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翻译:时代意义与实践难点

2021-03-15 08:44方菁郭继荣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

方菁 郭继荣

【摘要】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多元文化互联互通、命运与共的趋势不可逆转。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跨文化翻译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彰显语言应急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多元行为主体应在尊重差异、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坚守文化自信,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精选翻译内容,丰富翻译策略,拓展传播媒介。唯有协调好跨文化翻译多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关键词】 跨文化翻译  文化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23.01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交融的大势不可逆转。以跨语言、跨文化为基本特征的跨文化翻译具有促进文明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话语权、传递中国智慧的时代意义。跨文化翻译以行为主体间的理解、合作和对话为基本出发点,以统筹协调行为主体与媒介、环境、信息等传播要素的相互关系为着力方向,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国际视野,走向人类共同的未来。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翻译行为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界逐渐意识到翻译不仅是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际转换,还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人类学家较早关注到了翻译行为的跨文化传播属性。美国解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倡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文化差异,使用“深描法”向他者文化成员深度阐释地方性知识。[1]也有学者指出,跨文化翻译之所以成为长期困扰人类学家的问题,是因为人们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面对的是异质且动态变化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系统。[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将翻译视作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借鉴跨学科的理论探究翻译的交际属性以及内在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破解跨文化沟通障碍,优化完善翻译策略,进一步提升中华文明对外传播效果,加快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模式。

跨文化翻译的时代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使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依存关系不断加深,语言与文化的互联互通为增进各国相互理解、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基础。跨文化翻译行为凸显了语言的文化属性和交际功能,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守护文化多样性,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随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不断碰撞、对话与融通,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跨文化特征的传播现象。美国翻译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指出,翻译研究“跨文明转向”的关注焦点不是单一文明的中心,而是多种文明之间的间隙与关联。[3]在跨文化交际的现实需求下,翻译已经发展成为基于语言和跨文化两个层面的交往行为,其不仅是面向源语文化的语言转换行为,更是面向目标语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行为。

自古以来,跨文化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翻译高潮都伴随着文明的对话。翻译行为是汲取他者文化成果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曾经繁荣一时的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给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字、艺术绘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发生在明末清初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以科学技术、哲学、宗教等西方文明成果为译介内容,将翻译视作一种“会通”的途径;第三次翻译高潮则偏重对西方自然科学和近代工业文明成果的译介,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与前几轮翻译高潮注重“引进来”相比,进入21世纪的跨文化翻译行为以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主要目标,具有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典籍成为中译外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肩负了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责任。

有助于提升國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种承载文化信息的表述方式,跨文化翻译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及构建国家形象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所谓“翻译之为用大矣哉”[4]。翻译具有的国家形象建构功能可溯源至语言的行事功能。从“言语即行动”的层面出发,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不只是反映客观事实的工具,也具有建构客观现实的功能。从译文中的原文形象,到目标语文化中的源语文化形象,乃至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都离不开跨文化翻译的形象建构作用。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塑造中国形象,有效引导受众,提高中国在跨文化交际场域中的国际话语权,是跨文化翻译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面对当前我国的话语权困境,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构建话语权的“利器”,隐喻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场域中,是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的具象载体,发挥着传播执政理念、引导公共舆论、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作用。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中蕴含着许多饱含文化信息的隐喻表述,例如,为中小企业互通有无、洽谈项目架起“鹊桥”,筹备工作赢得“开门红”,我们愿借共建“一带一路”“东风”,等等。译者应选择恰当的跨文化翻译策略,通过隐喻形象生动地塑造中国对外开放、包容、积极的大国形象。例如,对于“风雨”“彩虹”“桥梁”“黎明”“轨道”等目标语和源语共享的政治隐喻,应尽量使用直译法保留并移植这些隐喻表达,从而再现中国领导人独特的话语风格和领袖形象;对于文化异质性较强的隐喻表述,为提升受众的可接受度,应使用意译法舍弃形式而保留原文含义。“话语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非对立关系,二者有冲突但并不对立,一定条件下还可达到有机统一。”[5]政治隐喻的跨文化表达应该在世界性与民族性、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性、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之间找到平衡点。秉承“中国特色、世界表述”的宗旨,以目标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述方式来译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争取话语主动权具有战略性意义。

猜你喜欢
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中国南海维权行动中的国际话语权研究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关于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