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比赛与课堂质量提升的相关性研究
——以珠海市卫生学校为例

2021-04-02 03:19吕秉华高文强张盈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比赛技能质量

吕秉华,高文强,张盈利,杜 伟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推进和落实,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都在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1]。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靠的是每节课教学质量的积累。而职校教师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为提升教师素质、锻炼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说课、微课、公开课等比赛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比赛使得职校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来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教师在比赛中获得的经验与收获真正融入教学,使每一节普通的课产生实质性变化,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赛后,对普通课堂改善情况的研究却鲜有耳闻。本文以“教—学—评”三位一体为指导,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研究赛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我校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技能比赛的现状调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跨入教育领域门槛、提升职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2]。教师全力备赛和全情投入比赛,也有利于青年教师锤炼和展示教学基本功,使其教学能力迅速提升[3]。为研究教学技能比赛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我们首先对本校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比赛的现状进行调查。

1.2 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对赛后课堂现状进行调查

教师从教学技能比赛中汲取到的“养分”有没有及时“输送”到课堂教学中呢?课堂是“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总和,三者紧密交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4]。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5]。因此,接下来以“教—学—评”相互关系为基准,通过“教师教学效果自评表”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调查表”,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入手,对赛后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赛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情况。

1.3 对获奖教师进行访谈,深度挖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教师参赛经历中有哪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探究其中原因,我们在参赛教师中选取了7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科目,且竞赛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深入访谈,通过比赛与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对比,以此挖掘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的联系与区别。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调查得到真实具体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挖掘能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

2 研究结果

2.1 我校专职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获奖情况统计

我校专职教师77人,40岁及以上27人,40岁以下50人,2019年我校教师共参加省、市各级教学技能竞赛类比赛(包括但不限于说课、微课、公开课)63人次,40岁以下参赛教师55人次。获得各类奖项者50人次,其中40岁以下参赛教师43人次,见表1。我校专职教师在比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获奖项中不乏国家级、省厅级等高级别的竞赛(见图1)。

表1 我校不同年龄段教师参赛获奖情况统计

图1 我校教师参赛获奖级别情况统计

2.2 赛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情况调查

2.2.1 教师自评调查结果 课堂的引导者是教师,是“教—学—评”中“教”的主体。那么教师在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前后,对课堂的主观感受有没有发生变化呢。通过“教师教学效果自评表”,对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的4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38 份,结果见图2、3、4。

图2 教师自评课堂教学效果

图3 创新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图4 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

2.2.2 学生对赛后课堂的主观体验调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质量的感知是学生的切身体验和主观感受[6],是“教—学—评”的核心环节。学生的反馈评价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教学效果[7]。我们从教师印象、授课方式、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教学关系等方面出发,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调查表,以此来获取学生对赛后课堂效果的评价。

我们对教师赛后30节课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回收有效问卷2 255份,统计结果见图5、6。

图5 学生对课堂体验的主观感受

图6 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的主观感受

2.3 对参赛教师访谈的内容整理

通过对参赛教师进行访谈,并将录音转换成文字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挖掘调查表上看不到的内容,以此来了解教师对教学技能比赛的真实看法以及赛后课堂体验。

3 结果分析

3.1 我校专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开展情况良好

由图1统计结果可知,我校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占专职教师的比例达65%。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需要经过磨练,快速成长。而2019年教学技能比赛获奖人次中,中青年教师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86%,且所获奖项中不乏国家级、省厅级等高级别的竞赛。说明我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相当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此达到新时期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

3.2 教师与学生对赛后课堂的感受存在差异

从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图1、图2)能明显看出,教师认为参赛后采用的模式教学效果较好,课堂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从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来看,教师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而对比学生的调查情况(图5、图6)发现,无论是从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印象、授课方式、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教学关系)上,还是学生对课堂内容吸收程度(内容理解、知识记忆、职业技能)上,只有50%左右的学生给了教师赛后课堂最高评价,有些学生甚至对课堂给出了不满意评价,说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赛后课堂总体是接受的、认可的,但是学生对于课堂的认可程度和教师对课堂的感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部分学生的课堂主观体验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其中必然有少数学生原本就对课堂和学习缺乏兴趣这一因素存在,那么这部分学生给出的评价肯定是负面和消极的。但刨除这一因素后,至少能说明,教师在改变课堂模式后,仍然没有提升或改善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体验。其实,从对教师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发现,很多教师缺乏更有效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手段(见图4),教师认为自己能带动大多数学生,但遗憾的是,教师有时候甚至都不清楚这部分学生对课堂的真正需求。这可能是造成差异化最主要的原因。

3.3 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为了进一步探究造成教师与学生对赛后课堂感受差异化的原因,对教师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并从准备阶段、执行阶段与完成阶段全方位将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与整理的结果可知(见表2),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之间存在明显区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生在教师赛后的课堂体验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

表2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与整理

4 讨论

4.1 提倡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

从我校实际情况的调研访谈分析来看,教学技能比赛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显而易见。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多种技术形式正革新着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理念和学习行为不断被重构。通过教学技能比赛不仅能促进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加深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些都是进行高质量课程教学的必备条件。

4.2 反馈环节的缺失削弱了教学技能比赛的实际效果

比赛经验能否直接在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学生对课堂的认可程度要低于教师的自我评价。的确,通过教学技能比赛,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力、课堂创新性以及现场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形式,也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但如果止步于此,还不能算是一节高质量课。教师讲授了多少内容,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如果缺少了“评”这一反馈环节,教师对这些信息一无所知,将会造成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理解上的脱节,形式和内容不能有机契合,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技能比赛的实际意义。

4.3 关于搭建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之间桥梁的一些设想

如果能使教学技能比赛更接近于真实课堂,那么教师参加比赛的意义就会大大提高。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设想,希望能够更好地搭建起教学技能比赛与真实课堂之间的桥梁。

首先,在制定比赛的形式与规则时,尽量向真实课堂靠拢。如若只针对某一次课进行比赛,对该教师平时教学水平的体现就是片面的。其实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已经有一些比赛采取在一系列课程中随机抽取某节课作为竞赛内容,减少了教师的针对性准备,更能体现教师日常教学水平,使成绩更具代表性。

其次,教师创新的教学方式应更广泛地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而不是仅停留在比赛现场,这样普遍提升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才会成为可能。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努力与付出,同时也离不开学校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再次,授课内容一定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忽略了学生对课堂需求的反馈,那便成了闭门造车,无论比赛名次有多好,形式有多新颖,手段有多先进,也只会离实际课堂越来越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教师备赛还是备课,一定要把握的准则是体现教学职业性的特点;要时刻把握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准则;以新时代对职业教育需求为准则,通过日常每一节课为国家职业教育浇灌出丰硕的果实。

5 结语

本文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自评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等形式,共同研究教师赛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想要快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和往往是更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一堂课,没有标准答案,本文只是以我校实际情况为例,从教学竞赛与课堂的关联角度入手,为各位同仁提供一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比赛技能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选美比赛
拼技能,享丰收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