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乳房瘘管的处置与防范思考

2021-03-27 20:29刘占龙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施术瘘管牦牛

刘占龙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夏河 747199)

牦牛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饲养畜种,在当地生产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大都采用野外放牧的饲养方式,生存条件恶劣,在觅食过程中受到凸起异物侵袭,造成外伤的情况时有发生[1]。乳房是牦牛比较娇嫩的体外组织,易受外界树枝、石块、荆棘的刮擦,发生乳房外伤的几率较大,如伤口较大、发现不及时,极易引起乳房瘘,造成牦牛乳房功能散失,严重者继发败血症,导致死亡。乳房瘘通常多发生于泌乳量大的奶牛和黄牛,在牦牛上发生乳房瘘的现象不多见。但是受饲养管理条件和牦牛性情、体格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牦牛发生乳房瘘的频率和处置难度要远远大于黄牛和奶牛,在临床上兽医大多选择放弃治疗,严重影响着牦牛乳房功能的发挥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本文就一起牦牛乳房外伤引起乳房瘘的处置过程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就防范措施和处置体会进行思考,以期为加强牦牛乳房系统疾病的防控提出了一定技术参考。

1 病例介绍

2019年3月12日接到桑科乡一农户电话“其饲养的4岁牦牛今早的查看放牧情况时腹乳房处有血迹,并伴有乳汁,自行查看发现乳房上有伤口,要求诊治”。接到电话后,笔者随机赶赴农户家进行正常诊治。初步检查:患病牦牛为1头6岁牦牛,体温38.6 ℃,体重1 000 kg,呼吸正常,腹部乳房处被毛凌乱、有血迹和乳汁。之后畜主将牦牛拉到了桑科乡兽医站的保定栏内进行了详细检查,经查,乳房触诊有痛感,在乳房前乳室有一直径0.5 cm的瘘洞,瘘洞血液和乳汁流出,确诊为乳房瘘。

2 处置经过

受牦牛体格庞大、被毛长、性情暴躁和野性强的影响,相比黄牛和奶牛的乳房瘘处置要复杂的多,故应在妥善保定的基础上,先进行乳房区域被毛的剔除、根据体温状况进行抗菌消炎、局部清洗、外敷中药制剂的方式进行乳房瘘的处置。

2.1 保定剪毛

将牦牛由畜主牵至六柱栏,一人牵住牛头肌肉注射盐酸赛拉唑注射液5 mL,待牦牛躁动停止、情绪转为正常时保定下腹带、前后腹带。保定完成后局部剪毛,并剃去乳房瘘管周边的被毛,用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进行乳房瘘周围浸润麻醉,防止瘘管清理过程中牦牛疼痛,影响处置效果[2]。

2.2 局部清创

徒手将患瘘管一侧乳室内的乳汁挤净,用外科刮勺深入瘘管内,清理瘘管内异物和坏死组织。清理完成后用注射器吸入双氧水去掉针头用针筒接针头端深入瘘管内进行冲洗,双氧水在瘘管内冲洗停留10 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冲洗完成后再瘘管内放置消毒纱布条引流,用碘酊在瘘道外周及引流条上消毒,每2 d更换1次引流条,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瘘管。连续更换3次引流条后,停止放置引流条,让其自由生长。

2.3 中药外敷

瘘管清理完成后,在乳室周围用白及膏每日涂抹外敷1次,连续涂抹外敷5 d,促进乳室内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利用白及膏褐色的颜色保护,防止蚊蝇在瘘道及引流条上产卵,造成瘘道愈合困难。

2.4 抗菌消炎

完成清理后用安痛定注射液20 mL,青霉素钠1 600 IU混合后肌肉注射,连用3 d,控制瘘管生长愈合过程中引起的炎症反应[3]。

2.5 及时护理

关注牦牛饮食状况,每日定期测量体温,防止感染[4],对于患瘘的乳室正常人工挤乳。及时清理乳房瘘管周围的血痂、异物,便于促进伤口的正常生长。

3 规范处置牦牛乳房瘘的思考

通过采取上述处置措施,7 d后该牦牛乳房瘘道外周疤痕形成,触诊诊治乳室未发现硬结和脓汁淤积,且泌乳正常,诊疗康复。但是受地域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影响,在甘南藏族地区牦牛发生乳房瘘的病例不在少数,且大多因诊治不当丧失泌乳能力、均采取淘汰处理,经济效益严重降低。为有效防范牦牛乳房瘘的发生,有效妥善处置病牛,在今后的生产实践和诊疗处置过程中还应注重放牧条件的排查、及早发现乳房外伤、突出处置前的保定、优化饲料配比配制,防止乳房外伤引起乳房瘘的发生。

3.1 注重放牧条件的排查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牦牛养殖均采用野外放牧的方式,在冬春季人工补饲的饲养方式,在野外放牧期间,受草场灌木、石块等外突异物的影响,发生乳房外伤的现象在所难免,为此要强化放牧条件的排查,注重草场尖锐石块、荆棘灌木生长状况的摸排,对于有条件清理异物的及时进行清理,无条件清理的杜绝在上述区域放牧,防止放牧过程中异物刮伤引起乳房外伤造成乳房瘘的现象发生。采取精细化饲养管理,摒弃自由放牧的饲养方式,在提高牦牛生长性能的同时降低外伤引起疾病的发生。

3.2 及早发现乳房外伤

乳房外伤是引起牦牛乳房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高度重视牦牛乳房外伤的排查,在定期进行牦牛乳房健康状况的检查,防止检查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乳房瘘的发生。同时密切关注泌乳牦牛的饲养管理,对于拒绝犊牛哺乳、下腹部被毛有血迹的,立即进行详细检查,确系乳房炎的立即停止放牧,采取单独隔离进行乳房炎的针对性治疗。同时强化哺乳牦牛的日常管理,在泌乳期采取佩戴乳罩等方式,降低外界尖锐物体刮伤乳房的发生频率。

3.3 突出处置前的保定

良好的保定措施是牦牛乳房瘘取得诊治处置效果的重要前提,受牦牛性情暴躁、体格大、野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兽医临床外科处置过程中因保定不当造成兽医从业人员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为此要采取药物措施,联合应用盐酸赛拉唑等镇静药物镇静和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的方式进行牦牛外科处置前的保定[5],且在施术前要用针刺施术区域,确定牦牛无疼痛反应时,尽快施术,防止因麻痹大意造成保定不当引起处置失败和兽医人员外伤。在找不到盐酸赛拉唑注射液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使用静松灵注射液,但是不论是选择盐酸赛拉唑注射液还是静松灵注射液,均要在四柱栏内进行,并且做好下腹带、前后腹带的保定,防止施术过程中牦牛突然卧倒,造成施术不便。

3.4 优化饲料的全面配比

受饲养方式的影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牦牛的饲养饲料供应均不全面,在饲料中维生素普遍缺乏,乳房外伤的发生除与外界尖锐物体刮伤有关之外、还与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细胞脆性增强有关。为此要高度重视饲料的配合应用,提高饲料中全价性,在夏秋季及时进行配合饲料的补充、秋冬季进行青贮饲料的补充,合理搭配日粮组成种类,提高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增强皮肤组织抵御外界因素侵袭的能力,加快伤口组织愈合[6]。

猜你喜欢
施术瘘管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以石养腧
跟着牦牛去巡山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