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的思考

2021-03-09 12:51浙江省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317000徐海蓉卢昌彩潘清清
新农村(浙江)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黄鱼黄鱼网箱

浙江省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317000)徐海蓉 卢昌彩 潘清清

深远海养殖是指在远离大陆、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浮式养殖平台等装备,配套深海网箱、能源供给、物资补给、陆基保障等设施所构成,集工业化养殖、数字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保障于一体“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目前中国深远海养殖已遍布南海、东海、黄海。渔业是大陈岛的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小康大陈、现代化大陈的重要产业支撑。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和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亟需破题。

1.加快发展的战略考量

利用大陈岛深远海优质海水资源进行水产健康养殖,既是拓展外海养殖空间,优化养殖业布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水产养殖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1)加快“两个大陈”建设的重要产业大陈岛是浙江中南部沿海的外侧岛屿,由97个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礁组成,岛屿陆域面积14.96平方公里,滩涂2.09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15.51公里,拥有10~20米等深海域507平方公里。其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决定了发展渔业和海岛海洋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既是大陈岛特色产业和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又是发展海岛海洋旅游业中海鲜产品的来源渠道,休闲渔业和休闲养殖更是海岛海洋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大有可为。

(2)拓展渔业保稳保供的重要空间渔业作为“菜篮子和保障粮食安全重要组成,赋予了保稳保供的新任务。椒江是浙江省重点渔业县(区),捕养比91∶9。随着渔船“双控”和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制度的深入实施,海洋捕捞将继续实施“减船减量”,椒江口陆基和滩涂因工业化、城市化也将退出海水养殖空间。相对大陈岛近海海域,深远海将是海水养殖拓展的广阔空间。据测算,大型养殖工船单船 产 量2 400~5 000吨、单位功率产量8~16吨鱼/千瓦、单位油耗产量2.4~5吨鱼/吨油、单位人力产量80~160吨鱼/人,分别是远洋 捕 捞 的6.9~7.4倍、6.6~13倍、3~6倍 和2.8~5.7倍,是渔业“藏粮于水”和保稳保供的潜力所在。

(3)提供优质水产品的重要途径大陈岛外侧海域离岛近、物资保障易、水体交换快、养殖容量大,具有发展深远海养殖天然条件,是浙江不可多得的深远海养殖区域。加快发展大陈岛深远海养殖,顺应了海水养殖从陆基—滩涂—浅海—深远海发展的规律,可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深海营养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

台州湾外侧的大陈海域,受冷暖流交汇,潮流畅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盐适中,大陈岛是浙江省“两湾一岛”(三门湾、乐清湾、大陈岛)最佳养殖场所之一。加快大陈岛深远海养殖发展具备政策优势、技术积累、经营策略等诸多现实基础。

(1)政策优势椒江区高度重视大陈岛海水养殖,明确以创建大陈镇黄鱼特色产业强镇为抓手,创建全国领先的大黄鱼深水生态养殖基地。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对深远海养殖的固定资产兜底补助50%,最高补助额2 500万元。高度重视招商选资,已经吸引青岛国信的养殖工船落户大陈岛深远海。建立养殖保险机制,对参加大黄鱼养殖保险的,最高给予保费总额65%、区财政最高30万元资金补助,最大程度降低养殖自然风险。

(2)技术积累大陈岛已形成大黄鱼养殖集群,2019年规模化养殖企业有13家,养殖基地8处,大型铜围网养殖区5处,深水网箱710只,养殖水体102.55万立方,年产量6 000多吨,年产值4亿元,名副其实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浅海铜网围栏养殖大黄鱼之都。成立台州渔业领域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了大黄鱼苗种优选、新品培育、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养殖病害与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有效利用深层海区域的温水,解决黄鱼过冬问题;采取将养殖平台下潜10米以下水域,避免超强台风对养殖毁灭性影响。

(3)经营策略 全面实施品牌化经营、组织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大陈黄鱼品质和品牌附加值大幅提升,形成“黄鱼+旅游”“黄鱼+电商”等系列营销模式。成功注册“大陈黄鱼”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评为省名牌产品,成功入选“省符号旅游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浙江最具历史价值十强品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等荣誉。制定大陈黄养殖标准和品质标准,成立了区大陈黄鱼行业管理协会,培育市农业龙头企业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4家、企业8家。

3.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

(1)工程装备欠先进深远海养殖依托于海上养殖设施的工程化水平,我国海上养殖设施的工程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研究亟待开展,如多功能专业化养殖工船的构建、深海大型网箱设施研发及能源保障、专业化养殖装备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等都需要破解,大规模推进深远海养殖既不现实,也有风险,只能随着工程装备进展,实施“小步慢跑”、循序渐进。

(2)科技支撑欠有力深远海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一次革命,需要养殖科技进步为支撑。大陈岛虽是大黄鱼的重要产地,但缺乏对深远海养殖大黄鱼系列研究,如对深海养殖的大黄鱼抗病能力、摄食行为、生长繁殖、检测检疫等需要跟踪研究,对饲料研发、环境监测、产品保鲜等配套技术有待跟进。

(3)养殖经验欠丰富大陈岛刚引进青岛国信养殖工船进行试养,尚未积累成熟操作流程和相关经验,也尚未抵御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况且深远海养殖不光是养殖工船模式,单住半潜养殖网箱、半潜蜂巢养殖网箱、铰接式网箱平台等都未经过试养实践,适合大陈岛的深远海养殖经验基本空白。

(4)本土企业欠强壮深远海养殖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新兴产业,需要有较大养殖企业为依托。目前,大陈岛近海养殖发展很快,但深远海养殖涉及能源供给、物资补给、陆基保障等,涉及工业化养殖、数字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保障,涉及“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更需要引入大型龙头企业,来支撑规模化生产方式,支撑抗风险能力。

4.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坚持对外引进和本土培育并重,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养殖经验,全面构建“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渔业生产新模式。

(1)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养殖布局站在加快“两个大陈”建设高度,统筹陆海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坚持近海、深远海养殖资源“一盘棋”,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研究扶持政策,科学编制大陈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深远海发展区域和规模,配套安排陆域工厂化养殖设施、育苗基地、越冬暂养设施、冷链物流基地、黄鱼交易市场、渔家乐设施、养殖专用码头等上下游产业链。

(2)实施科技攻关,创新养殖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孵化器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开展大黄鱼苗种优选、新品培育、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养殖病害与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创建养殖工船环境控制、深海巨型网箱养殖技术,研究深远海养殖数字管理,构建基于生长模式的工业化养殖工艺和技术体系,培养深远海养殖人才队伍,促进大陈岛深远海养殖产业集群发展。

(3)加大招商选资,做大产业规模采取试点先行,探索深远海养殖发展技术路线图和实操经验图,尽可能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积极吸引各种资本参与深远海养殖项目的投资,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和引领作用的工商资本、养殖龙头,提升深远海养殖的规模和层次。善用扶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机制,通过财政、金融杠杆撬动和促成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推动近海养殖向深远海转移,促进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4)推动链式发展,提升养殖效益加快深远海养殖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推动种苗培育、饲料供应、养殖生产、加工物流相互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拉长增收链,推进全链条一体化。用好“大陈黄鱼”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品牌称号,将深远海养殖黄鱼打造成金名片。充分运用品牌效应,加强与知名超市、酒店、电商平台的合作,鼓励网络直播带货,发挥大陈黄鱼的网红效应,提升深远海养殖效益。

(5)开展技术交流,深化养殖实践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借鉴各类设施养殖的经验,逐步提升工程装备、大型网箱设施和养殖平台,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实现集中控制、远程操控、机械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把深远海养殖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猜你喜欢
大黄鱼黄鱼网箱
一期一会黄鱼馔
温州市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品质特性研究
一期一会黄鱼馔
大黄鱼的前世今生
基于CNKI数据库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一期一会黄鱼馔
一期一会黄鱼馔
宁德大黄鱼产业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