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

2021-04-02 03:19徐志平夏立平卞龙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条目量表育人

徐志平,夏立平,刘 辉,闻 纯,卞龙艳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高校思政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等的总和[1]。医药类高职护生除学习护理专业课外,还必须接受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政教育,其思政工作在内容、教育形式和实践模式上具有独特性与内在性。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理念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目前,对于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教育研究较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对思政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2020年1月,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7、2018级接受医教协同人才培养的护生各300人,相关校内专任教师60人和临床兼职教师90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与问卷调查。排除标准:研究期间因故退出,未能收集全部资料者。我校在江苏省医药类高职院校中率先实施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时间久、规模大,学生第一学年以在校学习为主、临床见习为辅;第二学年在临床教学医院学习,由临床教师承担其所有专业课教学工作,采用三明治教学法(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交替进行),即临床见习+理论学习+临床见习;第三学年跟岗实习。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1)护生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为提前招生生源、接受医教协同人才培养的原因、就业意愿、家庭经济状况等。

(2)教师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单位、性别、教龄、近两年执教的课程、专业技术职称等。

(3)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调查。查阅文献[3-5],结合专业特点自编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形成初稿后,邀请思政专家、专业带头人以及临床兼职教师对量表进行论证、完善。根据调研对象将量表分为学生和教师两个版本,均包括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5个维度,学生版量表包括22个条目:学生思政5个条目、教师思政6个条目、课程思政3个条目、学科思政3个条目、环境思政5个条目;教师版量表包括25个条目:学生思政5个条目、教师思政5个条目、课程思政5个条目、学科思政4个条目、环境思政6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示填表人对思政教育现状越满意。经检验,量表总体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1~0.83、0.81~0.84,内容效度指数分别为0.82~0.84、0.81~0.83。对两个量表进行间隔一月的两次测量,重测信度分别为 0.853、0.866。

2.2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工作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习结束后进行,此时学生在教学医院已完成一学期的学习。采用纸质及在线(问卷星)两种形式无记名调查,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形式。课题组在调查实施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便其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填写问卷。共收回问卷722份,其中有效问卷699份(学生564份,校内专任教师75份,临床兼职教师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1%。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3 结果

3.1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的评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学生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得分为(92.24±5.77)分,教师思政教育现状量表的得分为(105.22±6.14)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表1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得分情况(±s,分)

表1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得分情况(±s,分)

项目 课程思政13.11±1.36 4.37±0.96 21.26±2.63 4.25±0.84总分92.24±5.77 4.19±1.04 105.22±6.14 4.21±1.19学生思政 教师思政学生问卷总分学生问卷均分教师问卷总分教师问卷均分20.62±2.31 4.12±0.89 21.16±2.97 4.23±0.91 25.21±1.97 4.20±0.81 20.87±2.74 4.17±1.03学科思政12.05±1.59 4.05±0.87 16.69±2.21 4.17±0.91环境思政21.25±2.63 4.26±0.93 25.22±3.07 4.20±0.86

3.2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

学生版及教师版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得分最高及最低的条目见表2、3。

表2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各维度得分最高的条目

表3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各维度得分最低的条目

4 讨论

4.1 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思政教育现状

表1显示,护生思政教育现状量表总得分为(92.24±5.77)分,教师思政教育现状量表总得分为(105.22±6.14)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提示目前我校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教育现状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表2、3为思政教育现状量表各维度得分最高及最低的条目。该结果提示,学生对目前思政教育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对教学医院临床兼职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不太满意,希望学校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分析原因可能为,目前的大学生是21世纪出生的新一代,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思政教育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故无法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6]。这提醒我们,无论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均应重视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比例。另外,学校及教学医院应支持教师参加思政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多途径提升思政教学能力,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从教师层面来看,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接受提升思政教育能力的相关培训,这与学生调研结果一致;另一方面,他们对我校目前的课程思政设计不太满意。此外,教学医院的思政教育软环境也有待改善。教学医院优秀医务人员的事迹是最佳的思政教育素材。但调研显示,教学医院及兼职教师未能很好地将这部分资源应用于思政教育。学校应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结合自身特色,对思政教育目标、实施、评价及保障等进行设计,确保思政教育落地生根。

4.2 建议与对策

4.2.1 树立“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理念 在当前全面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而应融入专业课教学全程,实现课程思政、环境思政。卫生高职院校学制短,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学习场所扩展到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的各个病区,使得传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置身于真实职业环境的时间大大增加。因此,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树立“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理念,注重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尤其是临床学习阶段,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有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7]。

4.2.2 完善“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保障机制 传统思政课学生抬头率低、人到心未到等情况普遍,承担思政教育的人员主要是思政课理论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他们责任心强,但思政教育过程中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为使“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应从思政教育组织领导、考评机制、激励制度、物质保障等方面,构建并有效实施保障机制。学校与教学医院应成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教学部门将“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目标和措施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日常教学;行政职能部门做好协同配合工作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协调落实,基层院系积极响应,师生员工全体参与的工作机制,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软环境[3]。建立科学的思政教育考评、激励制度,奖惩结合,激发教师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也是确保思政教育长期、高效实施的迫切需要。物质保障方面主要是建设良好的思政教育硬环境,为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4.2.3 构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平台 构建思政教育平台,将各种思政教育资源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学习途径与场所,主要为搭建互相融通、各有特色的3个课堂。第一课堂为课堂教学,包括思政课程的理论课、通识课中的思政教学以及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教育3个方面,是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为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为第一课堂3个方面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可以是校内外思政教育场馆的体验学习、社区健康卫生服务、各种志愿者活动等。第三课堂是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有思政慕课、“学习强国”App等。3个课堂相互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增强了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4.2.4 加强全员育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这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教职工的要求。无论是校内专任教师、辅导员,还是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临床兼职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校及医院应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及思政教育业务培训,确保所有教师尤其是临床兼职教师具备扎实的思政教育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思政教育方法,多途径提高教师思政理论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努力实现全员育人。

4.2.5 改革思政教育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方法就是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为达到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任务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方法[9]。利用社会热点案例教学就是一种便捷、可行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例如,围绕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艾四林等4位教授结合时政深入浅出的教学,引起了全国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鸣,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取得了极佳效果。衣安琪提出,社会热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10]。其他值得参考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还包括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以大学生获得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

猜你喜欢
条目量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