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2021-04-01 05:48苏艺伟
公关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三全育人医学生

苏艺伟

摘要: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人提升就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也表现在助力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科学合理配置。而传统模式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却存在不少普遍性问题,比如短期性、滞后性较为显著;重技术轻理念较为突出等。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创新既要大幅提升职业规划启动时间,实现职业教育全覆盖,又要重视观念引导,着力培养“双创”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适度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提高理论联系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 医学生 就业力 培养体系 创新

三全育人的“三全”指全流程、全方位、全成员共同参与之下的人才培养系统与形式。三全育人战略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传统教育教学领域对人才培养长期存在的片面化、局部性和相对分散又壁垒分明的缺陷问题,旨在通过构建更加立体的人才培养架构培育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新时期教育领域践行素质教育改革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理念的重中之重。

一、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就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培养医学生就业首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个人在越来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和认知系统中,上医学院或读医学专业的出路必然是进入医院当医生,且包括众多学生在内的行业内外普遍将进入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视作最有发展潜力的就业选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伴随数十年发展,国内各大城市中三甲医院的医生数量早已接近或已经达到饱和。这些医学毕业生眼中最理想的职业场所不仅存在极其严格的编制限制,而且由于越来越多医学生的申请加入而持续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中的三甲医院近年来对新晋医生均提出或博士或硕士的学历要求,如此严格的准入要求显然已将为数众多的医学生挡在了“海选”的第一阶段。

倘若一味固守传统择业观,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落选于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普通医学生势必无业可就,成为就业市场的失败者、被淘汰者。然而漫长的医学院校求学时间和宝贵的知识积累若被如此岁月蹉跎,不仅是学生个人时间与精力的极大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珍稀资源的无谓浪费。

因此,培养医学生就业力就是要帮助这些表面上、暂时性的落选者获得再度选择乃至更多选择的机会。比如与医学相关的衍生行业,包括医药、公共卫生、全民健身等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又如非一二线城市的三四线城镇乃至更加偏远的乡村和山区,这些地方其实无比渴求接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医学专业人才,迫切希望有足够数量的医学生成为充实地方医疗、健康、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

由此可见,培养医学生就业力最显而易见的价值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既要帮助学生发现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又要引导学生以更加客观与理性的态度面对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探索一条更加适宜自主发展、自由成长的个性化职业道路。

(二)助力医疗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针对医学生培养就业力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于个体就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表现在其在群体层面的资源合理配置作用。也就是说,培养医学生就业力也是在助力医疗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这是由于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城乡二元“剪刀差”的不良状态给众多乡村和偏远地区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缺口。比如非城市地区人口长期面临看病难问题;偏远地区群众得不到充足优质医疗资源的照顾等。这就必然给当地民众身体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培养医学生就业力也有助于破除医疗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向更加均衡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常见问题

(一)短期性、滞后性较为显著

三全育人视域下,不少医学院校或有医学专业的高校在培养医学生就业力方面普遍存在短期性、滞后性较为显著的问题。

比如与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往往会在临近毕业季时仓促进行,不仅历时极短,且与学生正在进行的求职活动形成交叉。这种匆匆忙忙的职业规划教育其实更加接近招聘技巧培训,往往侧重于各种细节刻画或设计,既达不到系统性的高度,又大多缺少针对性。因此学生面对这种就业力培养过程通常难以获得实质性提高,依然会在毕业求职环节产生极为强烈的焦虑感、不适应或缺乏自信等情绪。可以说,这种传统模式下的就业力培养于多数医学生而言作用寥寥,并不能提供足够切实有效地帮助。

(二)重技术轻理念较为突出

医学专业是高度技术性和极其复杂的科学专业,不仅学习时间普遍超过其他普通大学的多数专业,而且所学内容甚为庞杂多样,因此多数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专业技术展开,意在教育和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精细复杂的医疗技术。然而正是由于对技术的高度重视,这些医学院校对学生就业力培养也存在一个显著的共性问题,那就是重技术轻理念较为突出。

即,这些院校对医学生就业观念的优化与提升相对忽视。尤其是在“双创”背景下,不少院校面对医学生就业的观念培养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循规蹈矩、固步自封。而许多医学生也是在这种格外偏颇的氛围中一味追求技术水平精益求精,却对观念的变革选择性失明。一旦遭遇就业不利的困境,这些学生往往一蹶不振,成为自我设限的受害者。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创新策略

(一)大幅提升职业规划启动时间,实现职业教育全覆盖

就业力的形成兼有就业观念和技术的双重发展,因此是一项长期积淀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足够时间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故,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培养体系创新需要大幅提升职业规划启动时间,实现职业教育全覆盖。

也就是说,医学生就业力培养需要和专业技术培养一样覆盖全周期与全过程,成为伴随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整体架构。尤其是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在努力适应高校生活的同时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即便只能产生一个相对模糊的印象,学生也需要投入时间和心力設想履行未来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这不仅是为后续更加明确的职业规划奠定良好基础,也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业和职业态度,以更加审慎的心理面对未来,树立社会责任与担当。

(二)重视观念引导,着力培养“双创”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重点之一乃是就业观念的创新,是对陈旧择业思想的突破。尤其是在“双创”战略引导下,基于三全育人视域创新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格外需要重视观念引导,着力培养“双创”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种观念层面的引导不仅需要思政课程的专门教学,也不能缺少各专业课程的辅助与渗透。比如时下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当二维化的文字定义被视频图像的三维模式立体展示时,教师既要详尽阐释理论知识点,又当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医学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尤其是各种智能医疗辅助器械如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问诊等已经成为跨界医疗新形式的代表。这说明医学生既可以努力成为医生,也可以选择跨界进入医疗专业关联领域的新兴职业。即便未来初次求职遇阻,学生大可另择他路,包括进入医疗信息领域、咨询行业或康养旅游业等。

正所谓“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核心当是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是坚忍不拔又顺势而为的高度适应性与灵活调整力。兼顾技术与理念的双重养成才是新时期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创新的关键。

(三)适度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提高理论联系实践操作能力

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妨考虑利用智能设备增加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尤其是涉及公共卫生等专业教学时,利用仿生机器人等设施设备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印证书本理论所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奉献精神等。不仅如此,更加长期的实践锻炼也是积累职业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自信的重要手段,这对培养学生综合就业力同样大有助益。

四、结束语

很长时间以来,针对医学专业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本就属于稀缺人才行列,极少有人考虑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问题。然而时代飞速发展至今,高校连年扩招使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学生数量持续翻番,而传统观念里医学生毕业后必然选择的大医院逐渐出现岗位饱和现象。医学生就业力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进入世人眼中,更反衬出医学院校传统育人模式中就业力培养的短板与缺陷。而三全育人便逐渐成为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重要抓手。三全育人不仅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技术和技巧层面的全方位与立体化,更是强调对学生科学就业观念及核心素养的养成。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力培养不仅在于专业技术的高超和卓越,更需要培养学生超越陈旧就业意识的主观突破性与颠覆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医学生就业不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是有着更加广阔和光明的多项选择可以参考。这种思想意识层面的强化既是新时期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培养体系的核心构成,也是新形势下醫学院校超越狭隘育人观念、以“双创”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系统水平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研究人员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19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209-211.

[2]郑秀英,张璇,杨栋强.“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57-59..

[3]王洁.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6):1-2.

[4]王春燕..“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2):42-45.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三全育人医学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