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2021-03-28 17:32顾建辉贾永男魏清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海曲池荨麻疹

顾建辉 贾永男 魏清琳*

1.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省皇甫谧针灸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反复发作,以皮肤瘙痒为主,病程超过6周[1],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仅仅只能暂时控制疾病,并不能彻底治愈荨麻疹,同时因西药长期服用可损害人体肝肾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不愿意长期服药[2]。中医疗法因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被广泛关注,可快速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3]。特别是针灸治疗方法较多,可直达病所,标本兼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慢性荨麻疹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及发病机理

1.1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本病属中医“瘾疹”范畴,记载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其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轸”,《诸病源候论》:“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相连,成隐胗”,故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为风邪为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多于寒热之邪夹杂;本虚为肺气虚以致卫气不固,风邪趁虚而入,脾气虚则运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津液转输不利,易生痰湿而发病,且病程迁延不愈。

1.2 发病机理 目前关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研究发现本病与自身免疫、慢性感染、凝血机制、维生素D缺乏、假性变应原、精神因素及遗传机制相关,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为主要因素[4]。宋应华等[5]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血清抗IgE 抗体水平高于急性荨麻疹患者及正常人群,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自身免疫具有相关性,Moy等[6]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部位Th2、Th17水平明显增高,Th1和Th22细胞无明显变化,考虑Thl/Th2失衡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在慢性感染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关,研究[7]发现通过慢性荨麻疹患者中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

2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2.1 针刺治疗 针刺属于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对刺激腧穴,以达到调整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根据中医治病理论,针刺治疗皮肤病是通过调节卫气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有关,王月铭等[8]发现单纯针刺曲池、血海等穴可影响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Ⅰ型超敏反应,达到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武文印等[9]对观察组予以“治风六穴”针刺,取风池、风门、风府、秉风、翳风、风市等穴,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5%,结果显示针刺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调节血清 IL-4、IgE 和 IFN-γ水平。贾镜立等[10]给予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加用针灸治疗,取曲池、合谷、血海、 三阴交、膈俞、足三里等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2.2%,治疗组复发率23.1%,对照组为44.4%,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以上研究发现,常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穴位有风池、曲池、血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具有清热解表、调气行血的作用,符合慢性荨麻疹的治病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 艾灸疗法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以达到回阳固脱、调节脏腑的功效。现代研究[11]发现,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是通过扩张血管,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焦俊英等[12]对照1组给予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对照2组给予升阳益胃汤加减口服,观察组给予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取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1组为69.6%,对照2组为82.8%,观察组明显高于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王英杰等[13]治疗组给予口服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调营消疹汤联合艾条灸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结果显示两组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宋红娟[14]给予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试验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加中药灭荨汤加隔盐灸,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上述研究发现,单纯运用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较少,多与中药汤剂联合,同时艾灸的机理研究较少,需进一步验证。

2.3 放血疗法 慢性荨麻疹多为久病至瘀而成,放血疗法可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从而祛邪外出。现代研究[15]表明其作用机制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炎性物质及致痒性物质的排出。甘业进[16]予观察组背腧穴放血疗法,取膈俞、肺俞、脾俞等穴,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结果显示背俞穴放血可降低慢性荨麻疹CRP、TNF-γ等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廖小七等[17]予治疗组以曲池穴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9%,对照组为64.9%,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 IgE 水平及嗜酸性粒 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降低患者血清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值。周策等[18]给予对照组口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络放血疗法,放穴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膈俞、风池等,治疗组总显效率80%,对照组70.45%,结果显示两组均明显缓解瘙痒、风团、心烦易怒、不易入睡等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上述研究发现,放血穴位多选用背腧穴、曲池等,曲池可清热解表,背腧穴可调节脏腑,使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治疗疾病。

2.4 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将自身静脉血注射到穴位里,具有针刺、放血、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法,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是调整失衡的 Th1/Th2 细胞因子,起到抗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19]。郑雨佳[20]给予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单纯采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取对侧曲池穴、足三里、血海,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无复发情况,安全性高。万清清[21]给予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观察组口服药物的同时运用自血疗法,取双侧足三里、曲池,观察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51.6%。郑慕雄等[22]运用自血疗法,直接注射于患者臀部深部肌肉,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以气血不足型总有效率最高,为90.91%, 结果显示自血疗法治疗更适合慢性荨麻疹虚证证候。自血疗法穴位常选用足三里穴,足三里作为保健要穴,可增强人体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2.5 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以针灸理论为基础而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操作安全简便,其可以激发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过敏能力[23]。谭克平等[23]给予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观察组采用埋线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方法,取双侧血海、膈俞、三阴交、风门等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9.66%,同时结果表明8周后的治疗组复发率较低,不易复发。易海连等[24]予对照组口服依匹斯汀,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取双侧血海、膈俞、三阴交、风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结果显示治疗组不仅可明显降低血清IgE水平,还可显著提高血清补体C3的水平。杨杨等[25]予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取双侧心俞、膈俞、大肠俞、曲池、足三里,风寒加肺俞,血虚加脾俞,冲任不调加肝肾俞,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为7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4、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有效。穴位埋线具有治疗次数少,时间间隔长的特点,可起到长效刺激的作用,多治疗慢性疾病,有利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2.6 火针疗法 火针是将针尖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的针灸传统治疗方法,可调节气血、提高人体正气,同时具有止痒作用,其机制为通过调节免疫水平,从而降低机体的敏感性,从而抑制炎性反应[26]。何菊佐等[27]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二者均治疗后配合拔罐,火针取阿是穴、血海、膈俞、曲池、合谷、风池、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0.32%。林宝珍等[28]研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组运用消风散联合火针治疗,火针于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经络快速点刺,观察组总有效率95.77%,对照组为84.51%。结果表明火针治疗大多选用阿是穴为主,以引邪外出,作用直接,可快速缓解症状,疗效持久。

2.7 针灸综合疗法 针灸综合疗法多为针灸特色技术的综合应用,作用直接,疗效较快,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吴日亮[29]研究中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实验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使用自血联合放血疗法,自血取足三里、 脾胃俞穴、曲池、血海等穴,放血取双侧耳尖,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75.00%,结果显示运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放血疗法下更好的改善瘙痒症状,IFN-γ和 IL-4、中医症状积分指标更趋于正常水平。梁莹等[30]研究中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运用滞针后背腧穴放血治疗,滞针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放血取膈俞、肺俞、脾俞等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96%。贾永男等[31]研究中对照1组口服依巴斯汀片,对照2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组运用线罐配合自血疗法,选穴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肝俞、三焦俞等背腧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2组为86.7%,对照1组为76.7%,治疗后3组均了明显降低血清IgE水平,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3 小结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较难治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针灸疗法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低,同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治疗方法多样,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但从上述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多为小样本研究,缺少大样本数据分析;②多于口服西药对比,远期临床疗效不明确;③多为综合疗法运用,操作随意,缺少单一疗法对比,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④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上述问题存在,严重影响针灸推广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今后应加强试验设计,严格筛选治疗方案,观察远期疗效,以可靠的治疗依据指导临床,更好服务于临床。

猜你喜欢
血海曲池荨麻疹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小穴位 大健康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