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口的流动转变(1995—2005)
——基于不同学历人口的比较

2021-03-19 10:54冯乐安
开发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流入地高学历东北地区

冯乐安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兰州 730070)

提要:通过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动状况分析,发现2000年前后东北人口流动发生了明显转变,非高学历人口与高学历人口流动存在明显差异,在流入地分布、流动规模、流动距离、流动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整体来看,东北人口流失是分梯度的,人口流失状况从北到南有所缓解。东北人口流失问题,不在于其流出人口规模较大,而关键在于其流入人口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状况要早于人口流失,并且更为严重。未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发展依然面临持续流失的严峻挑战,应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东北人口流失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遇困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人口和劳动力流失问题日益凸显,引发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流失现象是人口迁移流动呈现出的一种结果,随着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塑造21世纪中国人口大格局大发展态势的主要力量将是人口的迁移和流动[1]。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迁移流动是整个国家人口发展格局变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影响我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2]。

对人口研究而言,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人们对于人口的数量问题往往非常敏感,而关于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问题关注较少[3]。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不同人群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存在差异。高学历人口是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学历人口和非高学历人口的流动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人口流动的研究范式。

东北人口流失问题是21世纪初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在此前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东北一直是人口净迁入地区[4]。本文希望对21世纪初东北人口流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流动转变的角度重新审视东北人口流动问题。拟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有怎样的变化趋势?不同学历的人口流动是否存在差异,有怎样的差异?

二、文献述评

从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代,汉族居民就在辽河流域建立辽东、辽西两郡,并建造了燕长城、燕障塞,以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汉民族大量移入东北,是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的事。1881年,东北全境总人口还不过455万人;到1981年,已增加到9 000万人,100年中人口增长近20倍,净移民数高达6 000万之多[4]。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不仅在中国是少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东北地区人口变动主要是由迁移流动引起的,人口净流出是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的生育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3省的生育率均位列全国后五位,在生育率和死亡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迁移流动成为影响东北地区人口态势的重要因素[5]。

从已有研究来看,东北人口在21世纪初不断流失。有学者指出2000年以来,东北出现人口持续流失现象,并在不断加剧。2000—2015年,东北3省人口出现持续流失,并且不断加剧。特别是2010年以来,东北地区年均净迁出人口达27.38万人[6]。东北3省中,黑龙江人口流失最为严重,其次为吉林和辽宁。

尽管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的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东北3省并不是我国人口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东北人口流失的关键问题在质量和结构方面,例如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口的流出包括了数量与素质的双重外流特征,中小城镇对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偏弱等[6-7]。

总体来看,围绕东北人口流动议题,有大量文献进行了探讨,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较为遗憾的是,在已有关于东北人口研究中,大量研究只关注到东北人口的流失现象,着重分析了东北人口流失规模,而对于流动方向、流入地分布、流动距离等问题有所忽视。此外,已有研究缺乏从全国视角审视东北人口流失问题。不仅如此,已有研究大多将东北人口流失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忽略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流动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人口流失的界定

从人口迁移流动的分析方法来讲,一般有两种方法来讨论人口流动。一种是“普查前某时刻居住地法”,即通过分析人口普查前某时刻被调查者居住地与现居住地的异同,来判断人口是否发生了迁移流动,通过这种方法界定出来的人口一般被称为“迁移人口”;另一种是“人户分离法”,即通过分析人口普查前某时间段(半年以上)被调查者户籍所在地与现居住地的异同,来判断人口是否发生了迁移流动,通过这种方法界定出来的人口一般被称为“流动人口”。

本文讨论的人口流失,即人口学研究中所讨论的人口净流出现象。由于高学历人口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相比于非高学历人口,更容易在流入地落户,因此以户口是否在居住地来分析人口流失现象,特别是人才流失现象,会造成一定的偏误。考虑到这种现实情况,本研究采取“普查前某时刻居住地法”来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问题。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问卷中,都问到了“五年前常住地”这个问题,根据被访问者回答“省内”或“省外”,可以区分出其在5年内是否进行了跨省流动。在识别出样本是否进行了跨省流动后,再结合样本的现居住地,来判定人口的流动方向。通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研究1995—2005年10年间,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状况。根据问卷中“受教育程度”,本文将人口划分为非高学历人口和高学历人口,并进行比较。其中,非高学历人口指的是具有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口,高学历人口指的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东北地区人口和人才流失状况,本文去掉了在读学生样本。因为在校学生的流动状况会对人口流动,特别是高学历人口流动产生较大影响,而实际上这部分人真正的流动方向在毕业后才会体现出来。根据问卷中“学业完成情况”,以“毕业”人口为研究对象①。对数据处理后,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只呈现了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并未推算总体。而且,鉴于东北人口流失问题备受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东北流出人口。

表1 1995—2005年东北流出人口样本

(三)理论适用

在讨论迁移流动议题的经典文献中,泽林斯基(Wilbur Zelinsky)提出了著名的流动转变理论,对于迁移流动相关研究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8]。流动转变理论综合了人口转变理论和迁移流动理论,认为流动是现代化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迁移规模和迁移率都会随着时间而增加[9]。

流动转变理论是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包括具体的假设,还总结了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人口流动转变阶段。国内研究中,对于流动转变理论的关注相对有限,缺乏对流动转变理论的细致分析,以及与国内实践的紧密结合,只有部分学者对流动转变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10-11]。

泽林斯基指出在流动转变的不同阶段,与流动相关的各种要素都会发生变化,甚至人口流动内部不同群体也会产生分化[8,10]。本文尝试从泽林斯基的流动转变理论出发,通过对不同学历人口在流入地、流动规模、流动距离、流动模式等要素的比较,全面分析东北人口流动的转变,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

四、东北人口流动转变

(一)流入地转变

1.非高学历人口

从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主要分布来看,1995—2000年,非高学历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出地有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见表2)。同时,东北地区内部人口跨省流动也比较活跃,辽宁吸引黑龙江和吉林的流出人口比例较高,占到东北流出非高学历人口的21.7%。同时也注意到,吉林和黑龙江也分别吸引了其余两个省份一定比例的人口。

表2 1995—2005年东北流出人口分布

2000—2005年,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的主要流出地为天津、北京、山东、广东等地(见表2)。与2000年相比,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的主要流出地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从东北地区内部来看,辽宁仍然保持着对黑龙江和吉林人口的吸引优势。相比而言,黑龙江在人口吸引方面呈现出弱化趋势,对辽宁和吉林的人口吸引力明显下降。

总的来看,1995—2005年,东北地区流出的非高学历人口中,主要表现为集中于周边省份向邻近的特大城市不断集中。例如,1995—2000年,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入北京和天津的比例都在6%以下;而到2000—2005年,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入北京和天津的比例都在10%以上。

2.高学历人口

1995—2000年,从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的流出地来看,广东、北京和山东是最为重要的流出地,相比而言东北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流动并不明显(见表2)。尽管在这一时期,辽宁对吉林和黑龙江的非高学历人口具有很大吸引力;但对这两省高学历人口的吸引却比较有限,在东北跨省流出人口中,只有6.8%的高学历人口流入辽宁。

2000—2005年,从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的主要流出地来看,北京、广东、上海、天津等超大城市占据了明显优势(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在这一时期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东北高学历人口流入山东的比例紧随上述4个地区。

总的来看,在2000年左右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出地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1995—2000年主要流向广东和北京,转变为2000—2005年全面向特大城市集中。1995—2000年,东北流向广东、北京、上海和天津的高学历人口占到全部流出人口的44.7%;而到2000—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5%,东北流出高学历人口向特大城市集中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东北人口流动确实与山东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2000—2005年,流入山东的东北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仅次于天津、北京(见表2)。这一特点,在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动方面也有体现,表明山东对东北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相比而言,东北地区的流出人口与上海的联系就显得不太密切,特别是在非高学历人口流动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即便是在2000—2005年,流入上海的东北人口比例要明显低于北京、天津和广东。

(二)流动规模转变

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规模,特别是人口净流出情况,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陆续有学者进行了探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东北人口流失这一趋势基本达成了共识,只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在流失规模上存在一定分歧[5,8]。本文通过对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估算,得出1995—2000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规模在45万人左右,其中净流失人口在20万人左右;2000—2005年,东北地区流出人口规模在150万人左右,其中净流失人口80万人左右,与已有部分学者的估算比较相近[6-7]。

1.非高学历人口

根据表2经过按比例推算,1995—2000年,东北流出非高学历人口约为64.9万人,其中东北内部流动24.6万人,东北流向其他省份40.3万人;2000—2005年,东北流出非高学历人口约为163.7万人,其中东北内部流动49.2万人,东北流向其他省份114.5万人。从占百分比看,1995—2000年,东北流出非高学历人口中,东北内部流动占到37.9%,东北流向其他省份占到62.1%;2000—2005年,东北流出非高学历人口中,东北内部流动所占百分比为24.9%,东北流向其他省份所占百分比为75.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内部人口流动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流向其他省份的比例不断上升,东北人口外流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2.高学历人口

根据表2经过按比例推算,1995—2000年,东北流出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口约为14.3万人,其中东北内部流动2万人,东北流向其他省份12.3万人;2000—2005年,东北流出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口约为33.2万人,其中东北内部流动2.5万人,东北流向其他省份30.7万人。从所占百分比来看,1995—2000年,东北流出高学历人口中,东北内部流动所占百分比为9.2%,东北流向其他省份所占百分比为90.8%;2000—2005年,东北流出高学历人口中,东北内部流动所占百分比为6.4%,东北流向其他省份所占百分比为93.6%。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高学历人口外流趋势进一步提升,外流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学历人口。

综合来看,相比于非高学历人口,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的外流趋势更为明显。即便是在2000—2005年,东北地区内部之间的非高学历人口流动比例还能达到24.9%,接近占到东北流出人口总体的1/4。而这一时期,东北3省内部高学历人口流动的比例只有6.4%,显示出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大量流失的特点。

(三)流动距离转变

1.非高学历人口

从流动距离来看,1995—2000年,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接近40%是在东北地区内部流动,最主要的流入地是辽宁。在东北外部,主要集中于邻近的省份,包括山东、河北和内蒙古等地,流动距离相对较短。2000—2005年,东北地区的非高学历人口流动有所变化,东北内部流动比例有所降低,流向外部省份的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远距离流向广东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见表2)。

2.高学历人口

从高学历人口的流动距离来看,1995—2000年,主要的流入地广东、北京和山东,流动距离明显比非高学历人口远,而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2000—2005年,东北高学历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为北京、广东和上海(见表2)。尽管流动格局基本维持原有的局面,但是流向广东、上海的比例进一步增加,高学历人口远距离流动的规模明显上升,流动重心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

总的来看,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的流动距离明显大于非高学历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重心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倾斜。而且也注意到,尽管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入上海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入上海的比例相对较高,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显示出,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人群,在流入地选择上存在差异,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远距离流动,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化的特征较为明显。

(四)流动模式转变

1.非高学历人口

人口流动选择指数(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流动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以色列学者罗伯特·巴奇(Roberto Bachi)1956年提出的,国内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应用过这种方法[12-13]。人口流动选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Iij为流动选择指数,Mij为流出地i流向流入地j的人口数,Pi为流出地i的人口数,Pj为流入地j的人口数,Pt为全区域总人口,K为常数,一般设为100。如果Iij大于100,说明流出地i的人口选择流向流入地j的趋势强于全区域平均水平;如果Iij小于100,说明流出地i的人口选择流向流入地j的趋势弱于全区域平均水平②。

通过对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和高学历人口流动选择指数的计算,笔者注意到,1995—2000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出选择指数并不高,表明在该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出状况还不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人口流入选择指数却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2000—2005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出选择指数有所上升,其中黑龙江的人口流出选择指数开始超过100(见表3)。而且,东北地区人口流入选择指数继续降低。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动选择指数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的人口流失问题,并不在于其流出人口的规模大,关键在于其流入人口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并且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规模的差距还在不断增加。

2.高学历人口

对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动选择指数的分析表明,1995—2000年,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出选择指数相对较高,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2000—2005年,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出选择指数开始处于整体较高水平。同时,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入选择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黑龙江,高学历人口流出选择指数达到152.52,而高学历人口流入选择指数只有16.24(见表4)。

表3 1995—2005年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动选择指数

表4 1995—2005年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动选择指数

可以看出,2000年之前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并不突出。但是2000年之后,东北人口流失问题有所加剧。相比而言,东北高学历人口流失状况在2000年之前就已经较为明显,并且在2000年之后进一步加重。总的来看,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早于人口流失,并且人才流失趋势一直有所延续。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的比例不断降低(见图1)。

图1 2014—2017年东北“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比例

从更为长远的眼光审视东北人口问题,可能会帮助我们获得新的认识。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在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东北人口数量从大约445万人迅速增加到约9 000万人,人口总量增加了20.2倍(见图2)。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迁移流动是最为重要的原因。相比而言,东北人口流失问题进入21世纪才逐渐凸显出来。

图2 1881—2015年东北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人口学家科恩曾经指出,一个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不仅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也是人口选择的结果。因此,对于特定地区,其人口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也是不确定的[14]。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东北人口流失问题也有启发意义。从人口发展规律来看,东北地区在经历了长期大规模迁移流动为主的人口增长模式后,出现人口流失现象,说明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出现了新的转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应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种变化。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泽林斯基的流动转变理论出发,通过对1995—2005年东北地区不同学历人口在流入地、流动规模、流动距离、流动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呈现了东北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发现1995—2005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发生了明显转变,非高学历人口与高学历人口流动存在明显差异。

从流入地分布来看,东北地区流出的非高学历人口,主要从集中于周边省份向邻近的特大城市不断集中;高学历人口流出地从广东和北京,转变为全面向特大城市集中。从流出规模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非高学历人口内部流动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流向其他省份的比例不断上升,东北人口外流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相比于非高学历人口,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的外流趋势更为明显。

从流动距离来看,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动距离有所延长,流向距离较远的广东地区的比例有所上升,流动方向进一步向东南倾斜;东北高学历人口的流动格局基本维持原有的局面,流动重心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特征更为明显。从流动模式来看,东北地区人口流出选择指数不断升高,而人口流入选择指数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东北的人口流动确实与山东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特点在东北地区非高学历人口流动和高学历人口流动方面都有体现。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状况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流入地分布、流动规模、流动距离以及流动模式方面,而且在人口流动的不同群体——非高学历人口和高学历人口之间也有明显的体现。尽管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紧密相连,在地缘、历史以及文化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整体来看,东北人口流失是分梯度的,人口流失状况从北到南有所缓解。黑龙江人口流失始终最为严重,而吉林、辽宁的人口流失问题相对较轻。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的人口流失问题,并不在于其流出人口的规模很大,而关键在于其流入人口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状况要早于人口流失,并且这种趋势一直有所延续。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的比例不断降低。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受数据限制,未能对东北人口流动进行更长时期的分析,期待后续数据开放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

可以预知,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还会面临持续严峻的挑战。当然,从人口发展的规律来看,东北地区在经历了长期大规模迁移流动为主的人口增长模式后,出现人口流失的现象,表明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应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东北人口流失问题,通过不断加强对人口迁移流动发展规律的研究,提升对东北人口流失问题的认识。从长远来看,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整合好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进一步吸引人口流入,加快转型升级,可能才是解决东北人口流失问题的根本途径[15]。

注 释:

①除了“毕业”“在校”外,“学业完成情况”还有“肄业”“辍学”和“其他”,由于这部分人口数量很少,2000年时只有0.16%,2005年时只有0.58%,因此未对这部分人展开单独分析。

②为了减少文章篇幅,具体计算过程略。

③部分高校没有给出全校毕业生的分地区就业比例,用当年硕士毕业生就业比例替代。

猜你喜欢
流入地高学历东北地区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