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2021-04-02 21:23
治淮 2021年1期
关键词:续建节水用水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是响应2018年中央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决策要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水利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发放通知,对当前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完善的工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水利保障。本文以茨淮新河灌区为例,浅谈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一、灌区概况

茨淮新河灌区是以茨淮新河作为水源工程的大型提水灌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粮食主产区,涉及阜阳、亳州、淮南、蚌埠四市的颍东、颍泉、利辛、蒙城、凤台、潘集、怀远七个县(区),于1974—1992年间陆续配套建成,至1999年实灌面积达165万亩。2000年6月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通过审查,被列为《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402 个大型灌区之一。2006年茨淮新河灌区首批项目开始实施,到2020年6月已累计实施96 个项目,完成投资7.4 亿元,完成改造骨干泵站70 座、灌溉渠道长度42km、渠系建筑物637 座、新建堤顶道路101km 等。

二、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茨淮新河灌区内泵站及配套工程大都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差、管理能力弱。灌区经10 多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八小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建设,区域内“卡脖子”工程、病险工程除险加固、部分骨干渠道严重渗漏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成效显著。但灌区配套设施、用水管理、高效节水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水资源紧缺及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灌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1.灌区投入长期匮乏,难以满足灌排工程改造需要

灌区工程经过长年运行,机电设备大多属淘汰产品、效率低下,土建结构老化、损毁严重。由于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尚有部分一级泵站、大部分二级泵站、骨干灌排渠道、灌排沟渠毁坏严重没有改造,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灌区总体效益降低,已成为灌区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短板。

2.灌区信息化覆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

茨淮新河灌区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7年,经20 多年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管理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灌区信息化总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监测信息种类不全,通信网络不完善、覆盖程度较低等问题,且灌区未建立统一的信息中心、信息数据难以共享等,不能满足灌区实时监测、精准计量、统一调度和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管理需求。

3.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偏低,水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茨淮新河灌区属水资源紧缺地区,水资源需求缺口较大。但当前灌区内农业灌溉仍以粗放式漫灌为主,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水资源紧缺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再加上灌区内农业化肥、农药大量使用,面源污染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废弃物也严重影响着灌区水环境质量。

4.灌区管理机制体制不顺,水价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茨淮新河灌区地跨多个行政区,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单位,目前采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隶属安徽省水利厅的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主要管理茨淮新河末级上桥枢纽工程,并承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法人职责,其余闸站和渠系工程按行政区域归属管理。总局与各县(区)管理机构非隶属关系,只有业务指导关系。

目前灌区水价是依据省政府〔1995〕68 号令和皖政办〔2002〕38 号文,一级站按0.056 元/t 计收;水费收取主要采取委托各县(区)水利局或水管单位代收、地方财政承担或补助方式,实收水费远达不到应收标准,且低于运行维护成本。灌区管护机制不活,用水计量率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水价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1.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保障

我国现有1 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7800 多处,灌溉面积5.2 亿万亩(占全国灌溉面积52.6%),其中30 万亩以上大型灌区459 处,灌溉面积2.8 亿亩。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通过对大中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先进信息化设施的应用等现代化改造,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2.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灌区的核心任务是农田灌溉的排水服务,灌区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当前灌区的重要任务。

3.灌区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灌区供水结构由单纯为农业服务转变为农业、工业、生态及城乡生活的供水结构,兼顾生态和城乡水源地任务;同时灌区农业用水需求由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在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状况下,寻求最优水资源配置方案,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势在必行。

4.实现高效节水、人水和谐水生态体系的迫切任务

在淮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传统的漫灌模式,再加上田间配套不完善,水量浪费严重已不适应灌区发展需要;同时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严重影响灌区水质安全和生态健康。实现灌区高效节水、提高溉溉水利用率,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体系,实现灌区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迫切。

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建设“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用水高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智慧化灌区。

1.夯实灌区灌排基础设施

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引领灌区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灌排基础设施等,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解决灌区农业用水粗放和结构性缺水问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2.加快灌区除险加固及升级改造。

加快灌区水源工程除险加固、骨干工程升级改造等,优化总体布局,配套完善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同步配套改造田间工程、道路等附属设施,为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田间整洁美观、农业机械化操作方便奠定基础。

3.加速灌区信息化、智慧化系统建设

围绕灌区管理和发展需求,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加速推进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系统建设,构建灌区河渠沟水系、工程设施体系、工程运行体系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建设灌区大数据,构建业务支撑、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系统,引领灌区现代化发展。

4.加强灌区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保护

加强灌区水环境系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以维护灌区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点,通过对灌区水系和河湖沟塘系统整治、农村废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排污口清理整治、沟渠生态衬砌等措施,推进灌区水资源的全面节约、高效利用、综合治理,推动灌区走上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5.深化灌区体制和综合水价改革

通过深化灌区体制和水价综合改革,创新管理理念,推进灌区管养分离。探索组建管理总局管理灌区总干渠及总干渠上的枢纽工程、骨干泵站和涵闸等,各县(区)成立管理分局管理辖区内干渠及干渠上的泵站、涵闸工程,成立用水户协会管理田间工程的管理模式。采取总局、分局水费由政府财政支付,田间工程水费由用水户协会自行收取模式,不断推进灌区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五、结语

大中型灌区要充分把握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契机,大力解决灌区工程与管理的短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运行管理理念创建“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用水高效、生态良好”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灌区,最终实现灌区高效节水、生态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续建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汲东干渠续建配套施工过程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对策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践和探索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十三五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