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4-02 03:19石小盼葛怡帆齐雪莲孙鑫如王婧雯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样本量种类慢性病

王 梦,石小盼,葛怡帆,齐雪莲,孙鑫如,王婧雯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老年抚养比提高到28%左右,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以后将迎来第二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跳跃的数字背后不仅是老年人口患慢性病的风险急剧上升,而且是老年人口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1]。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我国老年群体现状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矛盾日益突出,方法收效甚微,如何解决老年群体的长期照护问题迫在眉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个性化、全面化、多样化发展,不仅要长期照护,而且要正确照护、有效照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长期照护(LTC)定义为由家庭或朋友非正式照料者和养老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的照护活动,以保证自理能力缺乏的个人能得到较高的生活质量,并拥有最大可能的独立、自主、参与、个人充实及个人尊严[2]。本次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三大典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深刻剖析现存体系的问题,为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即相关保险、福利及救助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3]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属于现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对象为湖北省襄阳市王府社区、中原社区、檀溪社区内544名老年人。

1.1.1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年龄≥60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2)排除标准:神志不清者,严重智力障碍者,理解沟通障碍者。

1.1.2 样本量计算 根据Kendall提出的样本含量粗略估计方法,样本含量取变量的5~10倍。本研究所用量表共30个变量。计算所需样本量至少为300人,再将样本量扩大20%,以保证充足的人数,最终计算所需样本量至少为360人,实际调查样本量为544人。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居住情况、经济来源、月收入、医疗保险、生活自理情况、慢性病种类、服用药物情况等。

1.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采用ADL进行评分,包括进餐、洗澡、修饰、大便、小便、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走45米、上下楼梯等10个条目。评定标准: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1~99分;中度依赖:46~70 分;重度依赖:21~45 分;完全依赖:0~20分。

1.2.3 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调查问卷 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将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及其他家政服务需求分为非常需要、很需要、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级别。

1.2.4 社区照护质量评价体系 将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在生活护理、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4个维度的照护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级别。

1.3 调查方法

2018年7—8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3个社区进行现场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及保密的基础上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取均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完成。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44份,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有无遗漏,及时询问填补。

1.4 统计学分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核对后,输入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的一般社会学特征(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544)

2.2 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544名社区老年人中,86.2%的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慢性病,以高血压最为常见。不同居住情况、医疗保险、慢性病种类、经济来源、生活自理情况、月收入以及服用药物情况的老年人对社区长期照护需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种类分布情况(n=544)

2.3 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长期照护需求调查问卷总分为因变量,以居住情况、医疗保险、慢性病种类、经济来源、生活自理情况、月收入以及服用药物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种类、生活自理情况是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正向影响因素,服用药物情况是负向影响因素(见表3)。患慢性病越多、生活自理能力越差、服用药物越多的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越大。此外,该回归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2=0.681,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共线性诊断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2.0左右,因此,考虑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3 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n=544)

3 结论

3.1 患慢性病种类与生活自理情况对社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有显著影响

失能者的需求可归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康复3类[4]。此次调查中,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占86.2%,其中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17.3%。排在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于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有显著影响[5]。刘晔翔等[6]研究显示,需要慢性病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占15%,慢性病护理服务已成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首要需求。所患慢性病种类不同,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导致老年人照护需求也不相同。本次调查发现,轻度失能老年人占21.5%,中度失能老年人占2.8%,重度失能老年人占0.1%。失能者家庭对疾病护理需求强烈[7]。失能程度的差异,导致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康复的需求也不相同。

3.2 患慢性病多、生活自理能力差、服用药物的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大

本次调查中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占86.2%,虽低于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课题组[8]的研究结果,但比例仍较高。慢性病迁延不愈,累及多个器官,造成躯体功能减退。所患慢性病种类越多,老年人承受的痛苦也越多,对疾病护理等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强烈。罹患多种慢性病也会直接影响其对日常生活照护的需求[9]。白金文等[10]调查发现,慢性病对社区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有重要影响,且慢性病种类不同对失能程度的影响也不同。失能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障碍,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更多的关爱支持[11]。汪群龙等[12]研究表明,随着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增加,其对日常生活照护及陪伴、聊天等精神慰藉的照护需求也逐渐增加。李伟峰等[13]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其所需的长期照护服务越多。本次调查发现,长期服用药物的老年人占67.8%,可见长期服用药物在老年群体中比较普遍,长期服用药物对老年人的躯体及心理都有一定影响。这类老年人更需要得到家人的关心、鼓励以及医务人员的专业用药指导,以减轻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3 建议

长期照护不仅直接影响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家庭成员的生活,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接近居家失能老年人生活的医疗护理机构,应当以失能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适当的医疗帮助。在为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结合老年人的理解能力、慢性病种类、失能程度进行统一指导,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要时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状况及病情特点、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指导,介绍专项护理知识。

猜你喜欢
样本量种类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样本量估计及其在nQuery和SAS软件上的实现*——均数比较(十一)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