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2021-03-08 02:53臧能义胡兵马生俊余松林朱乾隆袁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理念价值工程

臧能义,胡兵,马生俊,余松林,朱乾隆,袁勇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工程训练的活动开展来看,教学训练体系中往往会存在重视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而忽视人文教学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尽管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往往会存在人文知识匮乏和专业理论素质较低而影响高校工程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工程训练中,训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离不开硬件的支撑和软件的保障,工程训练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工程文化理念类似于计算机软件,只有在工程训练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得到工程训练的开展目的,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从这一层面来看,对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工程文化理念的概念内涵

工程文化是指人们在自然界环境中通过认识和应用客观存在的规律,并且在实践认识中对这一规律进行具体化或者物化的分析,应用到工程训练来实现和满足社会物质精神需要的一种根本性社会理念,是人类从事工程活动的重要思想记录,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沉淀[2]。详细来看,工程文化是由工程和文化两个概念组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在工程领域的集中表现,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以从核心价值层、生态环境层和实践物质层3 个层面进行全面认识。首先,核心价值层的思想价值观是工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训练文化对于指导形成的工程训练模式和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区别,这种在思想层面上存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决定了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方式的多样化表现;其次,生态环境层是工程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空间,在我国工程文化的形成环境中,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在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丰富和完善,才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工程文化;最后,从实践物质层面来看,工程文化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例如,建筑工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建筑物外在构成和特色布局等都是工程文化的集中体现,这种实践物质层表现形成的实体差异性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层的差异的影响。

2 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价值意义

工程训练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提升和强化大学生专业技能应用水平的重要实践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工程训练的重要认识和全面理解,从目前我国高校工程训练教育体系的开展过程来看,很多大学生还将其当作一个选修课程来看待,不仅没有重视工程训练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促进作用,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有待提升[3]。面对这种情况,在高校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既能够结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及时转化教育实践培训体系,促进现代化教育工程的创新化发展,也能够有效突出工程训练教育体系的人文情怀,帮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工程训练中去,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文化理论的迁移提供重要的实践场所和指导价值。综合来看,在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对于丰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内容建设,提升高校人才专业素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的特征表现

工程训练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提升和优化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训练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工程文化理念融入工程训练中去,能够从思想价值观的层面强化大学生对工程训练的深度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综合来看,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理念具有以下几个表现特点和本质特征。

3.1 实践性

工程训练作为一种课程实践活动,在推动高校教学体系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的教育体系中,工程训练中的文化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通过文化引导和知识迁移培养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工程训练的开展中形成较为深刻的文化理念和较为丰富的实践体验[4]。综合来看,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理念具有深刻的实践性特征,是体现工程训练本质价值和人才培养价值的重要基础,需要在文化理念的渗透过程中将实践性特征作为根本,不断提升和发展文化理念的本质价值,推动工程训练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良好发展。

3.2 综合性

工程训练涉及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是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迁移到实际应用的一个训练过程,因此,工程训练过程中的工程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是复杂、综合以及多种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一个状态,将工程文化理念融入工程训练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全面认识,也能够促进高校学生思维知识结构的有机构建,实现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和实践迁移,对于培养应用技能型的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3 价值性

工程训练开展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需求,体现人才的真正价值。因此,将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在工程训练的开展中能够充分体现文化的价值性特征。一方面,工程文化理念对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不仅能够指导工程训练的教学体系,还能够从思想教育层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工程文化理念的价值性特征还体现在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工程文化理念是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在工程训练文化理念上的集中价值体现。由此可见,在工程训练中渗透的工程文化理念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性,应当在体系构建和训练过程中将工程文化理念贯穿其中,充分体现工程文化理念的指导价值。

3.4 社会性

工程训练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需要通过相互协作来完成训练目标,因此,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对参与工程训练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一方面,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形成都需要项目内部不同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协作才能够实现,在社会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作为工程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教育,能够充分体现文化理念的社会指导特征;另一方面,工程训练中的工作具有系统性,与日常社会和生活实践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工程训练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社会生活开展才能够充分体现和推动工程文化训练的社会性价值,从而提升工程训练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水平方面的教育方向,为工程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4 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实践指向

4.1 以知识融合为载体鼓励学生主动实践

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工程文化理念形成的思想基础,作为教育载体,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够形成知识体系,发挥对工程训练的有效指导价值。知识是文化形成的根本来源,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与自身专业知识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需要既能够区别于传统的专业教学知识体系,也能够实现以工程训练为基础,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的综合文化体系,在实现知识关联性、层次性和融合性的基础上,能够将教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的系统思考和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5]。由此可见,在工程训练过程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要充分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生态文化环境比较的思考,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深度认识和理解。

4.2 以思维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实质上是对学生思维的培育,思维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工程训练的方方面面。工程训练过程中的文化理念渗透也着重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育,这里所述的思维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实践思维,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些思维在教学训练层面的深化培养不仅能够将工程训练具体化呈现,也能够推动学生逻辑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统一,推动学生社会性认知和实践水平的双向提升。

4.3 以方式方法为路径优化学生创新能力

方式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是体现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方式,在工程训练过程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也需要结合相应的方式方法来展开。一方面,要做好文化理念的设计工作,通过训练课题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教学提升对学生自主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和发展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操作以及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注重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实现工程文化理念的有机渗透[6]。

4.4 以制度建设为方向深化文化渗透效果

制度建设是工程文化理念的重要构成,在工程训练的开展过程中,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既能够推动训练项目的有序开展,也能够形成较强的程序性和目标性原则,使工程训练更好的体现文化理念价值。例如,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有学习制度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基础观念,也要有评价制度来促进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更要有安全制度来保障工程训练过程中各个操作程序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制度作为工程文化理念的有机构成,充分体现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价值。在制度建设完成以后,更要充分保障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制度建设和执行提升到教学管理和发展的根本高度来保障每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强化工程文化的渗透价值。

4.5 以精神建设为保障熏陶学生教育氛围

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构成,人类精神是人类通过学习如何做人的知识与思考,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自主验证而形成并内化为自身意识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体现了社会认知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精神建设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一方面需要提升工程训练的价值认识,在认识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工程训练的理解和实践,同时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的良好培养; 另一方面也需要构建与工程文化理念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育氛围,在训练和理念培育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培训来感受精神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效果。

4.6 以课程实践为连接促进理念迁移渗透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创新能力作为工程训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工程文化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通过课程实践来培养,因此,强化文化理念的渗透价值可以通过课程实践的方式来深化文化理念在工程训练中的迁移渗透价值。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工程训练过程中的实践设计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践课题,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价值获得,将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实践课题作为训练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训练经验的途径,以训练作品的集中展示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课程实践效果,从而体现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训练作为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教育环节,往往只注重实践教学而忽略人文精神的传递,而工程文化理念在工程训练过程中的渗透既能够培养学生在工程项目开展中的各种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也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巡礼中主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章流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况和职业道德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理念价值工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