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1-03-28 14:23闫嗖
学理论·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闫嗖

摘 要: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在战争中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锤炼与升华,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标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抗美援朝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够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培育大学生国际主义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成长为能担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抗美援朝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1]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和释放,在紧急关头、关键时刻则会爆发出磅礴伟力。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更是中华民族维护和平、争取解放的精神体现。70年后的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传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价值。

一、抗美援朝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抗美援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爱国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这种精神在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志愿军身上,体现得典型而纯粹。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中国军民坚决听从党和人民召唤,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同以人数众多、武器先进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展开悲壮的殊死较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战场。无数志愿军将士血洒战场、埋骨异国,用鲜血与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抗美援朝战争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鲜活教材,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样有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凝聚人心的巨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新时代、新社会,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对遥远的年代故事知之甚少,要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合理运用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通过多种教育引导方式,加强对他们的爱国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感受志愿军为国家和人民舍生忘死的爱国精神,并内化为向上向善的动力。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二、抗美援朝精神中革命忠诚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重点

抗美援朝精神是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祖国和人民面前是无比忠诚的战士,“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心甘情愿”。长津湖战役爆发时,作为先头部队的第二十军由于时间紧迫,在入朝参战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好冬衣,导致不少士兵被冻伤,有的士兵被冻死却仍保持着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犹如一座座悲壮不屈的冰雕。他们身上那不辱使命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一切的赤胆忠心,是抗美援朝精神中革命忠诚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征程中,要不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中的革命忠诚精神。做好青年革命忠诚精神教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形势下,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正遭受着过度的物质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击,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尝试入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讲好抗美援朝英雄故事,将革命忠诚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奋斗。

三、抗美援朝精神的政治立场引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3]抗美援朝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国内掀起参军的热潮,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成千上万的祖国优秀儿女奔赴朝鲜战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根本力量也来自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大底气和凭仗就是中国亿万的人民群众。党展现出超凡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将全国人民紧紧相连,紧密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促成一股劲儿,凝聚成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以弱胜强,最终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向我们表明,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是能改天换地、闯关夺隘的伟力。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4]。当代大学生要在清晰地认识到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理解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这一要点,要倾自己所学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5]廣大青年学生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学习和了解,从中汲取力量和方向,明确自身定位,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怀揣一颗为民之心,不怕苦和累,不畏艰险,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铸就日益强大的中国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进。

四、抗美援朝精神中国际主义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之需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存在于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历史基因。抗美援朝,重点在“援”,这源于中国的大国担当。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是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是激勵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动因。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政府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以掩盖其侵略他国领土的险恶用心而策划的一场大规模国际局部战争。朝鲜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是从中国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更是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昭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广大志愿军将士以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1],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当前,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性、区域性的冲突和摩擦仍然存在,国际局势仍处于动荡之中。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国际格局处于变化之中,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任重道远。“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1]现在的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大学生国际主义精神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之需。大学生不仅要成为担负起时代的科技人才,更要成为能够立足于世界的优秀国际人才。国际主义精神是大学生树立健全国际意识、提升国际素养的方向所在,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坚定政治立场、拥有国际化思维方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新长征(党建版),2020(11):4-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3]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74-175.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6-01].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2018-05-02/2018-05-03.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