要实践的工作,在潮汕文化遗产课程当中,保护也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之前,必须科学、全面、真实地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位、历史和存续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对具体文化遗产设立保护和研究的具体目标,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因此,在这样的课程中,需要学生外出参与非遗体验,观看非遗传承人的技艺。非遗的本质不仅仅是作品,更包括文化环境,还有非遗传承人民俗习惯,情感记忆及他们族群的集体意识。学生在深入调研过程中,以访谈、生活、交流等场域体验操作,有助于加深其对非遗技艺的认识与了解。

(三)注重课程在文化遗产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

以研究为前提的文化遗产学理论探索课程在潮汕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设中是必要的。这类课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史研究;二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传承或艺术体系的研究;三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状况的研究[8]。潮汕文化遗产多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大部分内容地域性较强且资料琐碎,未能在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设计史中进行充分详述。但课程构建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非遗传承人的记载,大多缺失系统理论总结,地方志及其他文献资料亦有缺失,唯有加深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方能填补这一类的空白。

综上所述,虽然高职院校对潮汕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开发方面的探索更多集中在区域文化特色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与实践,但在艺术学理论视域下,充分考虑课程构建所涉及的学科理论问题,对课程的前瞻性、科学性、严谨性至关重要。潮汕文化遗产分布地域广、区划多,而且类型差异大,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在考察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过程中,能够更为有效和客观把握其实质,深入挖掘潮汕非遗文化现象起源与成因,从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研讨过程中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了解本地真正的需求,为课程实践和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科学、稳定的来源。

猜你喜欢
潮汕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潮汕牛肉火锅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