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娟,陈诗雨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阐述劳动的价值,强调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2020 年3 月2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我们要教育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劳动精神。新时代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宝贵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 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推动者的主导作用,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基本内涵,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科学的劳动精神培育机制。
在劳动理念的认知和劳动行为的实践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孕育了伟大的劳动精神,劳动实践过程中折射出劳动精神内涵的三大主体:劳动思想,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劳动精神的内涵也得以丰富和充实,所以,新时代劳动精神不仅在内容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劳动观念,而且还彰显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与时代适应的创新性新理念,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了一种“劳动者至上、劳动者平等、劳动者可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在劳动思想、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上都体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特点,概括起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与一个人的行为有关。正确的思想不仅对人的行为有科学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首先体现在劳动光荣和劳动伟大的思想上。马克思通过分析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进一步地阐明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他明确地指出,劳动极大地创造了人,劳动也创造了历史,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价值源泉,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2]。劳动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区分开来, 实现了世界上的人对于自然界的统治[3]。
从劳动者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角度来看,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生产资料,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推动了人类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从劳动者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角度来看,劳动培养了人类的创造力,磨练了人类的意志,提高了人类的身体素质,人也在他们艰苦劳动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从一个纵向的角度来看,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历史,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被认为是由无数劳动者的艰苦劳动积累而成,从一个横向的角度来看,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都是来源于自身和他人的劳动, 物质生活的丰富需要无数生产者的努力和付出,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无数科研技术工作者的努力钻研,社会的安定和谐秩序需要武装军人和警察的维护,城市的清洁秩序需要警察和环卫工人的维护和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答全国劳动模范培训班时强调,劳动精神是最光荣的,是最伟大的,是最美丽的。这不仅是对于劳模班的殷切要求和希望, 更是对于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基本政治要求[4]。
态度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一种情感和心理倾向, 它不仅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而且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树立和端正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态度,是大学生认识和实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行为的基础和关键[5]。人是劳动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尊重劳动的基础上还要尊重劳动者本身,一方面,尊重劳动体现在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爱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行为都是尊重劳动成果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尊重劳动者既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肯定,也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要求。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优秀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无论劳动者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其本质都是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作贡献。劳动不仅可以创造历史,也可以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致力于激励和使每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劳有所得[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 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学习,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劳动实践能力来为自己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幸福生活、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首先一定要热爱国家,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自觉把实现个人的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劳动是实现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目前,我们正处在决胜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在我们党的科学领导下正努力为更好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和奋斗。这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劳动,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培育和弘扬劳动精神,严格实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落脚点主要是让学生践行辛勤劳动、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性劳动[7]。辛勤劳动指的是持之以恒的劳动, 具体表现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想要真正获取辛勤劳动的果实,就必须精心培育,持久养护,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一曝十寒。不少大学生在离开了老师和家长悉心督促的情况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缺少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更有甚者还缺少生活的自理能力。因此,要真正让广大学生实践辛勤劳动,就要坚定不移的努力培养好大学生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教育学生不仅要在科研学习上勤学苦练,还要在生活中掌握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以提高自理能力,积极地锻炼身体,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时代, 中国大学生奋斗的时代环境与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大不相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不再面临任何新的难题和各种困境,无论国家的发展时期和发展现状发生怎样的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要继续传承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积极地应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新机遇和新挑战。
诚实劳动,就是指脚踏实地付出和劳动。只有踏实的付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回报。诚实劳动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美好和梦想,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真正实现;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难题, 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真正破解;人类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脚踏实地铸就。当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的心态, 梦想着靠一夜之功成名,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加倍努力,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将实现个人的梦想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 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创造性劳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思维,二是创造性的行为[8]。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开拓思维,打破常规,用超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创新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创造性的行为就是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和创新思维,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大学是连接象牙塔和经济社会的重要纽带。学校始终担负着将学生教育和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学的教育经历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新时代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还对于学校,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认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路径之一就是劳动本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这不仅是为了让大学生公正地客观地看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个人幸福和与国家富强以及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将个人梦和中国梦进行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也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学会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时,懂得感恩。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 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参加劳动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意志是革命的旗帜和风帆。劳动精神培育有利于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强健的体魄,磨练强大的意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 培养优秀大学生这种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在参加劳动的实践中更好地看到人类社会事物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发展和形态,感受到劳动的过程之美、结果之美,并以此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审美修养和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含义丰富,意义深远。立德,就是高校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高校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手段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批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宏伟历史大任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为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根本遵循。高校教育要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在五育中,劳育具有综合育人的重要功能,它能够有效促进其它四育的均衡发展。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精神是劳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是劳育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二十五年劳动教育中,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学校劳动教育的弱化,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等原因,学生中还存在劳动认知不清、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很难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逐步形成的,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了高校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浇花之本在于浇心,育人之本在于育德,育德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 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储备新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不仅直接关乎我们党的事业承前启后、后继有人,还直接关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劳动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全国劳动人民的生命源泉。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经过七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将长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只有继续弘扬劳动精神,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兴则中国兴,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青年的奋斗精神是大学生青春最亮丽的精神底色,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的青春时期,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很好地代表着党和国家的价值观和精神姿态,因此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利于激励新时代学生昂扬向上朝气勃发,让他们向全社会展示出激情洋溢,锐意进取的青年风貌,向全世界展现出新时代中国蓬勃奋进的大国风采。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需要严格地遵循一定的基本教育原则,这也是由教育客观规律决定的。根据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新的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的原则。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始终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传统性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上,要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正确认知,让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劳动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传统性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方法上,要摒弃教条主义,用“以古为镜”的劳动精神教育思想和观念,从我国传统的精神培育方法中吸取有效的劳动精神和培育经验,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及时加以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培育效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这种现代性主要表现为:首先,要始终立足时代的要求,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我们培育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再次,劳动精神培育的内容要重点强调时代性,要始终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弘扬和继承勤俭、奋斗等优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还要强化诚实劳动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最后,劳动精神培育的方式要现代化、信息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博采众长听取学生的有效建议,采用更贴近他们生活方式和学习模式的培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成为劳动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总之,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坚持传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就是要在培育内容上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深入阐释劳动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在培育方法上,要坚持古为今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始终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劳动精神的培育不是针对某一个社会群体或者某一个人,而是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人,大学生只是劳动精神培育的其中一个培育对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性是自然界事物的一种共性,存在于一切社会事物中,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普遍性主要表现为:在劳动精神培育的目标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学校层面的、家庭层面的、个人层面的劳动精神培育都是为了帮助培育对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优秀劳动精神,促进培育对象的全面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劳动精神培育的内容上,各层面的劳动精神的培育共同坚持和倡导要激发培育对象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和情感,树立辛勤劳动、俭朴生活的态度,培养诚实劳动、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践行努力奋斗,勇于创新的行为;在劳动精神培育的内容和方法上,理论的宣传、环境的营造、模范的引领、实践的养成是各高校层面的劳动科学精神的培育共同适用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特殊在于:首先,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的主要代表人群,其专业知识能力综合水平和参与实践的能力相较于其他学历类型的人群较为出众,因此,应更加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劳动精神,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从不同院校类型的角度来看,高职高专、普通高校、双一流高校的大学生在学生的劳动能力整体素质培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从不同学历水平来看,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上侧重点不同;从不同年级来看,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模式、实践能力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应在把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征调整培育的内容、方法和实践形式,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元素和内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其中不仅蕴含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要使学生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形成对劳动精神的正确认知和情感认同,就必须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对劳动精神进行系统理论阐释和理论梳理,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奠定基础。除此以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实践是我们的理论和认知的基础和来源,脱离了实践谈理论认识是不切实际的。马克思强调过不是从观念出发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10]。劳动精神是对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的总结,因此,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应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来阐释劳动精神的内涵,挖掘劳动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一定的精神如果不能契合主体的需要,即使这种精神是被思想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劳动意识,也不一定真正能够被新时代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11]。首先要真正取得良好的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效果,就必须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敢于探索和尝试,且参与公益服务性劳动的热情高涨,因此,高校在进行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需要。最后,新时代大学生要从劳动精神的基本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到把劳动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结合自身经历并且反复地经历劳动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和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知,同样的,也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充分证明自身已经具备了劳动的精神和弘扬了劳动精神的强大现实性和力量。
一个人的思想是在社会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就要深入地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构建一个劳动精神的协同育人体系。第一,加强课程的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强调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全面地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重视劳动素质教育,五育并举,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劳动精神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围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狠下功夫。高校要将劳动精神注入劳育课程中,打造劳育金课。过去高校多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之中,看成学校德育的一个部分,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应更多地侧重于课程协同育人,不止仅仅是学校的劳育课、思政课,还有专业课和基础课,应把劳动精神教育渗入其中,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劳动精神素养;应鼓励优秀的教师“走出去”,用自己的劳动实践的经历充分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获得感。第二,加强家校教育协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劳动精神形成雏形的基础。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的宠爱,要求他们的子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对子女健康的劳动思想和习惯的培育,造成了部分的大学生仍旧始终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教育思想。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的养成需要培育,这就要求父母不仅思想上要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践行劳动精神, 在生活中要着力于培养子女的劳动意识和参与劳动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学校、学院和教师的联系,通过建立信息沟通的平台达到家校之间信息的互通,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倡议和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在家庭教育方面与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的方式协调统一,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教育效果。第三,加强社会的协同。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传播的高速推进和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众多的信息获取平台和信息交换渠道,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一个初步发展成熟的阶段,极易受社会和外界的影响,因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通过市面上大学生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微博、微信、贴吧、知乎等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弘扬劳动精神,以科学的劳动精神引领大学生正确的劳动思想的生成,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耳濡目染,牢固维护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思想[12]。
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基本条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环境营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密不可分,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也是新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精神典范,让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深入校园,与大学生进行亲密地交流, 向学生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和劳动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劳动精神的本质和内涵,端正积极的劳动态度,自觉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其次,高校要继续大力开展校园先进教师和学生模范的评选活动, 发挥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模范的带头作用。其一,先进模范教师的评选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 让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积极向先进教师和模范的岗位靠拢,提高其整体的教学水平和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还能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让大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其二,优秀学生的评选正如北大每年举办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年度优秀教学领军人物的评选活动,其先进个人可以跨专业,多人跨领域,这样的评选既是对于大学生的一种精神肯定,也是对于大学生的一种精神激励,更是能让大学生坚定信心,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自己学习的每一个专业和自己擅长的每一个领域努力奋斗,发光出彩。第二,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学习环境,杜绝不劳而获的现象,促使大学生心无旁骛,勇往直前。坚定大学生的劳动信念,让大学生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学生追求幸福生活,想要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并不冲突,但幸福不是靠空想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劳动才能获取。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环境营造,引导大学生端正劳动态度。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内涵丰富, 形式多样,其中主要包括:生活性的劳动、生产性的劳动、服务性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劳动不是单纯指简单的,重复的体力劳动,它还包括比较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人成长的各个时期和学习的各个阶段,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的都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点,因此高校落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工作应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基本特征前提下加以开展。首先,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培育模式应十分注意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保持紧密的衔接,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和螺旋式的上升趋势。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劳动的基础技能和知识为主要教育目标,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着重在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对劳动的基础认知和基本劳动能力,进而让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清洁自己的内务,爱护周围的环境,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自理能力等。因此,大学生劳动行为的培养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对生活性的劳动能力培育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生产性、服务性、创造性劳动的知识内容,培养在校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其次,高校针对不同的在校大学生和群体,要因材施教, 逐级递进。针对普通高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要继续致力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以致用的劳动能力,要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助推其劳动习惯的养成,组织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支农支教和勤工俭学等,以锻炼劳动行为能力。针对在校研究生,高校应更加侧重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科研写作能力,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 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更先进的技术培训指导,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多多地参与国内外的科研活动和竞赛,深入实地调研等,这不仅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最后,学校还要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将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的能力纳入学分考核系统,比如寝室内务、校园维护的参与情况等,将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能力纳入评优评先等级,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敢为人先,探索求真,自发地参与劳动,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快乐[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