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探究

2021-04-06 14:23王鑫
中国民商 2021年3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统文化建设

王鑫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建设,而且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期大环境下,企业是否有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合本土国情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亟需提上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议事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方向,可以为我们所用,汲取其中的精华,发挥其产生于中国本土更易被中国人接受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传承,还能为现代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往往更加重视分析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走势,但很少评估判断企业的经济行为有可能带来的价值行为风险,由此引发一系列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出现问题不仅会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这个方面,植根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不仅有益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更易于被中国本土企业所运用,从而形成带有中国风度、中国气派的企业文化。

一、传统文化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传统文化仍然对中国人影响巨大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今天的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现代国家,每一名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西式的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也不再是封建时期的四书五经。尽管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展现出了它巨大的力量,使每一名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它的影响,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中,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本土企业时所不能不注意的,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同样的处理方式,在中国本土企业和国外企业运行的效果产生天壤之别。

(二)随着中国国力上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开始增强

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也逐渐增强,出现了国学热的现象。这说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开始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体系趋向认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开始进行研究、探讨和运用,相关成果也不断涌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

(三)传统文化本身含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注重修身齐家的方法论,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于企业文化、行为准则、人际关系等的规范的界定和指导,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均是对于处世准则的规范性叙述,时至今日仍然对企业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传统文化本身可以就具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容易融入中国企业文化之中,指导经济活动中人们的行为。

二、传统文化中存在可被现代企业借鉴的内容

(一)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对于企业行为中至关重要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也就是义利关系有大量的说明,传统文化将“义”视为立身之本,即当作行为的最高标准。但又并不绝对排斥“利”,而是反对以“利”胜“义”、重“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重“义”轻“利”。一方面,传统文化认为:“唯利所在 ,无所不倾 ,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另一方面又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因此“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这些论述清晰的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在面对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矛盾的情况时,应当重义轻利,这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期来看,由此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会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更多的信任,会给企业带来更加长期的经济效益。

(二)诚信待人的经营原则

“信”在传统文化中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在社会交往中极其重要的一条道德原则。孔子说: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朝,小车无戟,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说,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对于企业来说,诚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行为原则,之前发生过的多起企业危机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马桶盖”事件等,都是因为不诚信导致的。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诚信缺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因此,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原则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在此时显的尤为重要。

(三)严以律己的处事作风

传统文化认为:“轻财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所以企业在面对如今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时,一定要看清方向,守住底线,发扬传统的慎独的精神,才能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浪潮下赢得良好的口碑,使客户产生强烈的信任,树立企业真诚负责的良好形象。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当发扬自律的精神,遇事多从自己的方面反思反省,可以构建更加和谐的企业文化,求得共识,相互宽容理解,职工也会以更加忠诚的心态来回报企业。

(四)恪守中庸的办事理念

孔子指出,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并不是和稀泥,也不是做墙头草,而是不偏激、不过分,任何事情做到恰如其分为止。对于企业而言,了解自己的成长之道,循道而为,才能达到自己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意味着,优秀的企业家一方面具备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从而产生鼓舞力量,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能够把握管理的“态”与“势”,构筑战略意识流,在人才使用上,依靠能人,用人不疑,实现“无为而治”。此外,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顺应天道,遵循人道,以达及中庸的“至诚”状态。

三、構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将企业文化构建提高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

传统文化认为,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时,所使用的方法都分为“器”、“术”、“法”、“道”四个层面,以道御术,才能实现人的长远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中的“道”而不是“术”,把握好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二)建立崇信尚义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企业内部培训中、日常工作中将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渗透给员工,企业管理者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使用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引导员工,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使得上下齐心,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三)建立合理地奖惩机制

将企业文化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在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用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将企业的经济行为引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实现不仅有德治,而且有法治的健康发展局面,使企业在完成经济收益的同时贡献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华梅.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融合研究[J].中国市场,2020(35):83-84.

[2]贾榕泉.山东省上市公司“诚信”文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2):201-202.

[3]牛语涵.食品公司室内设计中家文化理念的运用[J].肉类研究,2020,34(10):106.

[4]陈春干.浅析我国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对策[J].文化产业,2020(30):122-123.

[5]范小芳.企业文化构建对企业战略的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0(14):176-177.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传统文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