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技能竞赛结果分析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2021-04-02 03:19刘晓焱代海兵苏小丽姚文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形态学竞赛实验教学

刘晓焱,代海兵,苏小丽,姚文琴,柏 莎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13)

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规范操作标准,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实训练习的重要手段[1-2]。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检验技能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推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进程,2017年3月、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校分别举办了求真杯检验技能竞赛,竞赛参照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制定详细的比赛方案。

比赛选手分别由2016级、2017级、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初赛选拔,共有45名学生进入决赛。比赛项目设有形态学检验,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应用,细菌分离技术及细菌鉴定,血糖、血清总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除形态学项目外,其他3个项目采取循环比赛方式进行,参照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赛后对参赛选手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认真总结比赛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教学质量及开展技能竞赛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现根据3次竞赛情况分析如下。

1 竞赛项目设置与竞赛方法

1.1 项目设置

项目设置按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点学科进行设置,形态学项目包括了血液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4门学科的内容。临床检验技术设置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应用项目;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设置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鉴定项目;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设置血糖、血清总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项目。

1.2 竞赛方法

竞赛方法包括形态图片辨认、临床病例分析、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分析,以考查学生对生物安全基础的标准化操作和对临床结果判断及病例分析能力。实验操作是竞赛的主要部分,每个项目的操作细节评分均参照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评分标准。4个项目采取循环比赛方式进行,形态学比赛图片95张、病例分析1例,比赛时间42分钟;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应用比赛时间22分钟;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鉴定项目比赛时间24分钟;血糖、血清总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比赛时间25分钟。

1.3 评分方法

4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总分为100分。评委由相关专业长期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及行业专家担任,评委与选手人数比例为2∶1,每位选手的成绩为两位评委评分的平均值,最后由项目组组长进行审核确认。

2 各项目成绩分布及项目主要失分点分析

2.1 形态学项目成绩及主要失分点分析

选手在形态学项目上主要是血液学检验内容失分较多,主要失分点在细胞形态辨认、细胞阶段划分、异型淋巴细胞辨认上(见表1、表2)。细胞形态是血液学检验技术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细胞形态千变万化,在短时间内如何让学生掌握辨认技巧,是我系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探索的主要内容之一。

表1 形态学项目主要失分点分析(%)

表2 形态学项目成绩统计

2.2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应用项目成绩及主要失分点分析

临床检验技术学科考核中,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应用项目中的分类计数是2019年全国卫生职业检验技能大赛组委会新增的考核内容,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临床检验血常规项目中一项重要指标。比赛中分类、计数因结果脱离靶值的学生人数较多,失分比例较大(见表3、表4),也暴露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表3 临床检验项目主要失分点分析(%)

表4 临床检验项目成绩统计

2.3 血糖、血清总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项目成绩及主要失分点分析

生物化学血清血糖、总蛋白测定项目成绩高分选手较多,低分选手主要因加样枪、刻度吸管使用不规范而丢分,选手操作不规范,在今后实验教学中也要注意细节部分;其次,病例分析也是造成选手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失分点(见表5、表6)。

表5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主要失分点分析(%)

表6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成绩统计

2.4 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鉴定项目成绩及主要失分点分析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科考核中,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鉴定项目要在两天内完成,选手操作细节扣分较多,最主要失分点集中在细菌分离培养操作环节上,心理素质差、手抖导致操作失误、培养结果分数低是很多选手综合成绩排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见表7、表8),怎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也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攻克的一道堡垒。

表7 微生物学检验项目主要失分点选分析(%)

表8 微生物学检验项目成绩统计

3 竞赛失分点分析与实验教学探讨

3.1 各科竞赛失分点分析与实验教学改进措施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每门主干学科都是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在每门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成为各高校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3]。随着先进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更新,对实验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4-6]。在实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性技术、熟悉前沿性技术、研究创新性技术是目前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技能竞赛后的及时总结和反思,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改进,开始实施“抓基础、重细节、看前沿”的实验教学方案。但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时间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有些失分点改善不明显,也反映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基础、前沿、创新不能兼顾的问题。

从形态学项目失分统计分析结果可知,细胞阶段划分不清是主要的失分点,细胞发育是个动态过程,很多学生死记硬背细胞形态特征,在面对特征不明显的上、下阶段细胞,相似细胞时无从下手。寄生虫形态学部分失分点主要在疟原虫形态的划分上。形态鉴别能力是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者的基本功,在仪器自动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特殊细胞形态的判断仍然依靠检验工作者通过分析后做出的结果报告。这也提示教师在细胞形态学教学中加强基本形态特征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能自如地想象人体内正常细胞向异常细胞动态发育的过程,想象细胞变化过程中将会发生的众多形态改变,以提高细胞形态辨认技巧[7-8]。2019年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临床检验白细胞项目新增了分类计数内容,本次竞赛该项目成绩高分较少与这项变动有关,选手在前段操作部分失分较少,在分类计数上因错误分类或超时停赛原因导致丢分较多。部分选手对医疗垃圾不能正确分类处理也暴露了生物安全意识教学欠缺的问题。

在生物化学项目和微生物学项目中,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的问题暴露明显,部分选手拿刻度吸管、接种棒不稳导致操作扣分过多,结果受影响较大。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规范性操作实验仪器、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说明实验教学改革中不能全盘否定原有的基础实验内容,很多实验内容是检验操作的灵魂。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基本方法及标准操作要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牢固掌握,例如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光谱分析技术、标本采集技术、细胞及细菌染色技术、细菌培养技术等[9]。淘汰陈旧、低水平的实验,增设一些有时代气息的临床实验,同时加强院校合作,开辟开放式的医院课堂,拓宽教师及学生的知识面,使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有助于专业成长的相关知识,更加自信地走入临床工作岗位。

各项目操作中生物安全意识方面的失分点不容忽视,学生毕业后都是在实验室工作,生物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物都源于患者,可能携带不同种类的致病生物,存在安全隐患。在实验教学中使用生物安全耗材及设备,给学生配发一次性手套、帽子、口罩。在实验中做到实验用品、医疗垃圾、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等,加强生物安全意识教育,随时敲响生物安全警钟[10-11]。

从各项目选手失分表中可知,病例分析在3次比赛中的失分比例较大,实验结果略加改动时,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分析判断。这充分说明学生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同时也暴露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盲区。实验课上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以过多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课堂上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照本宣科,要带着问题、思考做实验,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做实验。实验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对没有出现预期实验结果的原因应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不能主观按照书本理论知识牵强解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而这是漫长艰辛的教学改革过程,需要教师业务扎实、教学生动、与临床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是让学生墨守成规、死记硬背。

3.2 总结

尽管现代医学检验强调自动化、信息化,但临床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标准化操作在标本处理、仪器校正、实验室质量控制、形态学判断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是获得正确检验结果的保障。通过检验技能竞赛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和改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行发展。

猜你喜欢
形态学竞赛实验教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